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名人

琅琊何氏家族的研究

时间:2014-6-15 23:12:05  作者:高新满  来源:  查看:9700  评论:0

一、何氏家族发展概况及东海何氏家族的兴盛与迁徙

1、何氏家族的形成及其发展概况

中华文明源远而流长,中国姓氏的起源非常早。史料所记载的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大约生活在古代中国的五千年之前。当然他们的姓氏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姓氏,只是区别远古历史人物的具体称谓,相当于现在意义上的指代称谓,而分不开哪个字是姓,哪个字是名。应当说,现代意义上的姓氏产生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在生存能力极为低下、文明尚未开化的原始社会里,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氏。史书所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这些与动物与关的奇怪姓名还有许多如骆、虎、蚁、马、牛、羊、鸟、龙、等与动物名称完全相同的姓氏,以及一些如竹、梧、茶、菊等与植物名称完全相同的姓氏,使我们不难窥探出图腾崇拜影响中国姓氏起源的历史痕迹。

我国姓氏的起源除了与图腾崇拜密切相关外,还与当时氏族社会的性质密不可分。原始社会里,最早的氏族社会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字由“女”和“生”两字组成,也符合当时女生占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明显特征。据考古学资料发现,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氏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也是姓氏产生与“女”性有关的有力证据。另外,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着许多帝王的“先祖母践神迹而孕生”,还有诸多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故事,都昭示着这样一个结论:我国许多姓氏的产生又被所经历的母系氏族公社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姓氏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西周初期,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文、武、周公”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所封国名为姓氏。同样,各个诸侯国内部又以类似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的后人又以所受封国的名字为姓氏。受分封制度的影响,姓氏逐渐从过去的居住的村落、或者之前所属的部族名称演化而成,又增加了从君主所封的领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等诸多重要的途径。这样,我国古代的姓氏日渐完善并进一步发展起来。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以来,以家、国观念为重要范畴的儒家文化繁荣与昌盛,并从此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姓氏和家族的观念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国历史上,何姓的起源主要有五个重要途径:其一,何姓来源由上文所提及的周代分封制的结果。这类何姓其实即为姬姓,当属于西周文王之后。当初,黄帝是少典之子,原姓公孙,后来由于长期居住在姬水之滨,即改为姬姓。周人尊黄帝的后裔后稷为始祖,自然就称姬姓了。但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基本上统一了中国,而当时由周分封已为韩姓的周文王后裔韩王安即为秦所灭,其子孙后代即逃往江淮一带谋生,当地人因方言口误,“韩”“何”不分,以后即为“何”,从此世代沿用。后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发展演变中的民族大融合,使何姓者迁徙祖国各地,从而形成不同地域的何氏家族。其二,何姓来源于唐代西域的一支。隋唐时期,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生活着现在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为“昭武九姓”,他们分别是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历史的发展,也推动了他们的繁衍,并向中原内地发展。其三,何姓有来源于冒姓或赐姓的。如《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时有个叫朱何苗的人,以自己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为姓,冒姓何,以后其子孙也开始姓何了,后来发展成一个何姓的望族。另外,元末明初之际,有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名字为铭,入明朝后,朝廷赐其姓氏为“何”。其四,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改单字姓何氏。其五,五代时,鲜卑的一支姓吐谷浑的少数民族,亦改姓为何氏。

这样以来,由上五种途径带来了我国境内何姓公民的增多。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的繁衍,何姓已经成为当代华人大姓氏之一。

2、东海何氏家族的兴盛与迁徙

何姓家族早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江淮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与其他姓氏杂居在一起。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较长的历史时期里,何姓由江淮流域逐步迁徙到陕西、四川、河南、山西、山东等地,从而逐渐形成了何姓以我国北方为主要繁衍生息地带的局面。也正是这个时期,何姓逐渐繁衍壮大,并且形成了庐江、东海、陈郡三大郡望,在政治领域与文化领域出现了大量达官权贵和文人墨客,终于使何姓成为影响很大的名门望族,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进一步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后来,由于“永嘉之乱”,何姓从晋代又开始南迁,成为当时“入闽八姓”之一。到隋唐时期,何姓在我国的南北各地区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以南方各地的繁衍发展为盛。正是于此一时期,何姓族人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十分突出的人物,同时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做了他们的贡献。特别是到了唐朝中朝,何姓家族再一次大规模迁入福建,使何姓得以进一步向南继续发展。到宋元时期,由于身处南方并且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也致使何姓发展成为南方当时更大的望族。此间,何姓家族人才辈出,进士及第者数不胜数,忠义之士也层出不穷,仁义爱国成为当时何姓家族的历史特色。在元朝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何姓家族中有成就的文人却逐渐增多,以致于他们的文才之名誉超过了政治上的名声,甚至出现了有些何姓人一辈子“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现象。在明清之际,何姓的发展大规模地自北向南快速推进,并且涌现出不少钟鸣鼎食之家及世代簪缨之族,促进了何姓的家族文化兴盛,各类人才众多,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何姓许多家族逐步壮大,从而遍布于全国各地。当下,何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当属四川省、广东省和湖南省。

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何姓家族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之际形成的、以东海郡为其聚居地的东海何氏家族。而东海何氏家族所居住的东海郡,其所属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明开化比较早。考察现在东海郡的历史沿革,我们能够发现,自远古以来,历史上的东海郡主要有三处:

其一,治所在郯邑(今山东省郯城县北部)的东海郡,后来改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早在氏族社会末期,该属地境内已有人群定居,史称“东夷”之地,史书上所记载的太嗥氏即是东夷的一位著名酋长。后有作为黄帝部落的少嗥氏一支向东发展,与东夷部落杂居于此,史称“炎”族属地。周朝时期,分封炎族首领居于此地,称为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属于鲁国,《春秋》史料中的“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当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天的山东费县、临沂兰山、河东、罗庄、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自从西汉改郯郡为东海郡以后,东汉及两晋一直沿用,南朝宋、齐、梁、陈也基本上依照前制而沿用。

其二,东晋时期所置、郡所在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来治所移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包括今天的山东省费县、临沂兰山、河东、罗庄、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撤县而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郯城县所辖区域有所变化,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今称山东省临沂市)。

其三,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区),这一时期东海军郡所辖区域包括今天的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其所辖区域已大大缩小。

两汉到魏晋南北朝之际,何姓由江淮流域逐步迁徙到陕西、四川、安徽、河南、山西、山东等地,从而逐渐形成了何姓以我国北方为主要繁衍生息地带的局面。也正是这个时期,何姓逐渐繁衍壮大,形成了庐江、东海、陈郡三大郡望。庐江何氏家族主要在安徽省,东海何氏家族主要在今天的山东省和江苏省,陈郡主要在河南省。其中东海何氏家族的发展,达到了何氏家族在这一区域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何无忌、何邕、何勖,何伦、何肹、何承天、何翼、何询、何僩、何逊,何敬叔、何思澄,何慧炬、何远,何长瑜,何子朗等历史上有记载的十七位何氏家族的名人,共同谱写了东海何氏家族的这段辉煌的何姓家族史。但是,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东海郡因时迁革,而何氏家族复又南迁,东海何氏的繁荣在此只留下历史、留下记忆。我们今天来追溯历史,考察兰陵文化,不能脱离历史上兰陵所归属的东海郡的历史沿革,而去孤立、片面地研究它,而应当把兰陵文化放在当时东海郡所辖的更大区域、东海郡所跨越的更长的历史时空里,来考察兰陵文化。

历史上,兰陵与东海郡之间归属不同的辖区划分,尤其是东海郡辖区越来越小及其治所的变化,是东海何氏家族迁徙而出的历史原因。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探寻一下这种历史变化的真实情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实行的郡县制中,设有东海郡,该郡下辖兰陵县(今苍山县兰陵镇附近区域)。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徐州为封国之一,下设东海郡。此时东海郡下辖三十八县,分别是:郯(为治所)、兰陵、襄贲、下邳、良成、平曲、戚、朐、开阳、祝其费、利成、海曲、兰祺、缯、南城、山乡、建乡、即邱、于乡、临沂、厚邱、容邱、东安、合乡、承、建阳、曲阳、司吾、平曲、都阳、阴平、吾阝、乡、武阳、新阳、建陵、昌虑、都平,可见当时东海郡所辖范围之大。西汉所设东海郡,东汉时沿用下来,并且沿用到西晋。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大战,东晋大败秦军,晋军乘胜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这样,东海郡归属东晋。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继续沿用晋置东海郡,但治所从刘宋时已改为京口(今江苏镇江),且东海郡所辖区域已大为缩减,仅有十三个县即是:京口、郯、祝其、朐、襄贲、利成、赣榆、厚邱、兰陵、承、昌虑、合乡、戚。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后,东海郡所辖区域进一步缩减,仅有五个县,即是朐山、东海、涟水、沭阳、怀仁,自此,兰陵退出东海郡管辖。

前文已述,曾在两汉时期,北迁的何姓家族在东海郡一带繁衍起来,到魏晋南北朝时的晋宋之间已达到鼎盛时期。但后来,昌盛起来的何姓家族入朝为官,家族逐渐迁入京城建康或是附近的东海郡所京口等地。所以,到南朝梁、陈之际,朝廷内外较有名望的何姓家族中,东海何氏已经越来越少,曾经依托辖区广大的、东海郡的东海何氏家族,也因此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已经南迁,在江浙、湖广一带形成新的家族郡望。

