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代杰出文化

刘德龙:弘播齐鲁文化的使者

时间:2014-6-3 21:44:11  作者:马洪香  来源:联合日报 2012年8月13日  查看:3580  评论:0

    大家名片 刘德龙,原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现任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山东省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博士生导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地域文化与民间文学博士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鲁文化方向硕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通讯评审专家、课题鉴定专家。

  主要著作:《山东省志·民俗志》、《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论纲》、《生肖·龙》、《风俗画卷》、《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齐鲁历史文化名人传略》、《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研究》、《山东籍现当代文化名人》、《做大做强山东旅游业》、《社会科学普及文丛》、《管理:企业永恒的主题》等。
  主要学术讲座:《风近邹鲁——齐鲁之邦的文化与民俗》、《区域文化与地域民俗的双向互动》、《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解读》、《正确区分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全球化深刻影响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传统节日与百姓生活》、《风近邹鲁与好客山东》、《社会发展与习俗变迁》、《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非遗热”之冷思考》、《山东人·山东文化·山东人性格》、《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影响与文化内涵》、《提升民俗文化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刘德龙是一位质朴、和蔼的学者,他话语亲切,笑声爽朗,目光坦诚,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最早发起和长期推进齐鲁文化尤其是思想学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省外、走出国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他把尽全力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视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将这项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为齐鲁文化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弘扬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概因为工作阅历和个人爱好的关系,大学中文专业出身的刘德龙,学术研究涉猎广泛,视野开阔,涉及到文学、政治学、社会学、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社会科学管理、传统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文化产业等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同时又能一门深入,触类旁通,主干突出,枝繁叶茂。这其中对于齐鲁文化、民俗文化的执著研究更是硕果累累、令人敬佩。
  齐鲁之邦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滋养着刘德龙的成长,亘古不息的浩瀚文化血脉灌溉着他的学术心田,丰茂与贫瘠,豪迈与低回,奔腾与止息,博大与逼仄,都化作了流淌在他灵魂深处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和激越跳动的学术音符,始终焕发着他不可遏制的激情与执着,为播撒文化的福音工作、奔波着,愈老弥坚,青春永驻。
  作为一个在党政高层领导岗位上政绩卓著,又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他的成就,正是源于他的专注,源于他焚膏继晷地利用时间,把精力、智慧投放在齐鲁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上。他认为那是他的使命、他的职责。
  与刘德龙先生相识于2006年,缘于工作上的交流。记者曾多次跟随他前往省内外院校、军营、机关、企业宣传推介齐鲁文化,见证了他所付出的大量心血与卓绝努力。
书山有路 事业有成
  刘德龙的办公室,各种书籍占去了相当的空间。办公椅后面的书橱和面前的板台上都是书刊。据说,他家中的书房也堆满了书刊。除了日常的工作与奔波,他便是扎进书海之中去寻觅和思索。一个思想的火花点燃后,随手拈来几册书,便可以从中捡拾出燃起火焰的薪柴,照亮许多个不眠之夜。
  1952年,刘德龙生于渤海之滨、黄河岸畔的一个农家小院。他的曾祖父曾在民国初年担任过县参议员,后辞职专心于私塾教育和行医。祖父同样是多年的私塾先生和当地著名的书法家。虽然他父亲曾是共和国的一名基层财税干部,但他自己却说:“出生于新中国的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孩子。”
  由于家庭贫困和“文化大革命”的耽误,1966年,还不到15岁的刘德龙就被迫中断求学之路,回到农村与土坷垃打交道,从每天挣7分工的半劳动力干到每天挣10分工的整劳动力。尽管白天辛苦劳作,晚上和农闲季节,他仍然以书籍为伴。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千方百计到邻里亲友家去借,凡见到书籍,他总是如饥似渴,读书,成为开启他思想智慧的钥匙,造就他文化灵魂的工具。18岁那年,他参军入伍,因为较高的文化水平受到重用,很快被调到团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他不负众望,工作十分出色,稿件屡屡在《吉林日报》、吉林电台、《长春日报》、《前进报》、《解放军报通讯》等媒体发表,不仅成为陆军第十六军的优秀报道员,还两次受师、团政治部门嘉奖。
  1975年,刘德龙回到地方,经部队推荐直接进入滨县县委宣传部报道组任新闻干事。因业绩突出,不久被推荐到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县委宣传部对他十分关心,每学期都向学校了解其学习情况,希望他毕业后再回县里工作。他也一门心思读书学习,立志毕业后报效家乡,报答推荐自己的领导。不过,大概是因为他的品学兼优和较高的文字水平,特别是他写的一篇在《人民日报》头版半个版的署名理论文章的刊发,1977年大学毕业时,他被告知去中共山东省委写作组工作。当时的刘德龙有点发急,找学校管分配的领导理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基于共产党员、学生干部和转业军人的组织性纪律性而服从了分配。
  从省委写作组,到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宣传处、精神文明办公室、党教处、企业宣传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处)等岗位,刘德龙整整工作了20年。1996年年底,省委下文安排他到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任党组成员、副主席,从事社会科学管理、学术活动组织等工作;2003年,他又被任命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成为一名正厅级领导干部。
