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沂蒙旅游

道 家、 道 教 与 蒙 山

时间:2014-6-14 22:15:56  作者:赵俊臣  来源: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查看:6409  评论:0

 

蒙山为山东省境内第二座大山,历史上与道教、佛教、天主教等有极深的渊源。但在《山东省志·少数民族志、宗教志》中,《佛教篇》、《天主教篇》均无蒙山的内容,仅在《道教篇·名山》一节中提及,只有200多字的篇幅。而这200多字中涉及道教内容的只有区区27个字。为了弥补这一缺失,笔者不揣谫陋,钩沉地方志中的有关资料,先将道家、道教在蒙山的情况缕述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炼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有组织的宗教。蒙山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封闭、幽静的环境是神仙方士最理想的修炼之地。正如金代皇甫希永所说:“山川分司,而蒙为地上之天。仰观千峰高耸,万壑幽深,吐雾吞烟,主持造化。故《洞经》载东蒙之录。《真诰》:‘蒙藏神经万卷,随运出世’。宜乎有韬光之士以居焉,仙飞羽化者莫能胜纪……”

据清光绪《费县志》载:

1、今白云岩有《修客舍记》,邑内闻人所作也。有云:“古今得道此地者,轩辕时有蒙山老人,后有羡门子,列国琴高,汉栾巴,董京威。”

2、羡门子,名子高,古仙人也。紫阳真人周义山遇于蒙山,乞长生要诀。

3、栾先生,得道在蒙山,能读《龙峤经》。紫阳真人闻而追寻之。

4、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委通,汝阴人也。闻有栾先生,得道在蒙山,能读《龙峤经》,乃追寻之。入蒙山,遇羡门子,乘白鹿,执羽盖,佩青旄之节,侍从十余玉女。君乃再拜叩头,乞长生要诀。羡门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之中,何忧不仙?远越江河,来此何索?”

5、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6、唐天宝五载《蒙山祠记》:“老莱频驾以永托,安期留舄以□□。”

7、鲁埠真元观碑文:“昔贺真人、老莱子、杨真君辈皆得道是山。”

8、蒙山祈雨记碑文:“《灵宝经》、《岳渎洞天图》并云:东蒙靖庐福地。”

9、《太平广记》云:“龟蒙之西,漏泽之东,有紫府真君宅。”

10、老君洞,在蒙前玉屏峰下,峰即对松山。”

又据清康熙《蒙阴县志》载:

1、庄周,字子休,蒙人。少时尝为漆园吏,学本老子。尝著书十余万言。徜徉自恣……

2、又按《山东通志》:“庄子,楚人,隐于蒙。考之山东别无蒙地,则庄非生于蒙,则隐于蒙可知。”

3、鬼谷子,隐居阳城鬼谷村,因以自号。后居水帘洞成仙,今有修仙祠。

4、贺仙翁,时无考。世传仙翁修炼于水帘洞,民瘟疫者,取水饮之,多愈。

5、董京威,即衡阳董炼师也。自唐时在蒙阴山修道。杜甫有长歌寄之。

道家是道教的先驱,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其《道德经》主张天道无为,道法自然,道为世界的本源。庄周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其《南华经》增加了道家虚无、神秘的内容。

梳理上述资料,秦朝之前,与蒙山有关的人物有蒙山老人、羡门子、琴高、鬼谷子、老子、庄周、老莱子等。虽然不能肯定老子和庄周确与蒙山有关,但仅凭羡门子等人的事迹,亦足以有理由相信,蒙山在上古曾是道家活动的重要地域。