二、兰陵何氏家族考

春秋以前,兰陵一带为鄫国。后来,战国时的吴、越、楚均领属过此地。在历史上,相对于起源极早的姜、姚、姒、姬姓来说,何姓家族出现较晚,东汉时何顒所著的《浈阳水木记》有记载说:“何氏始祖瑊公,原本姓韩,乃战国时韩国君韩厘王之次子。韩王安时(前238—230年),韩瑊与韩非同秉国政。此时秦国日渐强大,后来秦灭韩国,韩王安被劫掳,国破家亡,瑊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是何氏产生的最早记录,但其真伪似很难辨,比较可靠的记载当属《史记》卷四,《本纪》第四中所收录的应劭注,其注曰:“《氏姓注》云以何姓为韩后。”秦统一六国之后,继经两汉、三国五百多年的发展,到西晋时期,何姓形成了庐江、东海、陈郡三大郡望。庐江郡,大体在安徽省霍山县东北,辖有今天的东至安徽省芜湖市西部、西至河南省东部、南至江西省九江市北部、北至安徽省寿县南部的广大地区。东海郡,主体位于今天山东省郯城、苍山一带,实则横跨现在的鲁南和苏北两省区域,东起江苏海滨城市连云港,西至山东枣庄市。陈郡,主要在今天河南省太康县,地域上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四、五个县的范围。

南朝刘宋以后的兰陵何氏,即属于西晋以来所形成的东海郡望的何姓。东海郡何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和苍山县、山东省枣庄市东部地区。以今天的历史遗址看,今存的苍山县兰陵镇东的何逊墓,证实了东海何氏的核心部分当属于兰陵何氏。因为,在两晋乃至宋、齐、梁、陈时期,东海郡的管辖范围大致是东起郁洲(今天的连云港市)、西至戚县(今天的枣庄市)这片东西狭长的地区,具体包括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和苍山县、山东省枣庄市东部地区,从地理位置及经济交流的角度上看,其中心地带当然要归属今天的苍山兰陵;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兰陵古郡为其中心也当之无愧。

东海何氏家族郡望的形成,主要在南朝刘宋时代,相比庐江何氏要晚二百多年。由于历史原因,主要由于两晋至南朝宋、齐、梁、陈之际,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因而东海何氏一族相对于庐江何氏来说则是历时较为短暂,影响不够强大,而且家族、家庭的分支较多,横向联系较少。但是,以何无忌、何承天、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等为主要代表的东海何氏家族于南朝宋、齐、梁、陈间的政治舞台、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其影响也是值得考察的。具体说来,东海何氏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家:其中最为显赫的是何无忌一家;久负盛名、传世较远的当属何承天一门;另外较有影响的两支分别是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其他东海何氏还有何长瑜一家、何子朗一家等,今分别稽考并讨论如下:

1、            何无忌家族

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以及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一方面,劳动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徭役、赋税,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终于在公元399年暴发了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尽管历时三年之后,起义被东晋王朝镇压下去,但东晋政权受到极大冲击,危机四伏。另一方面,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王室腐败无能,大权旁落,首先出现了桓温企图篡位的阴谋活动;然后是拥有兵权的桓温之子桓玄,于公元402年起兵废晋,自立国号“楚”,终因利益冲突、得不到多数士族的支持而失败。最后则是老谋深算的刘裕,打着匡复晋室的旗号,连年征战,消灭异己,逐步控制了东晋政权,终于在公元420年自立皇帝,改国号为“宋”。在这风雨飘摇、战乱频仍的晋末宋初之际,东海何氏家族中的何无忌一支骤然显赫、贵封国公。但最后,毕竟非出自诗书礼乐之家,子嗣继世无长。据史书所记,起自何无忌母亲刘氏,及至何无忌又有两子何邕、何勖,共计四人三世,试分别列述如下:

何无忌之母:刘氏,生卒年月不详,唐代著名史学家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卷九六,《列传》第六六,《列女》中关于何无忌母亲刘氏有记载云:

何无忌母刘氏,征虏将军建之女也。少有志节。弟牢之为桓玄所害,刘氏每御之,常思报复。及无忌与刘裕谋,而刘氏察其举厝有异,喜而不言。会无忌夜于屏风里制檄文,刘氏潜以器覆烛,徐登梯于屏风上窥之,既知,泣而抚之曰:“我不如东海吕母[1]明矣!既孤其诚,常恐寿促,汝能如此,吾仇耻雪矣。”因问其同谋,知事在裕,弥喜,乃说桓玄必败、义师必成之理劝勉之。后果如其言。

由此记载可知,何无忌的母亲刘氏是晋征虏将军刘建的女儿,从小就有志气和好的节操;其弟刘牢之于东晋末曾兵权在握,迫于桓玄势力受降而自缢身亡。刘氏常常想为弟弟报仇却有心无力,当他发现儿子何无忌与刘裕策划反对桓玄的起义时,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并说桓玄必败、起义必胜,却也一语成谶、果如所言,刘氏也因此留名史册。

何无忌,字不详,出生年月不详,死于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三月。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北,近山东省苍山县一带)人,其祖父、父亲名讳已无法考知。何无忌少时即有大志,颇为大胆而有谋略。于晋末宋初之际,善于把握机遇,追随明君,英勇善战,贵及被封国公,彪炳史册。《晋书》、《宋书》、《南史》等史书记载其事迹多达七十六次,唐代史学家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卷八五,《列传》第五五中载有《何无忌传》,为研究与讨论之方便,今抄录如下: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加广武将军。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恸哭而出,时人义焉。随牢之南征桓玄。牢之将降于玄也,无忌屡谏,辞旨甚切,牢之不从。及玄篡位,无忌与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请莅小县。靖之白玄,玄不许,无忌乃还京口。

  初,刘裕尝为刘牢之参军,与无忌素相亲结。至是,因密共图玄。刘毅家在京口,与无忌素善,言及兴复之事,无忌曰:“桓氏强盛,其可图乎?”毅曰:“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耳!”无忌曰:“天下草泽之中非无英雄也。”毅曰:“所见唯有刘下邳。”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无忌伪著传诏服,称敕使,城中无敢动者。

  初,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也,甚惧。其党曰:“刘裕乌合之众,势必无成,愿不以为虑。”玄曰:“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其见惮如此。

  及玄败走,武陵王遵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以会稽王道子所部精兵悉配之,南追桓玄,与振武将军刘道规俱受冠军将军刘毅节度。玄留其龙骧将军何澹之、前将军郭铨、江州刺史郭昶之守湓口。无忌等次桑落洲,澹之等率军来战。澹之常所乘舫旌旗甚盛,无忌曰:“贼帅必不居此,欲诈我耳,宜亟攻之。”众咸曰:“澹之不在其中,其徒得之无益。”无忌谓道规曰:“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澹之虽不居此舫,取则易获,因纵兵腾之,可以一鼓而败也。”道规从之,遂获贼舫,因传呼曰:“已得何澹之矣!”贼中惊扰,无忌之众亦谓为然。道规乘胜径进,无忌又鼓噪赴之,澹之遂溃。进据寻阳,遣使奉送宗庙主及武康公主、琅邪王妃还京都。又与毅、道规破走玄于峥嵘洲。无忌进据巴陵。玄从兄谦、从子振乘间陷江陵,无忌、道规进攻谦于马头,攻桓蔚于龙泉,皆破之。既而为桓振所败,退还寻阳。无忌与毅、道规复进讨振,克夏口三城,遂平巴陵,进次马头。桓谦请割荆、江二州,奉送天子,无忌不许。进军破江陵,谦等败走。无忌侍卫安帝还京师,以无忌督豫州扬州淮南庐江安丰历阳堂邑五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加节,甲杖五十人入殿,未之职。迁会稽内史、督江东五郡军事,持节、将军如故,给鼓吹一部。

  义熙二年,迁都督江荆二州江夏随义阳绥安豫州西阳新蔡汝南颍川八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持节如故。以兴复之功,封安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增督司州之弘农扬州之松滋,加散骑侍郎,进镇南将军。

  卢循遣别帅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皆重楼。无忌将率众距之,长史邓潜之谏曰:“今以神武之师抗彼逆众,回山压卵,未足为譬。然国家之计在此一举。闻其舟舰大盛,势若上流。蜂虿之毒,邾、鲁成鉴。宜决破南塘,守二城以待之,其必不敢舍我远下。蓄力俟其疲老,然后击之。若弃万全之长策,而决成败于一战,如其失利,悔无及矣。”无忌不从,遂以舟师距之。既及,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而薄于山侧。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无忌尚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节至,乃躬执以督战。贼众云集,登舰者数十人。无忌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

  诏曰:“无忌秉哲履正,忠亮明允,间亡身殉国,则契协英谟;经纶屯昧,则重氛载廓。及敷政方夏,实播风惠。妖寇构乱,侵扰邦畿,投袂致讨,志清王略。而事出虑外,临危弥厉,握节陨难,诚贯古贤,朕用伤恸于厥怀。其赠侍中、司空,本官如故,谥曰忠肃。”子邕嗣。

初,桓玄克京邑,刘裕东征,无忌密至裕军所,潜谋举义,劝裕于山阴起兵。裕以玄大逆未彰,恐在远举事,克济为难。若玄遂窃天位,然后于京口图之,事未晚也。无忌乃还。及义师之举,参赞大勋,皆以算略攻取为效,而此举败于轻脱,朝野痛之。

由上述《何无忌传》及《晋书》、《宋书》和《南史》等所载何无忌史料,我们可以对东海何氏家族中的何无忌家族总结出较为全面的认识。首先,何无忌家族的兴起与其舅父刘牢之的连带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何无忌当是出身门第较高,“州辟从事”到“转太学博士”,非是一般门第子弟所能企及的。尤其是其舅父曾为镇北将军,权重一时,何无忌得以参议大政。不仅凭此关系早年能出任东海王国中尉、加广武将军,而且重要的是与刘牢之手下参军刘裕(后即刘宋开国皇帝)“素相亲结”,奠定了何无忌以后青云直上、加官进爵的重要前提。其次,何无忌家族当时能显赫一时与其追随明君、有勇有谋、英勇善战分不开的。其舅父“牢之将降于玄也,无忌屡谏”,足以看出何无忌识人之明,胜于其舅。特别是他与刘裕、刘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更显示他追随明君的睿智和魄力。起兵京口时,何无忌“伪著传诏服,称敕使,城中无敢动者”,可以看出他有勇有谋的军事才能;识破何澹之之诈,随机将计就计,众寡悬殊之下,却能智胜何澹之,是何无忌英勇善战的典型战例。所以,何无忌于当时能屡受加封,与其自身优秀的军事才能是密切联系的。另外,“共举义兵”而后为刘宋开国皇帝的刘裕对何无忌赏识乃至偏爱,是何无忌家族贵及国公、其子延嗣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裕对他的赏识与偏爱,一方面使何无忌家族骤然显赫,另一方面也纵容了何无忌急躁冒进、勇而任气的性格,这一性格最终导致了他在征讨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握节而死”。