热心学术 钟情民俗
  “虽然1972年起就从事文字工作,而且先后在理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党员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社会科学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中有所建树,但是,直到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才使我走上了学术之路。”刘德龙这样说。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当时刘德龙在省委宣传部主要负责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的具体工作。80年代初,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在全省城乡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为了起草这个省委省政府文件,他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活动开展起来后,作为主要的具体办事人员,为完成好省领导交办的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任务,他深入若干个市县、乡镇、村庄、工厂、学校、街道等进行调查,写出近两万字的调查报告,得到领导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以《移风易俗之我见》为题的论文,阐述自己对移风易俗活动中有关学术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看法,提出搞好移风易俗活动的对策建议,并在《民俗研究》上发表,后来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当时正在筹备成立山东省民俗学会的山东大学徐经泽教授、李万鹏教授等民俗专家,从这件事上对刘德龙有了初步了解,他们找到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社科联主席的苗枫林同志,要求让刘德龙参加省民俗学会,并得到了这位主管宣传舆论、意识形态工作的省领导同志的积极赞同。于是,刘德龙成为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20多年如一日,自从进入民俗这个圈子起,他就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研究民俗这门学问。因为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刘德龙从事过并继续从事着多门学科的研究,“但是让我最重视、最用心、也最情有独钟的研究领域还是民俗学。”因此,他一直把民俗学摆在个人多学科学术研究中的第一位,下最多的工夫去潜心治学。
  刘德龙坦言,“虽然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种地、推小车、拉地排、卖西瓜、当兵、当矿工等比较丰富的社会基层生活经历,使我天然地对民俗与民俗学感兴趣也有见解,但是对民俗学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才是我之所以能在民俗学领域取得一点成就的根本。”他对于相关各种期刊论著,都认真研读,从中汲取了受益终身的学术营养,从而使得他在参加有关各种学术活动、指导研究生功课和论文等方面得心应手。他在民俗学学术研究和应用普及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断得到学术圈的认可。2004年,刘德龙从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被推选为会长;2010年10月又当选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同时还在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院校担任了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尤其对民间俗信问题的研究,得到了钟敬文先生和乌丙安、刘铁良等先生的高度评价。他在个人积极投入地域文化研究的同时,还在全国最早倡议发起全国各地地域文化研究的交流活动,并于2004年邀请了14个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研究成果丰硕的省、自治区社科联、社科院、高等院校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齐聚济南,举办了第一次“全国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并编纂出版了学术论文集。2006年,又会同浙江、上海、江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杭州举办了第二次“全国区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一个学者的价值体现在于他的学术发现与研究成果。在这方面,刘德龙应该说是成果丰硕。他撰写和主编的著作有近20部(套),发表的论文上百篇,完成省级以上社会科学、软科学重大课题10多项,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十几项、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1项,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成果奖5项。
  他在全国最早系统地进行民间俗信问题研究,作为第一执笔人撰写发表了《论俗信》等学术文章,出版了《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等专著,被已故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评价为“开创了民俗学中民间俗信研究这一分支领域的先河,丰富了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内容。”
呕心沥血 修志立说
  在民俗志编著、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刘德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成就。
  全国全省第一轮大规模编纂地方志过程中,《山东省志》八十二卷分志中的《民俗志》,刘德龙是全面负责框架结构设计、篇目内容选定、全书统改和各项具体编纂业务的执行副主编,同时又是具体担任大量文稿写作任务的主笔之一。《民俗志》作为《山东省志》中的一卷,编纂工作始于1990年。起初省里分配编纂任务时,因为《民俗志》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庞杂,又没有直接主管民俗的部门,因此民政、文化、旅游等多个有点相关的部门都不愿接手,最后省政府还是将这项重任交给了有民俗研究功底和田野作业经验的刘德龙。民俗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生活。为了采集各种民俗事象,他率先垂范并组织撰稿人员深入乡野田间,进行实地调查,全面搜集,忠实记录,夜以继日地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在编写中,坚持实事求是,做到资料性与科学性、思想性相统一,并侧重良风佳俗、新风新俗的记述。整部志书分为生产贸易交通民俗、家族社区民俗、衣食住行民俗、人生礼仪民俗、 岁时节庆民俗、民间游艺民俗、少数民族民俗、民俗研究等篇章,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至1990年,部分内容上溯至民俗事项发端,民俗研究一篇延至1995年。
