•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理论研究

关于《沂蒙山小调》作者及其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8-11-23 15:42:48  作者:魏宝玉  来源:  查看:7221  评论:0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随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的建成开园和中国首届沂蒙山小调音乐节的举办,诞生76年久唱不衰的《沂蒙山小调》及其诞生地,更加吸引了海内外游人的喜爱和探访。象征沂蒙红歌音符标志的大红巨型飘带雕塑设计为蒙旅游区的东大门入口,入口第一个景区即是“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暨新建的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笔者作为原“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建设的主要策划组织者和银座天蒙旅游开发公司特聘文化顾问,参与了整个景区特别是沂蒙山小调博物馆的规划设计方案讨论修订,并提供了有关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小调作者、传唱人、诞生地建设、活动等主要文字、图片资料。展版介绍因受限制,《沂蒙山小调》两位作者虽已先后离开了我们多年了,但他们的身世仍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其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也成为一些媒体和世人常常询问我的主要原因。

我对《沂蒙山小调》两位作者的了解,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沂蒙山小调》于1940年诞生于费县白石屋。我是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参与搞党史回忆录和史志工作时开始了解此事的。

我与《沂蒙山小调》词作者阮若珊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19841120,阮若珊把沂蒙费县视为娘家,阔别40余年后第一次回沂蒙探亲,在临沂地区文化局副局长赵东鲁和在费县文化馆工作的老战友王言畅陪同下重访《沂蒙山小调》诞生地马头崖白石屋。中午,在县政府招待所,我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与县文化局副局长张学庆代表宣传部和县文化局盛情接待了阮若珊一行,第一次聆听了她讲述当年创作、演唱《沂蒙山小调》的情景,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和通信地址电话。下午,我们陪同阮若珊参观了县文化局副局长、县政协常委、著名雕刻家叶品的燕子石刻作品展。这次故地重游给阮老留下深刻影响,她回到北京后撰写了《沂蒙探亲记》长篇纪实文章,发表在一个文化刊物上。1986年初夏,阮若珊到沂蒙拍摄专题片,第二次回费县探亲,在著名歌唱家王世慧和费县少年歌手陪同下,重访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第二次是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为筹建在大青山突围旧址和《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举行国庆50周年庆祝活动,我作为县政协副主席、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又认识阮若珊,因此受县委委派,和县人民武装部部长于成文、县文化局局长刘家训于817专程赴北京,登门拜访了阮若珊。主要是采集有关《沂蒙山小调》史料和征求对诞生地建设的意见。阮老把我们看作故乡娘家来人,一见面就显得特别亲切,我们转达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问候和邀请,当时阮老已78岁,腿脚不好,但精神很好。她对费县县委、县政府筹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的设想非常感激,再次讲述了当年创作《沂蒙山小调》(原名《反对“黄沙会”》)的背景和经过,介绍了文工团及她家庭的有关情况,明确提出要以单位的名义立碑,碑文中一定要把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的名字写上,因为是他亲自组织领导创作的《沂蒙山小调》。这天阮老的丈夫、“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编导黄宗江先生也在家,一起谈得非常热乎,我们还参观了阮老、黄老每人的书房、工作室,并要求阮老给我们题字,她先在我的册页上、后再宣纸上题写了“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接着为于成文、刘家训分别题写了“宏扬大青山精神”“费县文化永放光芒”。在阮老家里,我们深深感受到她家是一个非常和谐、幽默、乐观且对沂蒙山区有着深厚感情的革命、艺术家庭,与黄老虽是第一次认识,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毫不拘束地请黄老题字留念,他不加思索地说:“若珊是沂蒙的女儿,我就是沂蒙的一个女婿了!”提笔题写了“我亦沂蒙一婿也”。大家顿时感觉关系更加亲密了。这次拜访阮老的另一个目的是想写一篇详细介绍《沂蒙山小调》创作经过的稿子,阮老在回忆讲述后,还把她1985年写的《沂蒙探亲记》、个人小传和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及《沂蒙山小调》曲作者李林亲笔撰写的有关资料复印件交给了我,并推荐了当年文工团年龄最小的3位团员傅泉、胡荫波、乔志学的名单。之后,我都分别进行采访、通信、电话联系,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为撰写碑文和袁成隆、李林、阮若珊生平介绍奠定了基础。