以上略作何无忌家族骤然显赫的主要原因,何无忌一生深受晋末实权派刘裕的器重乃至宠爱有嘉,贵为安成郡开国公,享食邑三千户,子孙继嗣。他一生所任官职、所受封赏主要有:太学博士、东海王国中尉、广武将军、镇南大将军甘卓的主簿、右将军、会稽内史、督江东五郡军事、持节、将军、给鼓吹一部、都督江荆二州江夏随义阳绥安豫州西阳新蔡汝南颍川八郡军事、江州刺史、安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增督司州之弘农扬州之松滋、散骑侍郎、镇南将军。直到何无忌因“轻脱”“握节而死”时,皇帝仍然下诏褒奖,“赠侍中、司空,本官如故,谥曰忠肃,子邕嗣”。

无奈,何无忌死后,其家族显赫盛景不再,所嗣之子何邕 ,于《何无忌传》中云“子邕嗣”之后,却再也没有提及过。

何无忌另有一子名何勖,生卒年月不详,无有才能、成就著称,却以骄奢浮华闻名。世袭安国公,曾官至侍中,追谥荒公。东海何无忌家族至此大煞风景,无有子嗣于史料记载者。何勖些许事,散见于《宋书》、《南史》、《太平广记》中,今分别列出如下,以考察:

《宋书》卷四一,《列传》第一,《前废帝何皇后传》传中有云:

豪竞于时,与平昌孟灵休、东海何勖等,并以舆马骄奢相尚。”

相同的记载于《南史》卷一一,《列传》第一,《后妃上》中的前废帝何皇后传中出现。是为一则何勖“以舆马骄奢”的史料记载。

另外,《宋书》卷四六,《列传》第六,《张劭》传中有涉及何勖的记载:

元嘉二十七年,魏主托跋焘南征,太尉江夏王义恭统诸军出镇彭城。虏众近城数十里,彭城众力虽多,而军食不足,义恭欲弃彭城南归,计议弥日不定。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媛直趋历城,分城兵配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太尉长史何勖不同,欲席卷奔郁洲,自海道还都。二议未决,更集群僚议之。畅曰:“若历城、郁洲可至,下官敢不高赞。今城内乏食,人无固心,但以关扃严密,不获走耳。若一摇动,则溃然奔散,虽欲至所在,其可得乎?今食虽寡,然朝夕未至窘乏,岂可舍万全之术,而即危亡之道。此计必行,下官请以颈血污君马迹。”孝武闻畅议,谓义恭曰:“张长史言,不可违也。”义恭乃止。

此一记载反映的是面对北魏南征,江夏王刘义恭主持计议的情形。其中,何勖的逃跑路线反映出他无智无谋。同样的记载也出现在《宋书》卷五九,《列传》第一九的《张畅传》的史料中。

最后,于《宋书》卷七一,《列传》第三一,《徐湛之传》中有涉及何勖的记载云:

时安成公何勖,无忌之子也,临汝公孟灵休,昶之子也,并各奢豪,与湛之共以肴膳、器服、车马相尚。京邑为之语曰:“安成食,临汝饰。”湛之二事之美,兼于何、孟。勖官至侍中,追谥荒公。

 这一记载可以看出东海何无忌家族的后继者走向消亡的事实。荒公之后,无有其子嗣留名者,那个曾经斥诧风云、骤然显赫的何无忌家族,风光两代,至此泯然众焉。

2、何承天家族及何逊

东晋至南朝时期,东海何氏家族中久负盛名、传世较远的当属南朝刘宋时期何承天一门,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附近有何逊墓,或可称兰陵何氏家族。何承天学问精深,当时可谓博知今古,一生著述丰富,曾删简编辑《礼论》八百多卷,另有《前传》、《杂语》、《纂文》等大量著作流行于世。他于“元嘉之治”时期编撰并受诏颁行了《元嘉历法》,该历法达到了当时我国历法史上的最高水平,其具体内容于前文已作探讨,兹不赘述。于今考察何承天家族谱系,由于何承天五岁丧父,其祖父、父亲的名讳及行迹已查之不得。考查《宋书》卷六四,《列传》第二十四,知其从祖父名谓何伦,为晋右卫将军。其叔父何肹,官任益阳令(今湖南益阳)。何承天母亲徐氏,属古代东莞望郡(今山东莒县一带),家世好学,其舅父徐邈、徐广,家学渊博。尤其是其舅徐广,于儒、史、百家造诣极深,使何承天“幼渐训义”,终有大成。所以于何承天家族考中,自然还要探讨其母徐氏一支。在其家族谱系中,何承天之长辈有其从祖父何伦、叔父何肹,其以下晚辈有:何翼、何询、何逊等亦均在考察之列,今详述如下:

何伦:何承天的从祖父,其生卒年月不详。《晋书》卷五九《东海王越传》有记载:“东海孝献王越,字元超,高密王泰之次子也。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之操,为中外所宗。”可以看出东海王司马越起初算是一位明主,何伦早年即在其帐前听命。何伦依靠东海王司马越的力量,成为司马睿幕府中南渡入幕的北方士人之一,是司马睿幕府中越府的一位重要成员。“及怀帝即位,委政于越”(《晋书》卷第五九,《东海王越传》),东海王司马越即掌管控制晋朝政权,后来“乃以东海国上军将军何伦为右卫将军,王京为左卫将军,领国兵数百人宿卫”。此时,何伦受封为右卫将军,实际上是司马越在控制晋怀帝司马炽。后来,司马越逐渐发展至“越专擅威权,图为霸业,朝贤素望,选为佐吏,名将劲卒,充于己府,不臣之迹,四海所知”(《晋书》卷第五九,《东海王越传》),但当时的内忧外患、国库王府的公私财力薄弱,均无法助其图谋得逞,“而公私罄乏,所在寇乱,州郡携贰,上下崩离,祸结衅深,遂忧惧成疾”(同上),司马越谋篡未果,却忧虑极深而罹患重病。司马越于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病死项城(今河南沈丘),秘不发丧,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想归葬司马越于东海,后被后赵石勒所败,司马越灵柩遭焚。其时,何伦仍在洛阳,“何伦、李恽闻越之死,秘不发丧,奉妃裴氏及毗出自京邑”(同上),后亦被石勒所败,“李恽杀妻子奔广宗,何伦走下邳。(同上)“下邳”,今称邳州,当时属东海。自此,何伦则退出晋朝政治历史舞台,居于东海,后不知其卒年,其嫡亲子女无留名于世者。

由上可知,何伦当属东海何氏家族中较早的一位知名人士,基本属于东海何氏家族的开创者之一。何伦于《诗》、《书》、《礼》、《乐》、科技、文艺等领域均无著作、言论留世,他仅仅是东海王司马越帐前的一位将军,其门第出身当属寒门庶族。何承天早年辗转南北、戎马倥偬、仕途坎坷,也是由其家族出身所决定的。

何肹:何承天的叔父,其生卒年月不详。何肹是何承天从祖父何伦之子?抑或是何承天祖父之亲生子?实无法稽考。按与何承天的亲密关系来推测,当是何承天祖父之子,而不是何承天从祖父之子,应是何承天五岁时而去世的父亲的亲兄弟,才会对何承天关爱有嘉,及其成人则留于任所,“随肹之官”。惜无史料佐证,兹暂阙疑。《宋书》卷六四,《列传》第二四《何承天传》中记载云:“何承天,东海郯人也。从祖伦,晋右卫将军。承天五岁失父,母徐氏,广之姊也,聪明博学,故承天幼渐训义,儒史百家,莫不该览。叔父肹为益阳令,随肹之官。由此知何肹为何承天叔父,官衔较低,仅为益阳县令。何承天出身寒门,早年随其叔父何肹于湖南益阳县听差,后渐发达。何肹官为县令,于《诗》、《书》、《礼》、《乐》、历法、文艺等领域亦无言论著作传世,何承天在这些领域的成就只能是得益于母系徐氏一门。何肹的嫡亲子女,史无记载,今已不可考。

何承天的母亲:徐氏,其生卒年月不详。《宋书》卷六四,《列传》第二四《何承天传》有云:“承天五岁失父,母徐氏,广之姊也,聪明博学,故承天幼渐训义,儒史百家,莫不该览。”由此可知,何承天的母亲徐氏,是当时大学问家徐广的姐姐,唐人李延寿著《南史》中亦略有记载(详见《南史》,卷三十三)。她聪明博学,教子有方,使何承天幼年即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何承天后来于《诗》、《书》、《礼》、《乐》、天文、历法等诸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与其早年得到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何承天母系家族中,其二舅父徐广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亦为深远,其大舅父为徐邈,早年即在外地为官,对何承天的影响似是不大。

何承天的大舅父:徐邈(公元343年~397年),《晋书》卷九一,《列传》第六一《徐邈传》有云:“东莞姑幕人也。祖澄之为州治中,属永嘉之乱,遂与乡人臧琨等,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江,家于京口。父藻,都水使者。邈姿性端雅,勤行励学,博涉多闻,以慎密自居。少与乡人臧寿齐名,下帷读书,不游城邑。”由此记载可知,徐邈、徐广的祖父名字是徐澄之,为当时东莞州治中。他们父亲的名字是徐藻,为都水使者,此于徐广传中亦明确记载。