道教形成于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正式确立。其形成过程有两个途径,其中之一是巨鹿人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遍布中原地区。东汉末年,张角率徒众造反,即著名的黄巾起义。蒙山一带是黄巾军的主要活动地区。蒙阳华县的臧霸就是凭借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曹操收服黄巾30万众也在蒙山西部一带。又据《后汉书·襄楷传》载:“桓帝时,楷上书言:‘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神书,不合明听’。”唐章怀太子注:“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可见该经典当时已在瑯琊一带(亦即蒙山一带)流传。而且于吉就是瑯琊(今临沂市一带)人。由此可以认定,太平道是在蒙山周边区域创立的,而道教又是在太平道等教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隋唐时期,道教受到高层统治者的重视,李唐王室奉老子为始祖。到唐玄宗时,道教更得到长足发展,全国各地大建宫观道院。从现有资料看,蒙山一带唐时也建有多处道院。如蒙阳鲁埠村,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建真元观时,挖到断碑,上有“真元观”和“大唐天宝三年”等字样。《太平广记》所言“紫府真君宅”或许就是指唐时的真元观。又如蒙阳龙仙观,据清人何向考证,最早也建于唐代。

这一时期,蒙山道教有两个代表人物。

一是由吾道荣,大致生于北魏年间,隋初去世。清光绪《费县志》载:“瑯琊人,少为道士,尝游燕、赵间”。闻晋阳有异人精于法术,遂往访之,得其传。凡符水、禁咒、阴阳、律数无不通解。后隐于瑯琊山,辟谷,饵松、术以求长生之秘。隋开皇初,拜谏议大夫,苦辞,归。卒年八十五。今费县境内由吾山即其隐居处”。由吾山位于蒙山南麓,今属费县朱田镇。

二是董京威,衡阳(今属湖南)人,精于炼丹之术。唐代修道于蒙山之阴。杜甫有一首长诗写到他。

道教由五代至北宋发展到顶峰。北宋之初,王室尊奉道教神赵玄朗为始祖,一如唐初故事。真宗、徽宗两个皇帝更是对道教尊崇有加。特别是宋徽宗已到了痴迷的程度,他自号道君,在汴京建道德院,在全国各地大造宫观。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蒙山道教也在这一时期最为兴盛。

先是五代后晋时曾任水部员外郎的贺元,得道长生,竟然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乘宋真宗泰山封禅之机,投名帖谒见宋真宗。天圣初年,又派弟子喻澄到宫廷进贡佛、道像。又有个叫乔仝的,本是麻疯病人,贺元为他治好了病,八十多岁仍身体健壮。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乔仝在京城拜会苏轼,谢绝了苏轼的挽留。说已与师父贺元约定上元节于蒙山会面。苏轼因此写了六首诗记述此事。这个故事虽属荒诞离奇,但至少可知当时确有贺元、喻澄、乔仝等道人在蒙山修行。从苏轼诗句“闻道东蒙有居处,愿供薪水看烧丹”来看,贺元当是蒙山著名的炼丹士。

真正使蒙山道教徒名声大噪的人物当属贾文。

贾文本临沂人,生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70年),“世以农为业,自童□已不凡”,为人“纯质一性,淡于荣利,乐于苦己而利人”。自幼“深慕道教”,自言曾得到八仙之一纯阳真人吕洞宾的真传,“勤修不辍”,“且能为颂言预定祸福,为民迪吉”。自青年时已拥有一批徒众,“四方闻者同心信仰”,在蒙山一带影响很大。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经地方政府层层推荐,尚书省批准,贾文在汴京神霄宫受到宋徽宗的召见,并得到度牒、紫衣、象笏等赏赐。他不愿留京,乞求再回原籍修道。自京返回后,贾文身价倍增,“远近求颂者益众,几遍海内。”趁此机缘,贾文假托昔曾梦游七日,吕纯阳指点他在蒙祠之侧“营葺道宇”。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徒众的赞助下,“即其地经始兴创道宇,即玉虚道院是也。”玉虚道院又名玉虚观,清代改名万寿宫,主祀玉皇大帝,是当时沂州一带规模最大的道院。贾文卓锡于此,“传道度人,凡三十余载,陶染余化而因造道妙者接踵非一”。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道众达300多人。贾文成为当时朝野公认的高道,玉虚观被尊为“山东之冠冕。”

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于京城兴大役建寿山艮岳,举花石纲,朝野搜罗奇石成风。玉虚观之建正在此时。今万寿宫旧址仍留存一尊著名观赏石“玉华峰”,“高丈许,形如山峰”,应该就是当时贾文罗致于玉虚观内之赏石。

