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沂蒙名村

“岸堤”及“汉”字村名考

时间:2018-11-23 15:46:15  作者:邵明武  来源:  查看:5564  评论:0

 

地名“岸堤”,对于研究山东省抗日战争史的专家学者来说,堪称耳熟能详。岸堤是沂南县西北部重镇。1938年秋,毛泽东主席派黎玉、张经武等160余人来山东开辟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11月上旬到达岸堤,为领导山东抗战增加了有生力量。后来,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就在沂南县的岸堤、孙祖、东高庄、常山庄、东辛庄、张庄、钮家沟、依汶一带移动。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罗荣桓两位元帅都曾工作、战斗在这一带。《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中,很多大事都与岸堤有关: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在岸堤改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随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迁至岸堤;设在孙祖镇东高庄的抗大一分校后来和设在岸堤镇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学校从东高庄迁至岸堤,仍称抗大一分校。因此,人们都说岸堤是抗战初期至中期山东的“小延安”。

另外,沂南县有3个含有“汉”字的村名,分别是张庄镇的前汉沿、后汉沿,铜井镇的铜汉庄。

那么,岸堤以及3个“汉”字村名的由来及其含义是什么呢?笔者在此细细考证,以飨读者:

一、“岸堤”村名考

19858月出版的《山东省沂南县地名志》记载:“岸堤  位于社区东部,东南距沂南县驻地界湖26公里,分六个大队,共2965人,耕地2352亩。据传,唐代即有此村,殷雷、殷电二军官驻守此地,名双凤镇。村南山下曾有唐代石碑,南临汶河,河堤甚高,自明代改称岸堤。”这段文字对“岸堤”村名的由来解释有误。

其实,岸堤是因地形地貌得名。该村位于汶河与高湖河交会处,南临汶河,北临高湖河。换句话说,村南村北都有河涯。《尔雅·释丘》说:“重厓,岸。”郭璞注:“两厓累者为岸。”

邢昺疏:“言两厓相重累者,亦名岸也。”由此可见,“岸堤”的“岸”是因为村外有两条河涯。至于“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是这样解释的:“沿河、沿湖或沿海的防水构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河~︱海︱修~筑坝。”显然,“岸堤”的“堤”是河堤。因为有两条河涯(即两条河堤),故名岸堤。

二、沂南县“汉”字村名考

《山东省沂南县地名志》记载:“后汉沿  Hòuhànyán  位于公社驻地张庄西北3公里,汶河西岸。全村337人,耕地427亩。据传韩、严两姓最早立村,约在明朝末年,村名‘韩严寨’。再据尹氏族谱载,尹氏于明代天启年间来此定居。此时韩严二姓衰败,根据‘韩严’的谐音改作‘汉沿’。后分为二村,该村在北,称后汉沿。

前汉沿  Qiánhànyán  位于公社驻地张庄西北2.5公里,汶河西岸。全村889人,耕地1656亩。该村在后汉沿南,取名前汉沿。据传明末韩、严二氏立村。”

两段文字自相矛盾。既说“明末韩、严二氏立村”,又说“尹氏于明代天启年间来此定居”,作者难道不知道明代天启年间正是明朝末年吗?韩严二姓和尹氏都于明末来到这里,韩、严二姓具体于什么年代立村?韩、严二姓立村后多长时间衰败?都让人不得而知。尹氏于明末天启年间来此定居倒是实情,但是,这两个村子究竟有没有韩、严二姓让人生疑,韩、严二姓于明末立村,那就更令人怀疑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毫不含糊地说:“汉沿”并非因为韩、严二姓衰败,根据‘韩严’的谐音改作“汉沿”的。汉沿的地理位置和岸堤大同小异,也是地处两条河流的河口处。前、后汉沿位于汶河和孙祖河之间,西临孙祖河,东临汶河,也有两条河涯。《汉语大词典》中收有“垾”字,释文是:“垾 hàn  ①小堤。②岸。”《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说:“垾 hàn  ①小堤(多用于地名):中~(在安徽)。”因为“汉”和“垾”都读hàn所以我们说,“汉沿”的“汉”是“垾”的同音讹写。由此可见,“汉沿”的“汉”,其本字是“垾”,“垾沿”的“垾”与“岸堤”的“堤”是同义词。而“韩严”的“韩”读阳平,“汉沿”的“汉”读去声,两者并不是同音字,只是音近而已。清康熙七年《沂水县志》将村名记作“汉颜”,这才是与“汉沿”谐音的写法。