徐邈举止端庄文雅,为学刻苦努力,勤于实践。到东晋孝武帝时“招延儒学之士”,徐邈经由太傅谢安的举荐,于四十四岁时补为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此时何承天年已十七岁,自此徐邈于西省为官,已不能在何承天身边给予教育指导了。徐邈对皇帝提出有关文学方面的问题,常常不是循章逐句地去讲,而是“开释文义,标明指趣”,因此很受皇帝的器重,升任散骑常侍,仍在西省。后来,徐邈又升任中书侍郎,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公元396年,晋安帝即位,擢徐邈为骁骑将军。次年,即隆安元年,徐邈父亡丁忧,不幸染上疾病,再加上父亡哀伤过度,病渐严重,没过一年而逝,享年五十四岁,州里上下一片伤悼,有识之士扼腕而悲。此时,何承天年二十七岁,因出身寒门,尚未踏上仕途。徐邈的早逝及生前为官西省,也是何承天从他那里受教获益较少的一个客观原因。

徐邈家世好学,精通《诗》、《书》、《礼》、《易》、《乐》等。其著作成就主要有:《正五经音训》和《谷梁传注》、《五经同异评》等。其学术影响在当时较大,所以有徐氏家学深厚之说。

徐邈有二子:长子徐豁(公元377年~428年),有其父之风,素以孝闻,官任太常博士、秘书郎等职。《宋书》卷九二,《列传》第五二,《良吏·徐豁传》有云:

徐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也,中散大夫广兄子。父邈,晋太子左卫率。

  豁,晋安帝隆安末,为太学博士。桓玄辅政,为中外都督,谘议:“致敬唯内外武官,太宰、司徒,并非军职,则琅邪王不应加敬。”玄讽中丞免豁官。玄败,以为秘书郎,尚书仓部郎,右军何无忌功曹,仍为镇南参军,又祠部,永世令,建武司马,中军参军,尚书左丞。永初初,为徐羡之镇军司马,尚书左丞,山阴令。历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

元嘉初,为始兴太守。三年,遣大使巡行四方,并使郡县各言损益。豁因此表陈三事。其一曰:“郡大田,武吏年满十六,便课米六十斛,十五以下至十三,皆课米三十斛,一户内随丁多少,悉皆输米。且十三岁儿,未堪田作,或是单迥,无相兼通,年及应输,便自逃逸,既遏接蛮、俚,去就益易。或乃断截支体,产子不养,户口岁减,实此之由。谓宜更量课限,使得存立。今若减其米课,虽有交损,考之将来,理有深益。”其二曰:“郡领银民三百余户,凿坑采砂,皆二三丈,功役既苦,不顾崩压,一岁之中,每有死者。官司检切,犹致逋违,老少相随,永绝农业,千有余口,皆资他食,岂唯一夫不耕,或受其饥而已。所以岁有不稔,便致甚困。寻台邸用米,不异于银,谓宜准银课米,即事为便。”其三曰:“中宿县俚民课银,一子丁输南称半两。寻此县自不出银,又俚民皆巢居鸟语,不闲货易之宜,每至买银,为损已甚。又称两受入,易生奸巧,山俚愚怯,不辨自申,官所课甚轻,民以所输为剧。今若听计丁课米,公私兼利。”

在郡著绩,太祖嘉之,下诏曰:“始兴太守豁,洁己退食,恪居在官,政事修理,惠泽沾被。近岭南荒弊,郡境尤甚,拯恤有方,济厥饥馑,虽古之良守,蔑以尚焉。宜蒙褒贲,以旌清绩,可赐绢二百匹,谷千斛。”五年,以为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未拜,卒,时年五十一。太祖又下诏曰:“豁廉清勤恪,著称所司,故擢授南服,申其才志。不幸丧殒,朕甚悼之。可赐钱十万,布百匹,以营葬事。”

从以上记载来看,徐邈长子徐豁一生的事迹著录较为详细。他起初为东晋太学博士,历任秘书郎、尚书仓部郎、祠部、中军参军、尚书左丞等职,入宋以后,历任二丞三邑,被誉为“精练而明理,为一世所推”。尤其是,在元嘉初年,徐豁虽从太守做起,亦任劳任怨,勤政恤民。他“表陈三事”,足见其“精练而明理”所在;刘宋太祖皇帝刘义隆下诏嘉奖频频,更显其“为一世所推”之高风亮节。可惜“不幸丧殒”较早,时年五十一岁,亦无嫡亲子女留名于史册者。徐豁是何承天的舅家表兄弟,他死时,何承天年五十八,已为朝中重臣。史料虽无二家关系往来之记载,但东海何氏家族及其姻亲徐氏一族,在刘宋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也可谓举足轻重,影响力较大。这也当算作何承天生逢乱世,却也能得以平安老死的一个原因。

徐邈次子:徐浩,生卒年月不详。《宋书》卷九一,《列传》第六一,《徐邈传》后有附记云:“豁弟浩,散骑侍郎。镇南将军何无忌请为功曹,出补西阳太守,与无忌俱为卢循所害。”这是说,徐邈次子徐浩,官职做到散骑侍郎,后来被东海何无忌招请为功曹,后又出任西阳太守,最后与何无忌一起,都被当时农民起义领导者、孙恩的妹夫卢循所杀害,徐浩亦未有子女留名于史册者。至此,曾经家世好学的徐家,已是风光不再。徐浩与其姑家表兄何承天的关系及交往情状,也没有史书提及。

何承天的二舅父:徐广(公元351年~425年),字野民。李延寿著《南史》记载云:“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侍中邈之弟也。世好学,至广尤为精纯,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玄为兖州,辟从事。谯王恬为镇北,补参军。孝武世,除秘书郎,典校秘书省。增置省职,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书。尚书令王珣深相钦重,举为祠部郎。会稽世子元显时录尚书,欲使百僚致敬,内外顺之,使广为议,广常以为愧焉。元显引为中军参军,迁领军长史。桓玄辅政,以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奉诏撰《车服仪注》,除镇军咨议,领记室,封乐成侯,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南史》,卷三十三)由此记载可知,何承天母系徐氏,家世好学,特别到徐广时,徐氏家学精纯。徐广于“百家数术无不研览”,也影响和熏陶了何承天于“儒史百家,莫不该览”。徐广一生所任官职颇多,其中“参军”、“秘书郎”、“祠部郎”、“镇军咨议”、“领记室”、“领著作”等职,后来何承天的职业生涯中大都历任。徐广曾“勒成《晋纪》,凡四十六卷”,他“性好读书,老犹不倦。年七十四,卒于家”,曾有《史记》徐广注本行于世,今通行本宋人裴骃集解《史记》中有大量徐广注疏收录,徐广还有“《答礼问》行于世”等。

徐广于《诗》、《书》、《礼》、《乐》、天文、历法诸领域的造诣很深,对何承天的影响极大。梁人沈约著《宋书》卷一二,《志》第二,何承天上《元嘉历表》中曾云:“臣亡舅故秘书监徐广,素善其事,有既往《七曜历》,每记其得失,自太和至泰元之末,四十许年。”此一记载表明,何承天在天文、历法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与其舅父徐广的关系密切,何承天天文观测的记录、历法数据的设定,多是建立在徐广观测记录的基础之上的。徐广有《答礼问》行于世,何承天则删定《礼论》三百卷,他二人不仅重礼的态度相同,而且坚持儒家礼制的立场原则也极其一致;徐广曾受诏撰国史,终有四十六卷《晋纪》行于世,何承天也曾受诏撰写刘宋国史,前文第二章已有详述。何承天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能找到早年受徐氏家学熏陶的影响所在。

徐广怀忠抱义的人格魅力,对何承天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晋书》卷八二,列传第五二《徐广传》还有记载云:“初,桓玄篡位,帝出宫,广陪列,悲动左右。及刘裕受禅,恭帝逊位,广独哀感,涕泗交流。”可以看出,徐广作为一代鸿儒忠正仁义的人格特征。《晋书》史臣亦评议曰:“野民运遭革命,流连于旧朝。行不违言,广得之矣。”(《晋书》卷八二,列传第五二《徐广传》)何承天于《鼓吹铙歌》中所表达的怀忠抱义的人格追求,及其一生身为刘宋一朝儒家思想的突出代表,捍卫周、孔之教正统地位的担当精神,以及不曲意朝中左右的性格特点,体现了徐广怀忠抱义人格魅力的影响所在。

何承天比于徐广,在历史上的影响,虽不敢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无可否认的是,何承天在天文历算等领域比其舅父走得更远、成就更大。《南史》论曰:“承天素训所资,无惭舅氏,美矣乎。”(《南史》,卷三十三)此一评价,更能清晰表达出何承天与其舅父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何承天之妻,其姓氏、籍贯等均无法考得。笔者猜测可能为一般门第,否则定有其门第的相关记载留于世,亦只好阙疑而已。

何承天之子:何翼,生卒年不详,其履历、事迹亦无史可循者。唐人姚思廉所作《梁书》(百纳本)卷四十九,《列传》第四三《何逊传》中有言:“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也。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祖翼,员外郎。”由此而知,何承天有个儿子叫何翼,至于何翼兄弟有几人,即何承天有几个儿子,却又无处可考得,仅能知晓何翼曾官至员外郎。何翼所娶妻子的姓氏、郡望所在何地,亦无法考得。

何承天之女:生卒年月不详。《宋书》卷八一,《列传》第四一《刘秀之传》中记载云:“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由此可知,何承天至少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嫁给了刘秀之。

何承天的女婿:刘秀之(公元396464年),比何承天小二十六岁。《宋书》卷八一,《列传》第四一《刘秀之传》中有关于刘秀之的详细记载: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司徒刘穆之从兄子也。世居京口。祖爽,尚书都官郎,山阴令。父仲道,高祖克京城,以补建武参军,与孟昶留守。事定,以为余姚令。卒官。