玉虚观与颛臾王庙毗邻,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宋神宗封颛臾王为灵显潜应侯,从此当地改祀蒙神为祀颛臾。除地理位置优越外,贾文在此地建玉虚观或许与此有关。玉虚观建成后,宋徽宗又于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颛臾王为英烈昭济惠民王,可能又与玉虚观之建有关。

除潜心修道,发展徒众外,贾文还为地方设坛施法,广结善缘。龟蒙顶上有一泉,名灵泉。每遇大旱,贾文即应地方政府之邀,“为国致雨,挈安抚使高道试斋沐而登之,封净瓶悬挂于泉上,释礼恳祷,其水随器大小而盈满,香花旌节导引之□□敬事,而膏雨普降于农田。”这一祈雨的仪式竟然形成定制,“后人仿学,率获昭应”。

金朝时期,最高统治者也崇奉神仙,道教继续得到尊崇。

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贾文又在玉虚观修建三清殿。兴工之际,沂州知州专为发布榜文,令人四处张贴,晓谕百姓,“不得分毫骚扰阻碍工作,如有违反之人,仰地方人或贾公等速赴随近官司告报,捉拿违反之人,具状申解赴州,以凭勘治”。足见贾文在当时的显赫地位和重大影响。

金熙宗皇统四年(1144年),贾文无疾而终,获谥“清虚文逸成公先生”,故后人多称其为贾成公。徒众在玉虚观一侧立专祠纪念。

贾文死后,其第子周守先(道号,下同)继承了他的衣钵,修身养性,延纳贤士。玉虚观仍居蒙山一带道观领袖地位。周守先不仅长期担任玉虚观道正,而且“知蒙山佑德观、兼灵显庙事”,还长期担任沂州道徒最高职务沂州都道。他将贾文赴京受赐时的公文《道德院帖》(又名《宣和帖》)及上述金皇统二年榜文追刻于石,立于成公祠侧。

贾文的另一弟子寻守长,在蒙阳费县城西桃花渊畔原有道观基础上建太虚观,“载经载营,乃修乃葺”,历尽艰辛,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建成。

周守先的弟子吴希景,本蒙阳鲁埠村人,年轻时“性颇刚介,弹射网罟”。后读道经《黄箓斋》,“顿有所悟,折节悔过”,拜周守先为师,“梦受戒于真元君”,“斋戒绝味,粝食鹿衣”,经过不懈修行,不仅道行高深,而且医术精湛。“就村启坛,拯救沉疴”,“所施神应”,“请灵符者日数百人”,还曾救活了皇妹公主。他始终坚持“馈遗不受”,“时人瞻风而至,愿留门下者多矣。”

此外,吴希景以一已之力,“凡用自求山中”,“不役□农之一力,不费士民之一钱”,经数年努力,于大定二十年(1180年)在鲁埠村建成真元观。

周守先的另一弟子皇希全,继任玉虚观住持。“先于大定三年(1163年)间,谓同道曰:‘庙(指玉虚观)之前后,甚乏林木。’公遂发衷诚,手植松柏七百余株。东连玉虚观,西临蒙阳河,远近视之,若云气郁兴。数百步外,清风洒面,宛若洞宫仙府,不类人世也。为一境奇趣焉”

皇希全“淳古勤实,焚修持诵朝夕不怠,誉于一方”。“主灵显庙香火二十余年”,“于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仲夏七日而仙化”。“乡人以公勤绩之甚多,恐久湮没,冀刊贞石,以贻于后。”此“贞石”即玉虚观松柏林记碑。

周守先还有一个弟子宋希和,十五岁舍俗出家。修行之外,“于观(玉虚观)侧空间之地栽枣成林,道众食其利”。

此外,还有杨真人,卓锡白云岩,修炼终生,于金大定年间羽化。也是当时著名道人。

自北宋起,玉皇大帝成为道教最尊崇的天帝。宋真宗、宋徽宗都曾多次加封其尊号。继之,全国各地出现大量的玉皇庙、玉皇殿。白云岩、玉皇顶及蒙山周边大平安庄、官庄等多处的玉皇庙、玉皇殿应是在这一时期所建。