关于《沂蒙山小调》两位作者的情况梳理如下。

李林,原名李森林,男,19171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祖籍河北省。剧作家,上海歌剧院顾问,《歌剧艺术研究》杂志创办人之一,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李林青年学生时期在北平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为唤起民众而奔走呼号。19374月奔赴山西加入“牺盟会”“青年抗敌决死队”,参加革命。1938年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先后在八路军115688团、晋东南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任干事、文化教员、创作股长。19394月在晋东抗大一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6月初在山东费县白石屋村和阮若珊共同创作了《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前身)。1942年起在山东文协京剧团、实验剧团、山东军区文工团、湖南军区文工团、海军政治部文化部先后任指导员、科长、团长及第二副部长等职。19577月从部队转业到上海歌剧院先后任编剧、顾问,至198512月离休。他写的大型话剧《过关》被收入周扬同志主编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他还创作了多幕话剧《复仇》等。转业到上海歌剧院后,他相继创作了《天门岛》《风流年华》《丹橘颂》等三部大型歌剧,为剧院的剧目建设奉献了他毕生的努力和才华。李林1998630于上海病逝,享年81岁。他的一生,是为党的文艺事业勤奋工作的一生。他在文艺战线上工作了整整60个年头,为革命队伍引进和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为革命文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授予他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阮若珊,女,1921425生,祖籍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1933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在北平师大第二附小毕业,由学校保送至北平师大女附中读书。1935年冬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62月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7年初中毕业时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 转入教会学校贝满女中高中部学习。1938年夏秋之际,因北平地下“民先”组织遭破坏,组织决定她离校去天津,后由天津地下党组织护送至晋南抗日根据地行政主任公署并同时加入八路军129师。1939年春到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习,同年秋毕业分配至抗大一分校文艺工作团任演员,同年1023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冬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随抗大一分校校部从太行山东迁至沂蒙山区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此后7年一直在沂蒙山区,在山东分局及115 师师部领导下从事抗战文艺宣传工作。此间她作为文工团的主要演员之一,除参加多幕话剧《李秀成之死》《阿Q 正传》等演出外,特别是在小调剧《亲家母顶嘴》《抗属真光荣》《双喜临门》及抗战胜利前夕动员参军的独幕话剧《过关》等剧,她扮演的农村大嫂、妇救会长等角色获得观众的喜爱。在此期间她曾创作小话剧《一双鞋》《彭大娘》等小型文艺作品。 

李林与阮若珊同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成员,1939年冬随抗大一分校校部从太行山奔赴山东沂蒙山区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19401月到达沂蒙山区,当时两人已经是一对恋人。是年初夏,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住费县白石屋,当时附近有反动会道门组织“黄沙会”造谣惑众,利用封建迷信欺骗群众,诋毁共产党领导的军民抗日斗争。为了扫除抗日障碍,两人受团长袁成隆之命,根据文工团搜集到的素材,于 6月上旬一天在白石屋一间乱石头草房里,阮若珊执笔2人共同作词,李林作曲,创作出了《反对“黄沙会”》一歌,共8段:

人人(那个)都说(哎咳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咳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咳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咳哎)见牛羊。