  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兄钦之为朱龄石右军参军,随龄石败没,秀之哀戚,不欢宴者十年。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奉朝请。家贫,求为广陵郡丞。仍除抚军江夏王义恭、平北彭城王义康行参军,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除尚书中兵郎,重除建康。性纤密,善纠微隐,政甚有声,吏部尚书沈演之每称之于太祖。世祖镇襄阳,以为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世祖遣秀之修复,雍部由是大丰。改领广平太守。二十五年,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宁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

  二十七年,大举北伐,遣辅国将军杨文德、巴梓潼二郡太守刘弘宗受秀之节度,震荡、陇。秀之遣建武将军锡千秋二千人向子午谷南口,府司马竺宗之三千人向骆谷南口,威远将军梁寻千人向斜谷南口。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

  元凶弑逆,秀之闻问,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事宁,迁使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南谯王义宣据荆州为逆,遣参军王曜征兵于秀之,秀之即日斩曜戒严。遣中兵参军韦山松万人袭江陵,出峡。竺超民遣将席天生逆之,山松一战,即枭其首。进至江陵,为鲁爽所败,山松见杀。其年,进号征虏将军,改督为监,持节、刺史如故。以起义功,封康乐县侯,食邑六百户。明年,迁监郢州诸军事、郢州刺史,将军如故。未就。

  大明元年,征为右卫将军。明年,迁丹阳尹。先是,秀之从叔穆之为丹阳,与子弟于厅事上饮宴,秀之亦与焉。厅事柱有一穿,穆之谓子弟及秀之曰:“汝等试以栗遥掷此柱,若能入穿,后必得此郡。”穆之诸子并不能中,唯秀之独入焉。时赊市百姓物,不还钱,市道嗟怨,秀之以为非宜,陈之甚切,虽纳其言,竟不从用。广陵王诞为五年,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为土人所诛,遣秀之以本官慰劳,分别善恶。事毕还都,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上车驾幸新亭,视秀之发引,将征为左仆射,事未行。八年,卒,时年六十八。上甚痛惜之,诏曰:“秀之识局明远,才应通畅,诚著蕃朝,绩宣累岳。往岁臣逆交构,首义万里,及职司端尹,赞戎两宫,嘉谋徽誉,实彰朝野。汉南法繁民,属伫良牧,故暂辍心膂,外弘风规,出未逾期,德庇西服。详考古烈,旅观终始,淳心忠概,无以尚兹。方式亮皇猷,入卫根本,奄至薨逝,震恸于朕心。生荣之典,未穷宠数,哀终之礼,宜尽崇饰。兼履谦守约,封社弗广,兴言悼往,益增痛恨。可赠侍中、司空,持节、都督、刺史、校尉如故,并增封邑为千户,谥为忠成公。”秀之野率无风采,布心力坚正。上以其莅官清洁,家无余财,赐钱二十万,布三百匹。

  子景远嗣,官至前军将军。景远卒,子俊,齐受禅,国除。

  秀之弟粹之,晋陵太守。

从《宋书》所记载的这篇《刘秀之传》,我们首先可以看出,何承天的女婿一家之大致情形,包括刘秀之的家族出身以及他从“少孤贫”一步步走向“千户侯”的其个人一生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刘秀之祖籍东莞莒地,与何承天之母的娘家毗邻。刘家尽管世代为官,也应当属于寒门庶族,由刘秀之“少孤贫”可知。这也与何承天家族出身寒门庶族是相同的,何承天“雅相知器”,把女儿许配给刘秀之,其实正属于门当户对。至于其后来能够封侯延嗣,直到刘宋禅齐,实属刘秀之所代表的刘氏家族的历史机缘及其个人奋斗的结果。

刘秀之于二十八岁起被任命为南朝刘宋驸马都尉、奉朝请,以后历任江夏王刘义恭、彭城王刘义康行参军、建康令、尚书中兵郎、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广平太守、宁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征虏将军、督军、监军、持节、郢州刺史、右卫将军、丹阳尹、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等职,五十七岁时被封为康乐县侯,六十八岁去世。刘秀之年少时孤贫,却有志操,重仁义,为官之后忠于职守,勤政恤民,一生节俭。《宋书》卷七六,《列传》第三六还有记载云:“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多须者谓之羊。颜师伯缺齿,号之曰齴。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却也可证:刘秀之生活的确俭朴,乃至有悭吝之嫌。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刘秀之去世时又受到刘宋孝武皇帝的嘉奖和追封,被封为千户侯,谥号为忠成公。刘秀之的儿子,也就是何承天的外孙,名叫刘景远,承袭刘秀之的千户侯封国领地,刘景远死后,其子刘隽继续承袭,直到刘宋国祚禅让与齐,刘秀之所受封国才被除去。

从前面《刘秀之传》中还可以看出,何承天之女的婆家刘氏家族的部分谱系。在那个时代,东海何氏家族与刘氏家族所形成的这种姻亲关系,对于稳固他们在朝廷中地位或势力,必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南朝刘宋一朝内忧外患频仍,朝中王公大臣少有平安老死者,而何承天及其女婿刘秀之却能平安老死,与此两家这种姻亲关系乃至在朝中的政治地位也是分不开的。于上述《刘秀之传》中还可看出刘氏家族中:刘秀之的祖父叫刘爽,曾官任尚书都官郎、山阴令;刘秀之的父亲叫刘仲道,曾补为“建武司马”一职,后任余姚令,死于任上;刘秀之有个从叔叫刘穆之,职为刘宋司徒,官衔极高;刘秀之有个哥哥叫刘钦之,曾为朱龄石右军参军,不幸早亡,秀之曾为此十年不欢宴;还有个弟弟叫刘粹之,官职做到晋陵太守。另外,《宋书》卷七九,《列传》第三九中曾有记载云:“时尚书右仆射刘秀之弟恭之为休茂中兵参军,众共推行府州事。”休茂,即“海陵王休茂,文帝第十四子也。孝建二年,年十一,封海陵王,食邑二千户。”(《宋书》卷七九,《列传》第三九)由此记载又可考知,刘秀之还有个弟弟名叫刘恭之,曾在海陵王刘休茂的帐下听差,官职为中兵参军;刘秀之的儿子叫刘景远,世袭所封侯国,又官至前军将军;刘秀之的孙子叫刘隽,世袭所封侯国,直至刘宋朝廷禅位给齐,封国被除;另据刘氏家谱中查得,刘秀之还有个弟弟叫刘灵真,其孙名叫刘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即出自他的笔下

何承天之孙有二:其一是何询,其生卒年月不详,其履历、事迹亦无处可以查寻到。惟于唐代史学家姚思廉作的《梁书》(百纳本)卷四十九,《列传》第四三《何逊传》中有所记载:“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也。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祖翼,员外郎。父询,齐太尉中兵参军。”可见,是从《何逊传》的记载中附带而交待的:何承天的孙子中有一个名叫何询的,是何逊的父亲。亦于《何逊传》中可知晓:何询曾官至南朝齐国的太尉中兵参军,其他情况诸如何询所娶妻子的姓氏、郡望所在何地,亦无法考得。

何承天之孙,其二是何僩,其生卒年月亦不可知,其履历、事迹亦无处可以查寻到。唐代历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南史》卷三三,《列传》第二三《何承天传》附何逊传之后又有记载云:“逊从叔僩,字彦夷,亦以才著闻,宦游不达,作《拍张赋》以喻意。末云:‘东方曼倩发愤于侏儒,遂与火头食子稟赐不殊。’位至台郎。”由此可知,既是何逊的从叔父,当是何承天的孙子,他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可惜寒门出身,宦游于藩王官邸之间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其官职只做到“台郎”,有诗赋留于世。“东方曼倩发愤于侏儒,遂与火头食子稟赐不殊”,表达了他自幼即勤奋好学,到头来却也和村夫炊妇无异的郁闷心情。唐代著名学者、史学家魏徵所著《隋书·经籍志》中收有《义兴郡丞何僩集》三卷的书目名,却无法考知其内容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志中亦记载有《义兴郡丞何僩集》,亦无内容记载。至于何僩所娶妻子的姓氏、郡望所在何地,均亦无法考得,其嫡亲子孙亦无法考知。

何承天之曾孙:何逊,是何询之子。史料记载明确:“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也。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祖翼,员外郎。父询,齐太尉中兵参军”(《梁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四三《何逊传》)关于何逊的生卒年月,当下仍然聚讼纷纷,莫衷一是。曹道衡和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时,将何逊生卒年拟定为公元472—519?年[2];李伯齐校注《何逊集》,于其后附录四《何逊行年考》中,将何逊生卒年定为公元466519[3];二先生考校何逊生卒年,大体一致,李先生把何逊生年又前推了六年。张强编著《历代辞赋选评注》时,把何逊的生卒年拟定为公元466?—527[4]年,似乎其生年考定为公元466年较为合理。另外,考查何逊生卒年中,亦算得上有理有据者,当属湖南周绍恒先生。周先生于20052月发表于怀化学院学报的《何逊卒年新考》一文中,判断“何逊当生于宋明帝后期或宋后废帝时,即公元五世纪七十年代的前半期,即公元471年至475年之间”[5];“卒于庐陵王第二次担任江州刺史时,即卒于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四月之后,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春正月之前”[6]。周先生是从何逊所存诗作,及何逊与当时士宦交游等事迹中作此推论的,虽未明确指出其生卒年月,但公元五世纪七十年代前半期至六世纪三十年代的结论,周先生的论据可谓值得参考,详见怀化学院学报,第24卷第1期,《何逊卒年考》。

何承天的曾祖何逊是他这支东海何氏家族中最后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何逊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重要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朝齐、梁两个朝代,有关何逊的史料记载比较多,其中亦多有失实者,须甄别真伪,这样才能对何逊一生做出正确的考察。唐代史学家姚思廉所撰《梁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四三《何逊传》中记载的史料较为真实而详细: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也。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祖翼,员外郎。父询,齐太尉中兵参军。逊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赏,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其为名流所称如此。