  “山东民俗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早在新石器时期,反映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地区大量存在。 商周时期,特别是齐鲁封建之后,山东曾经出现过列国殊俗的局面,但随着孔孟学说的形成,便逐步树立起齐鲁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从此,以‘礼’为核心的山东民俗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刘德龙认为,历史上的齐、鲁民俗之别,对后来山东民俗的地区差异与复杂多样有深刻的影响。
  “齐地、鲁地风俗虽有如上区别,但是,同源于东夷文化的传统,又都以礼义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齐地化礼成俗,无为而治,鲁地以礼易俗,广行教化,方法的不同,并不能改变基本内容的一致。”刘德龙认为,这一时期兴起的孔孟儒家学说,对山东地区包括民俗在内的文化传承起了极大的规范作用。在他看来,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也是对这一时期山东民俗文化殊途同归的一个基本概括。山东各地民俗,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又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对于齐鲁民俗文化内涵,刘德龙娓娓道来。
  1996年出版的《山东省志·民俗志》,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地方志每20年写一轮。刘德龙说,由他担任主编的第二轮《民俗志》,目前已完成初稿,共约90万字,比1996版的《山东省志·民俗志》多出60余万字,而且体系更完备,记述更详实,内容更丰富,图片也大量增加。
文化民俗 双向互动
  “随着民俗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热门,文化与民俗的关系,在民俗学界,而且也不限于民俗学界,包括长期从事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的学者和主管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开发与管理事务的党政群工作者中,都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甚至高度被重视的热门话题。”刘德龙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他的又一个主攻方向,他个人完成了多篇学术理论成果,并与另一位学者张廷兴一起,完成了《山东省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省软科学课题,进而撰写出版了专著《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论纲》。
  在刘德龙看来,文化与民俗都有若干特点,但是,它们共同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们的地域性,尤其是一个地方山川地理自然气候等因素和既有的文化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对原发性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更具决定性。“比如,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特别是内陆省份,以淮河、长江为界,按几千年形成的农耕习惯,可以划分为两大文化区。他认为,麦作文化区与稻作文化区的文化与民俗就有很大的差异性。南方人长期在稻田耕作,插秧、采茶,造成了其为人性格和处事方式往往比较细腻、委婉;而北方人长期在旱地劳作,种田、狩猎,造成了其为人性格和处事方式往往比较粗犷、直白。
  刘德龙认为,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在双向影响交叉渗透中演进。在已形成的文化与民俗中,尽管不少人把文化看成是高雅的、上层的、官方的、阳春白雪的文化事象,而把民俗看成是粗俗的、底层的、江湖的文化事象,仍然无法改变民俗是文化赖以产生的母体这个事实。
  “当前,重新深入挖掘、深化研究中华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弘扬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崛起,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职责。尤其文化、教育、学术界的广大工作者更是重任在肩。在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看到,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华文化,必然要研究齐鲁文化。”刘德龙如是说。
非遗保护  责任如山
  “民俗文化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份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如果任由民俗文化走向消亡,以此为基础孕育生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失去依托。因而最大限度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对之进行发掘与保护迫在眉睫。”刘德龙参与过很多抢救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工作。为做好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他不遗余力。
  宏济堂是百年老字号,在几年前省城某区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城建部门房产商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多方反对,硬要拆除宏济堂西号百年老建筑。刘德龙与清华大学建筑专家张复合老教授等专家学者一起联名签字,呼吁济南市保护这一文物,受到了当时济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保下了这一古建筑群。济南市承办全运会之前的一年,某区政府部门以“千佛山庙会”影响交通为由要取缔这一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民俗文化空间和传统节日。又是刘德龙出面,与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济南市民一起进行研讨论证,宣传呼吁,最后保护了这一民俗文化空间和传统节日,后来又帮助策划论证,使之评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似这样的事儿,他干了不少,可能也得罪了一些房地产商,一些部门单位,也曾有人为此对他进行恶意攻击。但是他认为,只要保护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载体,个人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值得!
  笔者曾亲身参与刘德龙策划发起的“山东省民间文化十大守望者”评选活动。在寻访守望者时,记者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关爱和尊敬。在与媒体合办的大中小学生“关注身边的民俗”征文比赛等多项活动中,更体会到他作为一位学者的胸怀和责任。