自从(那个)起了(哎咳哎)黄沙会,大家(那个)小户(哎咳哎)遭了殃。

牛角(那个)一吹(哎咳哎)嘟嘟响,拿起(那个)刀枪(哎咳哎)上山岗。

硬说俺的肉身子(哎咳哎)能挡枪炮,谁知(那个)子弹穿过见阎王。

装神(那个)弄鬼(哎咳哎)把人害,烧香(那个)磕头(哎咳哎)骗钱财。

八路(那个)神兵(哎咳哎)从天降,要把那些害人虫(哎咳哎)消灭光。

沂蒙山的人民(哎咳哎)得解放,男女(那个)老少(哎咳哎)喜洋洋。

歌曲在当地传唱起来,使广大群众认清了“黄沙会”的欺骗谎言,起到了教育群众,鼓舞斗志,瓦解道众,孤立顽固道首,配合武力取得了消灭反动会道门组织——“黄沙会”斗争的胜利,为根据地的抗日斗争扫除了一大障碍。随着形势的变化,作者和广大军民对《反对“黄沙会”》歌词不断修改,在保留开头两段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唱词的基础上,将反对“黄沙会”内容的段落改为抗日的内容,如将“自从来了黄沙会”改为“自从来了日本鬼”;充实了揭露国民党顽军“光吃军粮不打仗,一心一意要投降”,痛斥汉奸“勾结鬼子来扫荡,奸淫烧杀丧天良”等内容。歌名易名《沂蒙小调》,歌曲一经传出,便不翼而飞,很快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等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随即又传到华北、华东等全国各大根据地,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唱到解放战争的胜利,唱到迎来新中国的成立。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这首歌只保留原作的前两段歌词。1953年秋,山东军区文工团李锐云、李广宗、王印泉续两段新词:“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得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从而形成传唱至今的《沂蒙山小调》。成为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和歌颂共产党领导、歌颂沂蒙山人民幸福生活的革命历史歌曲。

李林和阮若珊于1942年结婚,共同生育了2个女儿,长女阮丹妮,是北京育鸿学校高级英语教师;次女阮丹娣,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辑。由于李林个人原因,李林和阮若珊于1950年分手。后来李林再婚,生育一子一女。阮若珊于1957年元旦和黄宗江结婚,生育一女,取名阮丹青,曾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尔湾加里弗尼亚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任教。丹妮、丹娣虽非黄宗江亲生,但胜似亲生。

1945年抗战胜利后,阮若珊离开沂蒙山区,随115师肖华主任及大众日报的同志渡海参加了解放东北的战斗。此时任辽东军区文工团教导员兼作演员,参加了大型话剧《李闯王》(演红娘子)及《气壮山河》(演女特务)等剧及节目的演出,在部队慰问演出中获得好评。

1949年全国解放后,她随第四野战军南下至武汉,任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后为中南军区文艺工作团“战士话剧团”团长。在此间除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外,还参加了《战斗里成长》《曙光照耀莫斯科》等剧中角色的塑造工作,并创作了舞剧《母亲在召唤》;1954年调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任团长。组织演出了《杨根思》等剧目,培养了李传弟、陶玉玲等大批优秀演员。

1958年她从部队转业至中央戏剧学院,历任导演教师、系负责人、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职,培养了一批从事表演、导演的学生;1986年离休后,参加了《欧阳予倩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的编辑工作,分别为编委之一,并撰写了《在战斗中成长》等回忆文章和散文。阮若珊一生为部队文化建设、培养戏剧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那次(19998月)北京采访,在同阮若珊的交谈中,使我感到她对自己的老领导袁成隆非常崇敬。我们原打算前去拜访,经联系袁老不在家。但回县后不久,我收到了临沂王滨转来袁成隆题写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给亲密战友阮若珊“《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一九九九年建碑传世”赠言:“沂蒙山小调的词曲作者阮若珊同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以极大的热忱和爱心歌颂了沂蒙山和沂蒙人民。这首普遍受人喜爱的歌曲,从那时起一直流传在齐鲁大地内外,每唱无不牵动万般情怀。像万古长青的沂蒙山一样,人们不会忘记这首可爱的沂蒙山小调,也不会忘记可敬的如今已年迈的若珊同志。老战友袁成隆记赠若珊同志留念。”这段赠言感人至深,他写出了《沂蒙山小调》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在赞美《沂蒙山小调》的同时,也肯定了词作者对这首歌曲所做的可贵贡献。

我综合整理撰写了《〈沂蒙山小调〉诞生记》的文稿,寄给阮老,她审阅并签上了“完全同意”的意见寄回,后连同两位作者简介分别在有关报刊发表。同时撰写成碑文,在上白石屋村前,以“中共费县县委、费县人民政府”的名义竖立了《沂蒙山小调诞生记》和《沂蒙山小调》歌曲双面纪念碑(后又增立一块刻有抗大一分校文工团1940年住白石屋成员名单和团长袁成隆、小调词曲作者阮若珊、李林生平的双面纪念碑)、纪念亭,纪念亭取名“连双亭”,寓意《沂蒙山小调》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两位年轻恋人创作,并将袁成隆题写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阮若珊题写的“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放大刻在了纪念碑旁的天然巨石上。是年926,费县县委、县政府在白石屋相近的大青山胜利突围旧址举行3万人参加的“庆祝建国50周年,弘扬大青山英烈精神”大会,暨在白石屋举行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亭落成揭碑仪式,上海和山东抗大研究会的部分老校友专程到会并为马头崖抗大中、小学进行了捐款捐书活动。袁成隆、阮若珊均因身体原因没能到会,我把有关小调诞生地建设和大会活动资料照片分别寄给他(她)们,袁成隆亲笔写回热情洋溢的赞扬信,阮若珊看到我和上海傅泉给她寄去大会活动的报道、图片,非常激动,马上给我寄来500元汇款单,让我代为捐赠给马头崖抗大小学,转达了她对“第二故乡”下一代的深切关爱。