“汉沿”的“汉”是“垾”的同音讹写,不但从语音角度上讲得通,从字义角度上也无懈可击。前、后汉沿村的两条河涯,其中濒临孙祖河的一条可以称为“垾”,濒临汶河的一条可以称为“沿”,于是,村名称为“垾沿”便理所当然。因为“垾”字较为生僻,所以,人们便将“垾沿”写成“汉沿”。

前、后汉沿两村附近的村庄因为沿河而建,村名多采用“埠、河、沿、圈”等具有滨水文化特征的字,如埠子、小河、北沿汶、南沿汶、薛家圈、薛家埠、北黄埠。这是考究“汉沿”应为“垾沿”的有力佐证。

《山东省沂南县地名志》记载:“铜汉庄  Tónghànzhuāng  位于公社驻地铜井西北2公里446人,490亩耕地。冯氏谱碑所记,冯氏在明末迁此立村。该村土地瘠薄,村民贫困,建村时称穷汉庄,后因村名不雅,改为铜汉庄。”其中“位于公社驻地铜井西北2公里”明显有误,“西北”应改为“东南”。

“该村土地瘠薄,村民贫困,建村时称穷汉庄,后因村名不雅,改为铜汉庄”一说毫无道理。所谓“穷汉庄”、“光棍岭”、“绝户峪”、“要饭官庄”等村名,都含有侮辱性语言,具有地名歧视,本村人不会认可,因而是不会自愿取这样的村名的。如果是外村人强加的村名,那是侮辱该村的村民的。一般地说,人们都喜欢用吉祥嘉言命名村名,因此说,“建村时称穷汉庄”一说不能成立。

其实,铜汉庄位于沂河和铜井河之间,虽然不是处在河口,但距离两河交会处较近。铜井河从西北流来,流经铜汉庄村的西北折而南流,流至村西南,又折而东南流。村子处在一个河湾里。细致地说,铜汉庄的西北、正西、西南、正南和东南,为铜井河所环抱。上文已经讲清,“垾”是小堤,是岸,那么,“垾”字用在铜汉庄的村名中非常合理。和铜汉庄相邻的村子如窑沟、新王沟,都用具有滨水文化特征的“沟”字取名。《康熙字典》中“埤”的释文中说:“松柏不生于埤。”意思是说,松树和柏树不喜欢生长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柳树和松柏恰恰相反,喜欢生长在河湖岸边。由此可见,铜汉庄以东的柳行村也是一个滨水之村。至于“铜汉庄”的“铜”字,应作如下解释:铜井村以东、东南及东北,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沂南金矿就设在铜井,产品有金、银、铜、铁等。在铜井附近的村名中,金、银、铜等金属矿产多有显示,如铜井(过去曾称为“铜坑店”)、金桥庄、金砖村,“铜汉庄”的“铜”指的也是矿产“铜”,并不是“穷汉”的“穷”——因为“铜”和“穷”虽说谐音,但读音相距甚远。需要提及的是:在地质构造学中,在研究黄金等矿产资源时,“沂南超单元”是大名鼎鼎的专业术语。沂南超单元含有铜汉庄单元、靳家桥单元、东明生单元等小单元。铜汉庄单元”作为地质矿产界的名词术语,被广泛应用于全国。铜汉庄单元的岩石名称是石英闪长玢岩、细粒角闪闪长玢岩,靳家桥单元的岩石名称是角闪闪长玢岩,东明生单元的岩石名称是中细粒辉石闪长岩。

有趣的是,3个含有“汉”字的村庄附近都有温泉:(一)铜汉庄村南、铜井河北岸有沂南温泉。沂南温泉所处地块原属铜汉庄村,因为取消插花种地,调整给铜井河以南的新王沟村。又因为新王沟是个大村镇,所以沂南温泉又称新王沟温泉。如今,沂南温泉的泉水已经通过地下管道,引至县城,建成闻名遐迩的智圣汤泉旅游景区。(二)前汉沿、后汉沿两村北边不远处的七松山附近建有颐尚温泉。可以推断,因为地处两条河流(实际上是两条断裂带)的交汇处,岸堤镇驻地以西也会有地热资源的。

正因为沂南县拥有智圣汤泉和颐尚温泉,所以,县委、县政府果断地将沂南县定名为“温泉之都”,为发展旅游事业带来契机。既然沂南县拥有温泉优势,那就要叫响温泉品牌,提升旅游品位,为发展沂南县的旅游事业大做文章,从而促进全县的经济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邵明武:沂南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仓颉在这里造字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