宋金对峙时期,道教南北各派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以内丹为主的全真道和以符箓为主的正一道两大教派。到元统一全国时,全真教在北方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真教由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时在金朝大定年间。王重阳去世后,其弟子七人各创一派,由胶东向内陆发展,徒众遍及山东。七派之中,以丘处机龙门派最为著名,后成为全真教的主流。丘处机于1219年率十八弟子远赴西域拜会成吉思汗。1224年返抵燕京,住白云观(成吉思汗改为长春宫)。从此该观成为全真道活动中心。王重阳另一弟子郝大通创华山派,也是全真教的一个重要派别。

有元一代蒙山道教发展情况资料极少,唯一能见到的,是白云岩对面深涧北侧道人墓地中断碑上的文字,有“京都白云观方丈”、“华山第□□代全真”等字样。可以推知当时全真龙门、华山两派都曾在蒙山一带布道,发展道侣。白云岩清虚观大致在这一时期建成。另外,元至元初年,在蒙阴县城南40里,还建有龙泉观。

元代蒙山著名道人,有南京人王志淳,属全真教“志”字辈,生于南宋淳二年(1242年),幼年慕道,出家后云游四方,最后卓锡蒙阳颜家城(今兰山区方城镇华城村),“重建废庙居之”,“有道术,医疾无不效。”曾任费县道教长官“威仪司”,后升任沂州道正。于元朝延七年(1320年)“端坐羽化”。“弟子塑其像祀之,号为真人。”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加强,最高统治者对宗教采取严格的限制政策,设立专门机构予以管理。特别到清代,最高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轻视道教。因此,在上层失宠的情况下,道教趋于衰落,道徒社会地位下降。同时,道教思想趋于通俗化,流传于广大社会。扶乩降仙、斋醮超度之风在民间盛行。

基于以上社会环境,蒙山道教在明清时期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道观数量不断增多。在玉虚观之北,由鲁庄王朱阳铸(朱元璋第五代孙)主持建起承天官,祀后土神。在承天宫西北,又建起泰山行宫,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在白云岩建起翠云观。在龟蒙顶之西自下而上建起朝天官、慈宁宫,与蒙顶之玉皇殿形成道教建筑群。在蒙山东部玉皇顶之南、货郎崮之阳建起云溪观,在云台崮建起云台观,在大洼建起凌云宫,在黄埠山建起黄花庙。在玉柱峰之阴天麻场一带建起嘉惠昭应王庙,又于此重建一道观祀鬼谷子、钟离子、羡门子。

此外,在蒙山周边的费县北半部、蒙阴县南半部也陆续建起或重修了一批道观。今属费县境内者:如紫荆关下上冶东岭的玉泉观,元楼山之阳颜家城子的老君庙(重修),朱满村的隐真观,南石沟龙仙观(重修),县城北龟山的福宁道院等。今属平邑县境内者:有大洼的凌云宫,南阳真通观,铜石大圣堂等。今属蒙阴县境内者:有县城西关太清观,县城西南四十里龙泉观(两观均为重修)。

二是道人数量增多,既有全真派,也有正一派。金元时期,蒙山道观集中于山上与山脚,主要供奉玉皇大帝。道众以全真教为主。道人出家,师徒相传,终生不娶妻、不茹素,以诵经、炼丹、行医济世、修身养性为主,宗教活动较多,生活主要靠香火。随着道观的增加,道人数量相应增加,正一派道人及时参加进来。特别是周边村镇所建道观,多附属一部分土地,成为道侣的主要生活之源。正一派道人虽住道观,但允许结婚,拖家带口,以种庙地为主,宗教活动较少。所以山下道观多以正一派道人(又称火居道士)为主。

三是多神崇拜进入兴盛期。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道教之神,如城隍、土地、山神、牛王、灶君、关帝、财神、瘟神、风伯、火神、门神、雷公、雹神、电母、药王、蚕神等受到上至官绅、下至百姓的普遍崇拜。和全国各地一样,蒙山周边形形色色的中、小型庙堂不断出现,形成了户户有灶君、村村有土地、社社有关帝、县县有城隍的局面。