之后,我和阮若珊保持了经常的电话和书信联系。每次去电话,都是黄宗江先生先接转给阮若珊:“若珊,宝玉又来电话了!”进入新千年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阮老准备创作《梦回沂蒙》系列画展,要我给她寄去反映蒙山白石屋一带农村风情特别是推石碾、石磨之类的30余幅照片,她也把老两口合著的《老伴集》寄给了我,从这个集子中可以了解到两位老人为革命奋斗而又坎坷的一生和晚年幸福的家庭生活。

第三次拜访阮若珊是2001523,我和县政协办公室匡福义、孙士成一起到北京,再次登门看望了阮若珊、黄宗江老人。两位老人,都年届8旬,当时正用早餐,看着两老相敬如宾,感情笃深,甚为感动。餐后稍叙,黄老指着自己的光头,风趣地说:“我刚当完演员,才演了几个电视剧。”阮老说:“宗江是个大忙人,明天还要去讲课。”说完,黄老开始看电视专题片,为讲课作准备。阮老约我到她的书房工作室,只见写字台上摆满了我给他寄的照片和她正创作中的《梦回沂蒙》画稿,让我提意见,首先我被她的创作深情和学无止境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诚实地给她修改了画稿上石磨的磨把和磨棍的画法,并用炭素笔在另纸上画了个石磨的小样,阮老说:“宝玉,多亏您来的及时,要不,我这画送出去别人会笑话。”我说:“这样小的地方别人一般不大注意。”我知道阮老爱好书画,去前连夜为两位老人刻制了一对小型龙凤章,两老看了很高兴,黄老看完电视专题,找出他1991年出版的《花神与剧人》的小册子,在封内首页签名并盖上这两方印章赠给我,在题上款时,黄老幽默而又有点滑稽地说:“你是费县人,魏家不如费家大,不叫你魏宝玉,就叫你费宝玉吧!”说着就随手签了“费家宝玉兄雅正”,这样我不仅叫了费宝玉,而且年少20余岁还被称了兄,我抱双手谢罪对此尊称不敢当。在两位老人家里一上午,可以说无所不谈,通过交谈和以往的书、信交流,使我对两位老人的身世和家庭近况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黄老还风趣地讲述了当初他给阮若珊写万言求爱信的故事和阮若珊高风亮节的人品。阮若珊在部队工作时是准师级干部,1958年转业到中央戏剧学院,后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她本来工资不低,转业后一再要求给自己降了几级工资。所以后来工资改革她的工资再也没上去,离休后的工资还不如女儿退休的工资高。她1986年(65岁)离休后又开始了从童年、少年时代就向往的学习生活。在丈夫的指导下,自学英语,补读西洋文学名著,写些回忆文章,研练书法绘画艺术。黄老从青年一直到老年都很用功,惜时如命,不打牌,不逛街,不跳舞,没有任何嗜好,除了有时和孙儿们玩玩,全部时间都用来读书、看报、看电视,给别人看稿和自己动脑筋写作,整天时间不够用,常说“来日不多”。老两口不论在感情上、思想上、生活上,都融为一体,配合默契,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阮老不止一次地说,她和她的下一代都不会忘记第二故乡——沂蒙山,她的腿脚不好了,她的大女儿阮丹妮今年下半年退休后,一定到沂蒙山,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费县看看。时近中午,我要辞别时,阮老一再挽留,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最后,与我和孙士成分别合影。怎么也没想到,这次竟成了我和阮老最后的一次见面。

阮若珊在《老伴集》中有点失误,由于一时疏忽,在该书中把《沂蒙山小调》的创作地点与其他歌曲一起笼统地说成在别的地方。根据当面和之后书信建议,阮老对她与黄老合著的《老伴集》中一段内容,专门写了更正说明和更正信,签名盖章寄给我,并注明可登报、存档。同时用毛笔书写了《沂蒙山小调》原词《反对黄沙会》手稿也寄给了我。这些均已成为珍贵的史料。

