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文化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时间:2014-6-5 21:24:28  作者:未知  来源:  查看:10211  评论:0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自王崇至王谊、王睿、王典、王融四兄弟,其间的琅邪王氏世系演变情况,因有疏漏,历来争议颇多,莫衷一是。今根据正史和《琅邪王氏宗谱》、《琅邪临沂王氏宗谱》和《世说新语》所附《王氏谱》的有关记载,并参考其他著述,在作分析、考辨后,特画列此世系演变图,以供参阅。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王雄之后,其子、侄和孙辈皆仕高官,且有二人位列三公。但在西晋末年,其孙辈因清谈国,口碑不佳。王衍被石勒杀死,王澄被王敦所诛。此后,此房支便于史不显,日渐式微。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王祥、王览兄弟二人为光大琅邪王氏门风的代表人物。但王祥的后世子孙多于史不显,趋于衰微。而其弟王览之后,则“奕世多贤才”,子孙后裔皆世居高官显爵,在东晋至隋唐五代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王览6子中,长子裁有4子,其中王颖和王敞早卒,另一子出家,故只有王导;王览次子王基一支,因王敦反叛东晋王朝遭讨代病恨而死,王含被杀,另一子亦出家,已无后嗣;王览五子王彦无后;王览六子王琛,其长子王为王敦所杀,次子王侃后裔失记。因此,反映琅邪王氏在以后的世系演变情况时,则只记王导、王舒、王旷、王?和王彬这五大房支。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王导一支系琅邪主流支派,后裔众多,其中一些房支,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故而设若干续图细列于后。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五)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王彬一支与王导一支一样,是琅邪王氏家族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大房支。其次子王彪之,系琅邪王氏迁江左后的杰出人才,后官至一品,从公位。其后代与王导之子王洽一支一样,国史记载其活动与业绩直至唐代。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七)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根据《宋书·王景文传》,王超作王僧朗。萧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雍州刺史王奂因擅杀宁蛮长史,后又抗命,致使他和5个儿子一同被杀。其子王肃幸免于难,遂由江南亡命于北朝,成为北魏重臣。其后,肃弟王秉、肃夫人及儿、女、侄等相继来北,使之成为琅邪王氏家族中,自西晋末举族南迁后,又由南入北的一个房支,为琅邪王氏在北朝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王导的九世孙王褒,于公元554年在江陵被俘,后降西魏来到北朝,受到西魏政权的器重,被委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他又任太子少保、小司空、宜州刺史等要职。其后代多居咸阳,成为弘扬琅邪王氏文化的重要房支。此后各图所展示的琅邪王氏世系,皆为王褒一支。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一)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二)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三)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四)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五)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固始王氏,是武则天宰相王(方庆)第五子王晔官固始时所繁衍的一支琅邪王氏族人。传五世,至王潮、王审?、王审知兄弟时,已成务农之家。唐末,三兄弟先投义军,待掌握义军领导权后,遂辗转至福建,为开发福建立下不朽功勋,被先后封王。特别是王审知,继承兄之未竟事业,成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开创者。王审知及其后代治闽60余年,改写了琅邪王氏虽历代多出宰辅,但终为人臣的历史,成为十国之一的最高统治者,为琅邪王氏这一家族的发展史书写了最为辉煌的一页。“琅邪人祖,开闽世家,忠懿富沙”成为这一堂号的鲜明标识。对三王的后人,史书与其族谱记载略有不同:其中《十国春秋》记延美和延武为审?之子,延宗乃审知之子。《武肃王神道碑铭》记王审?有四子一女:延彬、延桢、延美、延武;女适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因年代久远,且史料、文献匮乏,今已难以一一佐证, 故此处从翁承赞 (时任王审知的右谏大夫撰《唐故威武将军节度使守中书令闽王墓志(1981年出土)》和《开闽忠懿王氏族谱》所记人名。又,据《十国春秋》和《九国志》载,王审知有夫人多位,共生28子,而见于史册者,仅上述诸子矣。又,王审知有女7人,长女和第三女皆封为琅邪郡君。图表中仅列其第三女,其余略。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六)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王审知病逝之后,其子孙因争权夺利而内讧不止,自相残杀,终致国亡家败。南唐保太三年(公元945)秋,闽国亡,天德帝王延政降唐。冬十月,尽迁王氏之族于金陵。王延政先被降封为鄱阳王,后又徙光山王。其后世子孙卧薪尝胆,重振家声,在各地繁衍发展,其中亦多有显达之士,至今已传三十余代。现分布于闽、台、江、浙、粤诸省及泰、新、马、菲、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的琅邪开闽王氏族人,以王延政所传一支居多。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七)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八)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三槐王氏始祖系唐滑州黎阳令王言。王言乃琅邪王氏后裔,系东晋名相王导第二十一世孙,小司空王褒第十三世孙,武则天宰相王方庆十世孙。王言孙王祜曾于庭内植槐三株,盼其后人有位至三公者。后,其子王旦为宋之名相,子孙多显于世。“三槐堂”遂成为此支琅邪王氏的代表性堂号。“靖康之变”后,此支王氏族人多随宋室南迁。至近代,三槐王氏族人中又有不少人由南方诸省远徙南洋,在东南亚地区繁衍,与开闽王氏一样,成为今居于海外的琅邪王氏两大代表性后裔。此世系图以正史为据,同时参考诸多三槐王氏宗谱绘制而成。如王彻次子王祉、王祜四子王勉和王素九子等,均系依族谱所载而证,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资料信息。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十九)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 

 

【说明】王彻、王祜、王旦祖孙三代皆在宋都汴京为官,卒后葬于开封。因开封历史上多遭黄河水患,为防祖茔被水淹浸,三槐王氏后人遂将祖茔迁回故土莘亭县(今为莘县)王家堡(后改称群贤堡,俗称套庙王村)。靖康之后,居于群贤堡的三槐王氏因避乱而迁江南(俗称有十八支南迁),剩下一支自王宾起于金末元初迁居莘县城西王化村。群贤堡村一时荒废。逾七世,王定长子王世祯遵父训,由王化村迁至三槐王氏祖茔安葬地群贤堡村继承祖业,照看祖坟,繁衍后代。故尔当地有代传老话云:“三槐王氏遍天下,忘不了群贤堡和王化。”此图所列即此支三槐王氏发祥地后人的传承情况。此图所列的王贡服,乃三槐王氏第十七世孙,官给事中,是留居祖源地的三槐王氏后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位。


上一篇:孙膑兵法
下一篇:兰陵箫氏文化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