和宋金元三代相较,蒙山道人成名者较少。可称述者主要有如下几人:

1、女道人王道玄,费县人王尚诚之女。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成人后嫁给邓思正为妻。年轻守寡,出家为女冠。据清光绪《费县志》载:“与门人米氏德清同心苦募,于城北龟山开辟草莱,建立福宁道院。殿阁辉煌,为邑中胜境。且善诵经咒,四方来谒者不惮数百里”。

2、徐双宜,在白云岩修炼,道行高深,可以施法术禁锢人的行动。其徒张九经跟从修炼,也成为高道,可预知生死。

3、徐一朗,清康熙年间任万寿宫住持,不仅道行高深,而且是远近闻名的中医,悬壶济世,多行善举。当时万寿宫“诸庙残破”,贾成公祠也年久失修,几近圯毁。徐一朗“慨然欲兴废举堕”,又感于贾成公遇吕纯阳点化修成正果。立志重修贾成公祠,在该祠之上再架设纯阳阁,以彰显成公遇仙这一段因缘。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不幸病逝。事虽不成,却为后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周来吉,也在万寿宫修行,是徐一朗法孙。他“守清规,广仁术”。不仅得到祖师的岐黄真传,医术高超,“应一方之求,诊剂多效,并不索谢,”而且济贫救急,“老幼废疾不能自食投养者辄收之。”为完成祖师的遗愿,他奔走号呼,多方募捐,“附近士庶亦多解囊相助”,捐助者“千有余家”。“复以庙地所出补葺诸庙”。终于在清乾隆十七年重修了贾成公祠,并架设了纯阳阁。

5、赵来玉,号碧瑶,兰邑半城镇(今兰山区半程镇)人,自幼出家于蒙山云台观。无论寒暑,披发赤足,矢志修行,成为当地知名高道。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黄埠山“坐化”。

6、尹仁遂,本白云岩清虚观道人。清光绪初年来到玉柱峰之阴天麻场,植树造林1000余亩。光绪十四年(1888年),募资在天麻场建成嘉惠昭应王庙和翠云亭。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久旱无雨。尹仁遂率众登山“诚祷”,求得“大雨三日”。于是趁机筹资,扩建嘉惠昭应王庙,并更其名为雨王庙。

民国时期,兵燹战乱,蒙山道教活动受到毁灭性打击。

19201930年代,蒙山一带兵连祸结,蒙山沦为土匪的渊薮。巨匪刘桂堂部及李堂刚部、郭永胜(即郭马蜂)部等都曾长期盘踞蒙山,最多时达1.2万多人。奉系军阀张宗昌(曾任山东督办)等多次派军进山围剿。无论土匪还是官兵,都把道观作为栖息地和据点。居所被占,粮食财物被抢光吃光,道众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1930年左右,国民政府又兴起砸庙运动,部分道观被拆毁。1933年,道众曾在蒙阴县城集会,被县政当局以妨碍治安为由强令驱散。1938年,万寿宫尚有道侣100多人,其余道观道侣或逃亡,或还俗,道教活动基本终止。道观因无人居留,逐渐倾圯。

建国后,特别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蒙山中的道观绝大多数废弃倾圮,村镇道观亦大多改做他用,道侣除老死者外,大都还俗务农。

拨乱反正之后,贯彻党的宗教政策,蒙山部分道院又得以重建,道侣也开始活动。如在玉虚观原址和龟蒙顶重建了玉皇殿,有道侣十几人。在天麻场雨王殿原址重建了雨王殿,有道侣多人。随着旅游业的勃兴,蒙山道教必将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地恢复和发展。

综合上述,上古时期,已有道家在蒙山一带频繁活动。东汉末年,蒙山周边区域是道教的重要发源地。隋唐时期,道教在蒙山一带传播和发展,至宋金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开始衰落,至民国时期进一步式微。进入21世纪,道教在蒙山又开始有序发展。由此可以说,蒙山是当之无愧的道教名山,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费县县志办公室  赵俊臣)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