  天监中,起家奉朝请,迁中卫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王爱文学之士,日与游宴,及迁江州,逊犹掌书记。迁为安西安成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母忧去职。服阕,除仁威庐陵王记室,复随府江州,未几卒。东海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

  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论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何逊。”

时有会稽虞骞,工为五言诗,名与逊相埒,官至王国侍郎。其后又有会稽孔翁归、济阳江避,并为南平王大司马府记室。翁归亦工为诗。逊博学有思理,更注《论语》、《孝经》。二人并有文集。

由上可以看出:何逊幼年即显聪慧,名声大振,被当时的大诗人、官拜尚书右仆射的范云所赏识,并结为“忘年交好”;当时出身大士族、官运腾达的沈约对其也是羡慕不已;何逊并与当时号称“神童”的刘孝绰并称“何、刘”。何逊主要因为出身寒门庶族而不能被朝廷及时任用,只是辗转于各藩王官邸之间,仕途坎坷,而不能像刘孝绰、沈约那样,二十岁入仕即居朝廷要职。南朝刘宋、齐、梁间,法令上明文规定:甲族(指士族)二十登仕,后门(指寒门或庶族)以过而立之年(三十岁以上)试吏。事实上,到齐、梁之间,东海何氏家族及其姻亲家族早已走向衰落,加上出身寒门、恃才孤傲的性格,这一切决定了何逊仕途不达的必然命运。

唐代历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何承天传》后附有何逊传,其记载与《梁书》所载稍有不同:

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沈约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其为名流所称如此。

梁天监中,兼尚书水部郎,南平王引为宾客,掌记室事。后荐之武帝,与吴均俱进幸。后稍失意,帝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信则异矣。”自是疏隔,希复得见。卒于仁威庐陵王记室。

  初,逊为南平王所知,深被恩礼,及闻逊卒,命迎其柩而殡藏焉,并饩其妻子。东海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时谓之何、刘。梁元帝著论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何逊。”

此处关于何逊的记载简略他一生为官的详细过程以及他诗文、治学所注文集等,增加了《梁书》所没记载的两则内容,其一是梁武帝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信则异矣。”对此,宋代李昉等所集《太平广记》卷二四六中,引用了宋人庞士英《谈薮》,来解释“何逊不逊”的原由:

梁高祖尝作五言叠韵曰:“后牖有榴柳”,命朝士并作。刘孝绰曰:“梁王常康强”。沈约曰:“偏眠船舷边”。庾肩吾曰:“载七每碍埭”。徐曰:“臣昨祭禹庙,残‘六斛熟鹿肉’”。何逊用曹瞒故事曰:“苏姑枯庐”。吴均沈思良久,竞无所言。高祖愀然不悦,俄有诏日:“吴均不均,何逊不逊,宜付廷尉。”

现在的学者常引用这条记载,以说明何逊、吴均被疏远的原因,其实这是没有确切根据的,因为《太平广记》属小说集,庞士英所说的这段只能算作轶话,或许有或许无,或许真或许假,不足为凭的。梁武帝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之语的根本原因在于,吴均、何逊出身寒庶,恃才而傲、性格违俗。

    《南史》所增加的第二则内容是:“初,逊为南平王所知,深被恩礼,及闻逊卒,命迎其柩而殡藏焉,并饩其妻子。”其中,关于南平王“及闻逊卒,命迎其柩而殡藏焉,并饩其妻子”的记述不可信,其证据有二:其一,周绍恒先生于《何逊卒年新考》一文中考证,“南平王萧伟薨于中大通五年(533)三月”[7],而何逊于这一年秋天八月“撰写有《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之诗”,可见何逊不可能死在南平王萧伟所薨之前。其二,《南史》的作者李延寿于其《北史·序传》中,自述其对前史的增补有的取自于“小说短书”,而当时的“小说短书”中有记述南平王萧伟“性多恩惠”,曾经恤葬太原王曼颖的故事,何逊卒而被恤葬之事,多是由于张冠李戴了。此一故事反映的情况也有真实的因素所在,那就是何逊晚年依然郁郁不得志,东海何氏家庭族基本衰落至极,家境每况愈下,生活举步维艰。何逊娶妻何氏、其妻家族状况如何也无有史册载记,今无处查考,唯有阙疑;其子嗣有几人、成就如何,亦不可得知。自然得出的结论是,何逊其妻亦是寒门之下,没有什么家族势力;其子嗣中亦必无有特别优异者,有则留名史册。由此可见,何逊则成为东海何氏家族之何承天家族中最后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

何逊家境衰败、仕途坎坷、终生郁郁不能得其志,这种身心的磨砺却铸就了他在齐梁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何逊“八岁能赋诗”,早年即才华崭露,其诗作名声甚盛,影响较大。他的诗有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如《入西塞天示南府同僚》诗云:“在昔爱名山,自知欢独往。情游及落魄,得性随怡养”他的诗也体现出何逊出身寒门,仕途坎坷却也无怨无悔、淡泊名利的清和心境,如他的《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一官从府役,王稔去京华。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天未静波浪,日际敛烟霞。岸芥生寒叶,村梅落早花。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齐梁间久负盛名的大诗人范云曾与何逊结为忘年之交,评价何逊说“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何承天传》后附有何逊传)其同时代文人、权贵沈约曾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北朝颜之推曾评价其诗说:“何逊诗实为轻巧,多形似之言”(语出《颜氏家训·文章》);唐代大诗人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评价何逊的诗是“阴何尚清省”;明代著名文艺理论家、诗论家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也曾评价说:“仲言诗文意境清微,幽芳独赏。叙怀述慷是其所优。当梁之时,去艳修真,会归本素,亦可乘大雅君子矣”;清初著名的诗人兼诗论家陈祚明曾评价何逊的诗,在其《采菽堂古诗选》中说道:“清迥若仲言者,亦不多得矣。……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康熙一朝,诗名扬天下,被公认为清初文坛盟主的王士祯,在辑选古诗时,把何逊的诗冠于梁代诸家之首,同时评论说:“梁代古文,作者尤众。绳以风雅,略其名位,则江淹、何逊足为两雄,沈约、范云、吴均、柳恽差堪羽翼。”(《采菽堂古诗选》)何逊的诗文,在他那个时代就由东海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今《隋书》卷三五,《志》第三○(经籍四),仍列有梁仁威记室《何逊集》七卷的条目;《旧唐书》卷四七,《志》第二七(经籍下),记载《何逊集》八卷的条目;何逊的诗歌流传至今的仍有一百一十多篇,基本出自《何逊集》中。《梁书》所言何逊注有《论语》、《孝经》者,均已亡佚。

《何逊集》是何逊、也是兰陵何氏家族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当时梁人王僧孺最早集何逊诗文为八卷,约成书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前后,是为最早的《何逊集》,然犹有未能收录者,故后有佚诗出。后来,《隋书·经籍志》著录其名目为七卷(《隋书》卷三五,《志》第三0),然《旧唐书》、《新唐书》均著录其名目为八卷(《旧唐书》卷四七,《志》第二七;《新唐书》卷六0,《志》第五0),皆为相应诗文考校,言七卷、言八卷亦无大意义。宋人黄伯思于《跋何水曹集后》时,曾言当时尚有《何逊集》八卷本,恐亦非唐前原貌。现存最早的《何逊集》,当属《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张纮所刊《何水部集》一卷,载诗九十五首,附有范云、刘孝绰同作《拟古》二首,联句十三首,并附《七召》一篇[8]1980年,中华书局以明神宗万历41年(1613年)张燮所辑《何记室集》为底本,广校诸本及类书、总集,收录赋一篇《穷鸟赋》、乐府四首、诗108首,佚诗《伤徐主簿》三首、《送司马长沙》一首,联句十二款,书,一篇,另附《七召》篇,堪称当下所见《何逊集》的最佳版本。

今人李伯齐先生有著《何逊集校注》一书,稽考何逊诗一百一十余首,未分《赋》、《乐府》等,亦未收录联句等。李先生对何逊的诗按考定的时间为序,分成卷一(齐末)、卷二(梁天监中)、卷三(不编年),另有佚诗、补遗等。《何逊集》的原八卷似乎越走越远,今人和后人似难窥其原貌了。李先生的《何逊集校注》有题解、校注等,是今人研究何逊诗歌的重要资料。

关于何逊的研究,2004年福建师范大学有一篇硕士论文,作者为韩磊,题为《何逊研究》,该文可贵之处是对何逊的诗文创作进行了归类研究,把何逊诗作分为五大类[9]:即第一类为离情伤别诗、第二类为乡愁旅思诗、第三类为述怀言志诗、第四类为咏古诗、第五类为咏物诗。概言之,何逊的诗作擅长抒情状景,意味深远,文笔隽美,辞调宛转。他特别讲究锤炼语言、体味韵律,从而写出合乎声律、对仗较为工整而自然的诗作。何逊生于南朝齐梁间,处于我国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的转折时期,他自觉抵制淫风艳俗的齐梁诗文之风,对近体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按韩磊的分类标准,对何逊的诗作略作一欣赏:

在何逊的离情伤别诗中,《从镇江州与故游别》是为世人所常称道的诗作,其诗曰:

          历捻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此诗于李伯齐《何逊集校注》中题为《临行与故游夜别》,李先生的《题解》云:“本篇见《艺文类聚》二九、《文苑英华》二八、《诗纪》八四。《类聚》、《英华》均题作《从镇江州与故游别》。何逊一生两赴江州任职,详诗意,此应是其服阕赴庐陵王记室任所时的作品,时在天监十六年(517)。诗人此时身体病弱,意绪殂谢,因而与家乡老友告别时心情极为悲凉、凄苦。”[10]诗文大意是:诗人与故游彼此多年相处,如今却要辞别远行;就像滚滚长江东流水一样,不会再有西归的时候;夜雨滴打着空阶,声音清晰,是因为与故友默对,不忍言别,无奈天色破晓,室内的灯光暗了下来,照着这将要离别的房子。彼此离愁满怀、无心饮酒,想不到何时才能再次相聚。