  刘德龙与山东民俗学界的同仁,积极参与全国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运动,同时立足山东,倾尽全力为这项有利当代、造福后世的宏伟工程搞调研,造舆论,参与实际保护项目的调查指导论证评审。他先后两次参与策划、论证、指导拍摄有关山东各地民俗的电视系列片。他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的主要领导成员,全过程参与了国家和省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论证评审工作。与省市县区旅游部门和诸多旅游景区的合作,是他与山东民俗学界同仁们十分注重的一项工作。刘德龙承担了《山东省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制约因素和解决对策研究》这一山东省软科学重大课题,全面负责课题的设计、组织、调研、撰写工作,与省旅游局主要领导合作撰写出版了《做大做强山东旅游业》论著。2004年以来,他参与和主持旅游规划评审60余件,主持旅游规划设计10余件,获山东省旅游创新奖、最佳创意奖、组织奖等5次。
  “地域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极具亮点、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越具有全国性。无论是联合国还是我们国家评审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地域特色非常鲜明的文化事象,必须自觉地、坚定地给予保护。”刘德龙在1999年南宁国际民族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这些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
走出省门 展示齐鲁
  “齐鲁文化走出山东是繁荣发展山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文化强省必不可少的一条路径。齐鲁文化只有不断走出去,才能更加繁荣。”刘德龙说,文化强省不仅仅是一串串经济数字,更不是某几种文化门类的简单呈现,而应是一种思想、精神、学术、艺术和产业与事业综合的力量呈现。如果单纯以部分文化产品来树立文化强省的形象,虽然它不一定是完全本末倒置,但起码是忽视了文化最基本的属性。文化强省应该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对外界具有很大影响力、渗透力的基础之上。如何做到这一点?只有自觉地走出去,寻找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寻求“攻己之玉”的“他山之石”。他认为,尽管山东自身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更需要向先进的兄弟省份以及文化建设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的理念、成功的经验,吸收可为我用的文化成果。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就很容易陶醉于文化资源大省的现状而沾沾自喜,踏足不前。
  为了弘扬传播齐鲁文化,他发起创办了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齐鲁讲坛”、社会科学普及周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普及平台,创意和主持并身先士卒开展了“齐鲁文化走出山东”系列活动,开创了学术理论与民间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讲展”相结合的学术演讲形式。著名京剧梅派传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春秋,书法大师欧阳中石等文化大家亲临演讲。在齐鲁文化的传播中,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联合日报》也积极参与过多次活动,每次活动,刘德龙都尽全力支持。
  “宣传、弘扬齐鲁文化,也就是宣传、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刘德龙秉承这一理念,从2007年9月起,组织一批研究宣传齐鲁文化的专家学者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了“齐鲁文化进北京大学”、“齐鲁文化走进清华大学”、“齐鲁文化东北行”、“齐鲁文化台湾行”等系列活动,探索了一条在新形势下发展、传播齐鲁文化的新路子。“齐鲁文化走进北京大学系列活动”,受到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学子的热烈欢迎。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铁梁先生用“新时期的徽班进京”对本次活动给以高度评价。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李建国同志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齐鲁文化进京,是山东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齐鲁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他还组织开展了在省内的“齐鲁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及齐鲁文化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活动,反响都极为热烈。这些系列活动,在内容上,将齐鲁文化总体阐释与学术流派深入解读相结合,齐鲁文化的博大内涵与多样化表现形式相结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努力让厚重的齐鲁文化以当代最具风采的形式展现出来。为了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民俗学与民俗文化,宣传普及齐鲁文化,他先后撰写出版了《生肖·龙》,领衔编著了《风俗画卷》、《风情山东》等著作。
  为传播齐鲁文化,刘德龙从1997年起,先后在省委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东中山大学等近200多所高校,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等机关部门、文化单位、企业和驻鲁部队作学术讲座300余场。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推动齐鲁文化走向省外,走出国门,这是刘德龙的心愿。他说,齐鲁文化只有走出山东,才能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文化的交流,才能取长补短,吸收新鲜血液,才能得到升华。也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外界,包括省内外、国内外的人们了解山东的文化,才能塑造齐鲁文化的良好形象,提高经济文化的竞争力和渗透力,并逐步提升山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也就是山东的美好形象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刘德龙:弘播齐鲁文化的使者

刘德龙:弘播齐鲁文化的使者

参与指导湖南省国际民间趣味龙舟赛的刘德龙,接受湖南电视台记者采访。

  刘德龙现为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详见http://www.lhrbszb.com/baoshow.php?id=2009 原标题文化山东·大家印象系列之二 刘德龙:弘播齐鲁文化的使者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