20011023,是阮老给我最后一封也是文字最短的亲笔信。问我“双节(指中秋、国庆)过得好吧!”信中说:“我大女儿本拟七月份去拜访你们,因她诸事繁忙,退休之后比上班还忙,她今冬去不了,非常抱歉。以后什么时候去,她会跟您商量的。”“济南老战友给我寄来你在生活报上介绍费县的情况,写得很好,很吸引人。我去不了,非常遗憾。”我于1110给她回信,并寄去载有《沂蒙山小调诞生记》和作者简介的《春秋》《临沂政协》杂志,成为沂蒙费县人对她最后的敬慰。

1123,我突然接到黄宗江先生从北京发来的讣函:“若珊因心梗于200111181040分平静地离我而去,享年八十,古称喜丧。她15岁参加革命,一生忠诚忠厚,了无可憾。遗有三女三婿二孙均忠孝忠诚。我们商定不举行仪式,依伊遗愿保存骨灰来日与我同归。她生前时常惦念大伙,祝愿好自生活。——宗江”。我与阮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噩耗突来,悲哀之情难以平静,当即含泪发回唁函,草成四字杂句,以示悼念:“‘京黄’急函,拆阅心颤;闻讣泪下,哭悼若珊。十五从戎,八旬长眠;革命一生,了无可憾。品德高洁,巾帼典范;赤诚报国,情洒蒙山。音容丹心,铭镌费县;沂蒙小调,传唱千年。”并连夜写了《悼念阮若珊》一文,在《联合日报》《临沂日报》《费县报》发表。

2002429,我和县有关领导接待了从北京来费县探亲的两位特殊客人,即已故《沂蒙山小调》作者阮若珊、李林的长女阮丹妮及其丈夫吕斌轩。一下火车丹妮就说:“我是遵照妈妈的遗嘱来费县探亲的。妈妈临终前,一再嘱咐我,你一定要去沂蒙山,到费县我战斗工作过的地方,去替我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向抗大中学捐点款。”县领导仇景阳、尹长友、王晓军、徐国勤、薛峥溪、张德乾等先后接待了阮丹妮夫妇,我全程陪同了其在费县的活动。430上午,大雨刚过天还未晴,我们一行就去薛庄镇白石屋,下了柏油路通往白石屋的山路刚刚拓宽准备硬化,路基尚未压实又喝饱了雨水,不能过车,我们只好踏着没过鞋口的泥泞向白石屋进行。一路上,不断碰到过路的乡亲,阮丹妮都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当笔者向行人介绍这是《沂蒙山小调》作者女儿时,老少乡亲都异口同声地说:“沂蒙山小调俺知道,是阮若珊、李林创作的。”在下白石屋村前劳动的几十名乡亲一齐围拢到阮丹妮周围,和她一起合影,并且情不自禁地同声唱起《沂蒙山小调》。这情景使阮丹妮十分激动,她第一次感受到父母创作的《沂蒙山小调》在这里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阮丹妮虽然第一次踏上这块热土,却似故地重游,因她脑子里装有母亲无数次讲到过的白石屋,目睹过我寄给阮老的多幅照片和介绍文章。当走近上白石屋刻有袁成隆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阮老题“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的巨石旁时,阮丹妮仿佛看到了父母前辈们工作战斗的身影,而且这天正逢母亲诞辰81周年,她感慨万千,热泪盈眶,就地挖起一棵苦碟菜,捧放在《沂蒙山小调》碑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放声高唱了亲生父母62年前在这里创作的这首革命历史歌曲,抒发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在这里,笔者陪同阮丹妮找到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当年住白石屋的房东之一、84岁的戚建生老人,阮丹妮紧握着老人的手,感到十分亲近,老人说:“你还有你妈妈的模样。”老人讲述了当年文工团战斗工作和创作《沂蒙山小调》的一些情况,并用粗犷的歌喉原汁原味地唱了这支歌。在这里,“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刻石、纪念碑、纪念亭和一草一木都使阮丹妮感到格外亲切,看到它们,就好象看到了她的母亲,这是她一生向往和最难忘的一刻,也正是此时此地,使她体验到父母创作这首歌的深刻含义和久远影响。离开白石屋,我陪同阮丹妮夫妇参观瞻仰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和辛锐烈士牺牲地、纪念碑,介绍了这里被列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情况。51上午,雨后天晴,风和日丽,我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勤,县人大副主任张德乾,县长助理、县教委主任王光俊等参加了在薛庄镇马头崖抗大中学操场举行的“阮老亲属捐资仪式”。阮丹妮向该校师生讲述了母亲阮若珊一直怀念第二故乡沂蒙山,一直关心这里抗大中学青少年成长的深厚感情,并把捐款交给了校长陈明松。会上,阮丹妮与全体师生合唱了《沂蒙山小调》,阮老母女的形象和《沂蒙山小调》优美的旋律更加清晰地印在了抗大中学师生的心中。 51下午,正逢中宣部委托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演出团送文化下乡到费县,满载演出团师生和各级新闻单位记者的两辆大客车和10多辆面包车、轿车汇集在白石屋,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和演唱会,阮丹妮应邀作了《白石屋前忆母亲》的报告,不断被激动的话语和掌声所打断,由她领唱和与师生合唱《沂蒙山小调》的优美旋律长时间回荡在蒙山望海楼的上空。多家记者采访,演员、师生争相请其签名、留影,乡亲们拉着她的手请她去家中做客……年过半百的退休教师阮丹妮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合,心情特别激动。人们也切实感受到这里已成为向海内外游人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阮丹妮夫妇在费县期间还参观游览了塔山、指动石、沂蒙石林、万亩梨园、仙人洞、南天门、饮虎泉等风景名胜景点。她感慨又遗憾地说:“我真后悔来费县来晚了!我母亲和生父62年前就在这里创作出了‘人人都说沂蒙山好’的著名歌曲,今天我才身临其境,没想到沂蒙山确实是山好水好人更好,费县更是一个好地方。这里不仅是我妈妈的第二故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后我要和我的两个妹妹,带着我们的子女常来第二故乡探亲,世世代代记住沂蒙山老百姓和八路军的鱼水之情,要为费县今后的发展尽心出力。”

