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革命历史人物

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

时间:2014-6-10 9:35:15  作者:刘亚男  来源:  查看:3236  评论:0

汉斯·希伯是一名德国共产党员,从1926年开始他先后三次来到中国,生命的最后十年献给了中国革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希伯同志以笔作武器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19419月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困难的时期,他来到了沂蒙山区。由于军事斗争形势日趋严峻,根据地的领导同志们多次劝他早日离开,希伯一次次地拒绝了。他把任务看得重于生命,一位外国友人不顾个人安危和战士们并肩作战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希伯同志是一个刻苦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的夫人秋迪在回忆他的工作情况时说:“别人吃药是为了睡觉,希伯吃药是为了不睡,可以夜以继日的工作。”自从他来到沂蒙以后,每到夜晚,住在他周围的人们,常常听到连续不断地打字机的“拖拖“声,一直持续到天亮。希伯同志在纷飞的战火中,夜以继日的工作,写出了《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无声的战斗》等文章,由他的夫人发往世界各地,向全世界人民真实的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沂蒙人民用他们的血和肉,用顽强的武装斗争创造出来的抗日斗争奇迹。

作为一名外国人,希伯同志在生活上和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毫无特殊,群众对这个穿八路军军装的“外国八路”都很喜欢,尤其是孩子们。为了革命事业,希伯同志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没有家没有子女,但他很喜欢小孩,他喜欢听孩子们唱抗日歌曲,喜欢看着他们拿着红缨枪神气的站岗放哨。儿童团员们亲切的叫他:“希大爷、大鼻子叔叔!”

就是这样一位艰苦朴素、和蔼可亲的外国友人,我们多么希望等到战争胜利后,他能和妻子团聚,回到自己的祖国,拥有自己的儿女,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战争剥夺了这一切,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沂蒙山。 1941年11月30,希伯同志所随部队与日寇遭遇于大青山,战斗异常惨烈。希伯同志在警卫员牺牲的情况下,毅然拿起警卫员的枪,与敌人决一死战,不幸光荣牺牲,血洒沂蒙山,年仅44岁。各位学员如果希伯同志当时穿的不是八路军军装的话,他不会死,如果他贪生怕死、举手投降的话,他也不至于死。但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正如他的夫人秋迪女士所说,“无数先烈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希伯同志作为共产党员尽了自己的义务,我们将永远铭记所有的先烈。”

1963年麦收时节,秋迪女士远道由东德来到沂蒙山为烈士扫墓。临走时她从深爱的丈夫坟旁采了五穗成熟的小麦带走。她说:“希伯长眠在这里,这是生长在他墓前的小麦,我要把它带回去种在德国的土地上。献身于革命的战士,他为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正如粮食的种子撒入大地,自己的形体消失了,却使人类得到绿色的季节,换来丰收的金秋。汉斯·希伯烈士用他奔走欧亚、血洒沂蒙的一生践行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多数人做出的牺牲;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终将洒下热泪。”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