乡愁旅思类的诗作中,《下方山》一首,写得情真意切,颇能表达作者抑郁苦闷、思今故乡亲人的乡愁旅思,其诗云: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这首诗的大意是:诗人下方山时,只听得寒鸟在树间凄凉地叫着,天渐黑下来,远远望去,低垂的星星像是在大江上浮动。厚厚的霜雪,当是把刚刚拂晓的岸边映照得煞白,但诗人愁苦的心绪只感觉到晨雾弥漫,船儿像是在黑沉、凄清的水上漂流。逆水而行的船,荡起鳞鳞水波。河水满溢,焦急地盼着这船儿能快点回到家乡。瞻望家乡,诗人内心急切,一会儿在船上走走,一会儿伫立远望;远望前程,虽然离家越来越近,可又感觉很远很远。谁能体会得到诗人从方山至家乡郯县这仅仅百里之地,却萦绕着万千愁绪。

述怀言志类的诗作中,《秋夕叹白发》一首,述写了诗人何逊的生平志意、感叹一生的坎坷、落寞和内心的悲怆,尤其是“逢时乃倏忽,失路亦斯须”一句,叙写了其唯受短暂恩宠,终生落寞、辗转于下僚之坎坷的仕途生涯。其诗云:

丝白不难染,蓬生直易扶。

惟见星星鬓,独与众中殊。

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

直是安被揭,非敢慕怀珠。

何言志事晚,疲拙婴殊躯。

逢时乃倏忽,失路亦斯须。

郊郭勤二项,形体憩一虎。

涸蚌困鱼目,笼禽触四隅。

宵长壁立静,廓处谢欢愉。

月色临窗树,虫声当户枢。

飞蛾拂夜火,坠叶舞秋株。

逐物均乘鹤,违俗等双亮。

故人倘未弃,求我谷之唱。

咏古类的诗作中,何逊的《铜雀妓》即能窥见其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铜雀妓》一首亦可看出作者苍凉浑厚、慷慨激昂咏古诗风格,其诗文如下:

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清。

望陵空对酒,向帐舞空城。

寂寂檐宇旷,飘飘帷慢轻。

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声。

咏物类的诗作中,《咏杂花》一首,可看作是诗人自身志趣的真实写照,虽不能被朝廷恩宠、不被世人所重,但自己仍然可以像杂花般“依霞有舒敛”,来绽放自身的才华。其诗文如下:

井上发新花,谁言不经染。

已如薄紫拂,复似浓红点。

状锦无裁缝,依霞有舒敛。

其实,我们透过何逊的诗,还能考察到其思想精神的寄托所在。他乐与国人交,以不为朝廷重用而伤感,他关注国家的政治命运,一旦应诏则不忘积极进取、矢志报国。其诗中寄托了对自然美与社会美的追求,其精神支柱在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何逊的诗文质彬彬,写景、抒情、咏物,清新自然,透显了儒家思想的对他的影响。诗中贯穿了儒家以“仁爱”为底蕴的中和之美,这在他的审美观点以及其诗的布局、立意和行文之中都悄然体现出来,这在浮艳靡丽笼罩下的齐梁文坛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何逊的诗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诗歌中“初发芙蓉”的清新风貌,对当时淫风艳俗的文风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抵制,从而对后来唐诗的繁荣兴盛发挥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视野看,何逊的诗歌处于南北朝乐府诗歌向唐代新诗发展的转折时期,是承前启后的桥梁纽带。何逊是齐梁间我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在东海何氏家族中却成为何承天一族的最后一名人。

当然,历史毕竟是历史,那个出身寒门、曾经颇具影响力的东海何氏家族、何承天一族,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经基本上走下了神坛、成为了过去的历史。但是,也正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当我们仰望历史星空的时候,能够追溯一千四百多年前东海何氏家族、特别是兰陵何承天家族所走过的那段峥嵘而坎坷的历史岁月;而且,历史不仅传递了文化与智慧,也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以及更多的美丽传说。今天,山东省郯城县(历史上的东海郡郯县)西北部(历史上的东海郯西北)属于山东省苍山县,在苍山县境内东南部,现在的兰陵镇向东二十公里处有一个长城镇,长城镇镇政府驻地向南800米西侧,仍然还保留着一座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墓——何逊墓,该墓内为多达十几穴的石墓,外部聚土成丘,墓基圆周长近十二米,四面环水,今人称“墓子汪”。当年的“何水部”,竟成千古之谶。当地人传说下再大的雨、汪里的水再大也没不了墓顶。笔者实地考察,但见“墓子汪”西南有水路可疏通,传说不为惊奇。环顾何逊墓,但见墓基厚土流失严重,四周均露出大小墓石、墓片。该墓虽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但除了那块标志性碑牌,却未见其它保护措施。这座有着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墓,墓石裸露,灌木丛生,确实显得凄惨、荒凉,仿佛再现了东海何氏家族、何承天一族的衰落。何逊墓东北200米,有一颗千年国槐,虽已中空,却如枯木逢春,生机盎然。据说,此处为何逊故居处,实无证据可考,今已为村镇公路。当初的何氏家族,风雨飘零,今天也不知落根何处,或许就是我们身边诸多何姓朋友的远祖。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一千四百多年的分分合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所有家族的民众一律平等,再也没有士族特权、庶族的无奈与哀怨。我想,这应该是墓中主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以儒修身、茹苦力行而追求的坚定信仰。

在我国历史上,东晋至南朝之间,东海何氏家族以何承天一门为盛,何承天的儒家思想、天文历法贡献、宋书的编纂、诗史礼乐的传承、安边固防、居“儒”排“佛”的思想,其曾孙何逊新诗的发展等,均对当时兰陵一带文化之发展,发挥了其主体性历史作用,也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笔者曾在山东省郯城县西北部教书十四年,与该地带古郯历史文化结成了不解之缘,今又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情研究何承天及其何氏家族,既感欣慰又感惶恐,当为兰陵文化研究竭尽绵薄之力。

根据以上所述,罗列何承天家族谱系如下图:

        

    

3、何思澄家族

东晋至南朝时期,东海何氏家族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另外两家分别是何思澄家族和何慧炬家族。在此,我们先来探讨也曾居住于当时东海郯县的何思澄家族[11]。何思澄是我国古代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他出身寒门庶族,步入仕途后初为南康王侍郎,后转任江州刺史安成王的参军兼记室、秣陵[12]县令、武陵王中录事参军等官衔较低的职务。何思澄在南朝政治历史上的影响比较小,无法与何承天当初的情形相比。但他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位较为名气的文人,曾于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被任命为“治书侍御史”,与当时的顾协等人编撰《遍略》,历时八年而成书,共七百卷之多。何思澄在当时也有文集行于世,他与族人何逊、何子朗俱因诗文而闻名,世称“东海三何”。何思澄的父亲是何敬叔,曾历任齐征东录事参军、齐长城令、余杭令等职,以为官清廉勤政而留名于史,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东海何氏家族、何思澄家族中的重要人物。

何敬叔:何思澄的父亲,其生卒年月不详,其具体的事迹留于史册的也比较少。《南史》卷七○,《列传》第六○,《循吏传》中以及《南史》卷七二,《列传》第六二,《文学传》之《何思澄传》中分别有相关记载,是我们今天考察何敬叔事迹的原始史料。

在《南史》卷七○,《列传》第六○,《循吏传》之王沈传中,有涉及何敬叔的史料记载,今抄录如下:

“时长沙太守王沈、新蔡太守刘闻慰、晋平太守丘仲起,长城县令何敬叔、故鄣县令丘寂之,皆有能名,而不及琰也。沈字彦流,东海人,历钱唐、山阴、秣陵令,南平、长沙太守,清廉戒慎,身恒居禄,而居处日贫。死之日,无宅可憩,故吏为营棺柩。闻慰自有传。仲起见《沈宪传》,敬叔见子《思澄传》。”

事实上,这一史料记载中涉及何敬叔的内容只有两点:其一,何敬叔身为县令也由于为官善任而闻名,可以与当时的长沙太守王沈、新蔡太守刘闻慰、晋平太守丘仲起、故鄣县令丘寂之齐名当然他们的名声尚不及那时的傅琰[13]。其二,属于略记索引,要查阅更多有关何敬叔的史料,须见《何思澄传》。由此,我们可以于《何思澄传》中仔细考察关于何敬叔的史料记载。今把《南史》卷七二,《列传》第六二,《文学传》之《何思澄传》中的有相关记载,抄录如下:

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也。父敬叔,齐长城令,有能名。在县清廉,不受礼遗。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中,得米二千余斛,他物称是,悉以代贫人输租。”

根据这一记载我们能够知晓:何思澄的父亲何敬叔,曾做过南朝齐长城令,而且他在做县令时以能勤政、为官清廉而闻名。由于他清廉,当然拒不收受馈赠礼品,但有一年青黄不接的夏节到来时,他忽然在门上张榜公开接受送礼。几天的功夫,他就收得白料两千斛,还有其他的一些礼物。他把其他的礼物全都换成白米,都用来代替穷人交上了税租。关于何敬叔其他的事迹我们无法考知,但他“榜门受饷”的故事却彪炳史册。

关于何敬叔的门第出身问题,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考察:在其子何思澄的传记中,称与何逊为宗人,何逊为何承天曾孙,出身寒门,既然何敬叔与其同宗,所以何敬叔亦为寒门或称庶族。在那个士族、庶族很少通婚、门第界限极严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娶妻嫁女自然要门当户对,当知何敬叔所娶妻子、何思澄的母亲自然也是寒门庶族,至于她什么姓氏、族居何处却不可得知;另外,至于何敬叔几个子女,也无明确的记载。在何思澄家族中,我们仅能讨论何敬叔与何思澄。(下附何思澄画像,像取自1921年修《浙江上虞嵩镇何氏宗谱》)