200443,阮丹妮夫妇带着两个妹妹阮丹娣、阮丹青和儿子吕男、儿媳丁向晖一行6人,再次来费县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探亲访问。我与县委宣传部的有关同志陪同活动。在白石屋,阮丹妮一行向《沂蒙山小调》纪念碑鞠躬敬献了花篮。阮丹妮作为第二次到白石屋探亲的家庭领队,看着碑上以袁成隆为团长的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住白石屋的团员名录,追忆了母亲和生父64年前在此创作《小调》的情景,给第一次来这里的两个妹妹和儿子、儿媳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姐妹仨共同签名留言:“《小调》如清泉,从‘白石屋’流出,沂蒙啊母亲,令我们魂牵梦绕……”,从而更加增强了“继承母亲志,重走沂蒙路”的情感和世代把费县作为“第二故乡”的信念。阮丹妮姐妹一家人分别在母亲题“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刻石和袁成隆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刻石旁留影。在谭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宋士元的陪同下,阮丹妮一行登门看望了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老房东之一、白石屋村86岁的老人戚建生夫妇,并送上了500元现金,表达了当年抗大战士的后代对沂蒙老区的革命老人的感谢和慰问。离开白石屋,我们陪同阮丹妮一行到大青山革命纪念地和辛锐牺牲地缅怀先烈,分别向“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和“辛锐烈士墓”献了花。这次阮丹妮一行还参观了费县万亩桃花、万亩梨园和有关著名景点。每到一处,都使她们感到景色各异,留恋忘返,赞叹不已:“没想到费县是这么个好地方,有这么多好景观,我们真后悔来费县太晚了,太少了。”时任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辑的阮丹娣认为,费县可作为电视剧外景拍摄的好场地。曾在国外生活多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时任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的阮丹青说:“今后有机会时,我一定带着香港的同事、朋友来沂蒙山区来费县参观考察。”

之后,阮丹妮作为《沂蒙山小调》作者的长女和著作权继承人、北京抗大一分校校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多次到费县大青山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抗大中学参加有关活动。

【附】著名电影艺术家、编剧、作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编剧黄宗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1018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笔者与沂蒙小调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怀珍、张金玉夫妇于1028赴北京八宝山参加了向黄宗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并敬献了花圈和中堂挽幅。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