何思澄(公元约479—532年),字元静,东海郯人(今山东省郯城县)。史书资料关于何思澄的记载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梁书》和《南史》中,为我们研究何思澄提供了可靠史料。唐代史学家姚思廉编撰的《梁书》包含何思澄的史料主要有两处:一处见于《梁书》卷五○,《列传》第四四,《文学》下载有《何思澄传》,今摘录如下:

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

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约郊居宅新构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壁。傅昭常请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除廷尉正。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思澄等五人以应选。迁治书侍御史。宋、齐以来,此职稍轻,天监初始重其选,车前依尚书二丞给三驺,执盛印青囊,旧事纠弹官印绶在前故也。久之,迁秣陵令,入兼东宫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兼舍人如故。时徐勉、周舍以才具当朝,并好思澄学,常递日招致之。

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这则史料所记载何思澄的生平经历是比较全面的。何思澄从小勤奋好学,精专于文辞,入仕后即为南康王侍郎,后来历任安成王的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的行参军兼记室、廷尉、治书侍御史、秣陵令兼东宫通事舍人、安西湘东王的录事参军兼舍人等职。何思澄随转任江州刺史的平南安成王去江州时,曾作一首《游庐山诗》,被当时位高望重的大诗人沈约发现后,大加赞赏,并自以为才华不及何思澄。当沈约于郊居住宅新建阁斋时,就找书法家把《游庐山诗》题于墙壁上,可见何思澄的诗水平很高。当时,德高望重、历任刘宋、齐、梁三朝重职的老臣傅昭常请何思澄作《释奠诗》,所写诗作的文辞都非常典雅华丽。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太子詹事徐勉推荐知名学士进入华林编撰《遍略》,徐勉推举了何思澄、顾协、刘杳、王子云、钟屿等五人以应选。后来,历八年成书,共有七百卷,足见何思澄的才学在当时较有影响。朝廷极有才能的徐勉、周舍等都喜欢何思澄的才学,他也因此而经常被招请到朝廷去相互切磋学问。起初,何思澄与同族的何逊、何子朗都因擅长文学而闻名,所以时人有谚语说:“东海三何,子朗最多。”何思澄听到后,说:“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何思澄的意思其实应该是,“东海三何,思澄最多。”他这样想也是合理的,尽管当时何逊的诗作很有名,但何思澄的诗作也不少。从何思澄的经历来看,其官场机遇要比何逊的情况好得多,这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与个人禀赋性格有关;实际的情形是不论从所任官职的性质还是仕途发展的历程,何思澄都要比何逊幸运得多。尽管如此,在两晋南朝时期士族与庶族划分,俨然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何思澄与何逊同属寒门的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乃至他们的后代还要在寒门的境域里从头奋斗,而不能像士族子弟那样早年出仕、身居显职而官运亨通,他们都没有后代留名于史册,似乎就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梁书》中另一处涉及到何思澄史料的记载,在《梁书》卷五一,列传第四五,《何胤传》云:

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秦望,后还都,卒于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中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乃七日七夜放光,太守何远以状启。昭明太子钦其德,遣舍人何思澄致手令以褒美之。

这一记载出现在《何胤传》中,再现了昭明太子派何思澄送手令去褒奖何胤的场面,这是何思澄是履行“兼东宫通事舍人”一职的具体表现。类似的记载,《续高僧传》中也能查得,《续高僧传》卷五《释僧旻传》中有云:

时萧昂出守吴兴。欲过山展礼。山主智迁先知以告曰:“吾山薮病人,无事见贵二千石。昔戴隐居北岭,宋江夏王入山诣之,高卧牖下不与相见。吾虽德薄,请附戴公之事矣。”及萧至,从后门而遁。其年皇太子,遣通事舍人何思澄,衔命致礼。赠以几、杖、炉、奁、褥、席、麈尾、拂扇等。”

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南史》中也有两处记载何思澄的史料内容,分别在《南史》卷三○,《列传》第二○,《何胤传》中,以及《南史》卷七二,《列传》第六二,《何思澄传》中。其中前者,如同《梁书》卷五一,列传第四五,《何胤传》一样,涉及何思澄的内容只有一句话,即“太守何远以状启昭明太子,太子钦其德,遣舍人何思澄致手令以褒美之。”以证何思澄为东宫太子通事舍人之实。当然,《南史》之《何胤传》相比《梁书》之《何胤传》,所述何胤之事更为丰富,兹不赘论。上面所说的后者,即关于《何思澄传》的记载。参见上页所摘录《梁书》记载之所言,《南史》之《何思澄传》与其相比较来说,两书涉及何思澄生平事迹的内容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南史》所记载的《何思澄传》内容相对较多一点,兹略作补充,具体有以下几条:

其一,是关于何思澄之父何敬叔的记载。《梁书》原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南史》之《何思澄传》中有关其父的记载是:“齐长城令,有能名。在县清廉,不受礼遗。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中,得米二千余斛,他物称是,悉以代贫人输租。”此两处记载的相同之点在于:何敬叔曾于南朝齐时为官;他官职最大做到县令。不同之处就很明显了:包括何敬叔在南朝齐时到底做过哪些官职(是征东录事参军及县令还是如《南史》所记载,在南朝齐时只做过县令)的问题、何敬叔的县令到底是在长城还是在余杭或是于两地都做过县令的问题、“榜门受饷”的故事是不是如《南史》作者曾于《北史》自序所说其增补内容多取于“小说短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两作者当时来讲,不算什么难以甄别的问题,二作者同为唐代人,去南朝时期不远。但所书之依据与其严谨态度不同,致使我们的考辨比较麻烦。当然,不容置疑的是《梁史》一书所记载内容更为准确,该书作者之态度更为严谨。

其二,是关于何思澄蒙徐勉所荐入华林园撰《遍略》一事。《梁书》所记为:“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思澄等五人以应选。”《南史》所记为:“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思澄、顾协、刘杳、王子云、钟屿等五人以应选。八年乃书成,合七百卷。思澄重交结,分书与诸宾朋校定,而终日造谒。每宿昔作名一束,晓便命驾,朝贤无不悉狎,狎处即命食。有人方之娄护,欣然当之。投晚还家,所赍名必尽。”此处《南史》所补缀内容于其当时看来似是可有可略,在今天看来却是可贵。增列出徐勉所推荐的具体五学士名姓、撰书所历时间、成书卷册等,再现了何思澄当初受荐编撰的工作情况。特别是补充了何思澄“重结交”、“朝贤无不悉狎,狎处即命食”等内容,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即使在两晋、南朝之际,士族与庶族权益相差迥然,出身庶族的何思澄仍然能够得到众“朝贤”的喜欢,而不像同为“东海三何”的何逊那样忧愁、悲凉、郁郁寡欢。当然,性格不同、志趣相异、各自所恪守的处世原则,也导致了二人在诗文领域的成就不同,何逊的诗流传至今仍有一百一十多首,何思澄的诗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三首,而且,历来何逊诗的水平多称冠于何思澄之上。

其三,是关于何思澄生平事迹的一点补充。《南史》所载比《梁书》多此一句话:“后卒于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文集十五卷。”是说,何思澄卒于任上,当时奉职“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死后有文集十五卷留于世。这一补充也是必要的。

东海何氏中,何思澄家族的世系极为简单,史料中所能考察到的只有何敬叔与何思澄父子二人,他们各自所娶的妻子姓氏及其他子女的情况都无从考起。由于史料所载,其与何逊为同宗,却又找不到他们何世为同祖,所以只有把何思澄一家单列为一何氏家族。这一家族在何思澄一代比何承天家族发展到何逊一代,政治命运上的确要好一些。但史料中他们都无后代以续,足可看出他们出身庶族的最终之命运多是相同的;而且家学渊源的不同、文化底蕴的悬殊,何思澄家族也无法企及何承天家族的辉煌时期。

4、何慧炬家族

两晋、宋、齐、梁、陈之际,东海何氏家族具有较大影响的,我们已经列述了曾骤然显赫的何无忌家族、最负盛名的何承天家族、齐梁间较盛的何思澄家族。除此之外,当属东海郯县何慧炬家族较有影响了。何慧炬家族的世系,留于史书资料的比较少,我们仅能够查找到何慧炬及何远他们父子二人,至于他们的先祖及其后人、各自所娶妻室的姓氏籍贯等均无法查得。

何慧炬,东海郯人(今山东省郯城县、苍山县一带),生卒年代不详,曾任南朝齐尚书郎。唐代姚思廉所撰《梁书》卷五三,《列传》第四七,《良吏》中的《何远传》以及唐代李延寿所撰《南史》卷七○,《列传》第六○,《循吏》中的《何远传》中都能查到相关记载,而且都极为简短,两史书都只有一句并且完全相同的话:“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父慧炬,齐尚书郎。”就是在列述何远传记时,提及其父何慧炬,曾为南齐尚书郎。至于民间有关何慧炬的传说倒也不少,甚至对他有“清廉公正天下第一”之称,并传说何慧炬一生抑强扶弱,先后任太守、县令、尚书郎等;他为官之处,民间都为他立庙设祠,以表彰他的政绩。其实,这些传言大多是附会之辞,是把史书上所记载有关何远的事迹附会成是何慧炬的事迹,本文下面所述何远传记时,将引述史料以详细说明,姑不多论。上列两史书均提及,何慧炬为南朝齐的尚书郎,别无多言;另外,史料《南齐史》中也没有一处提及这个尚书郎的地方。这种情况也许并不稀奇,由于南朝齐存在的历史太短了,仅仅从公元479到公元502之间的短短二十三年。尽管当初齐高帝萧道成吸取了刘宋灭亡的教训,并提倡以宽厚为本,厉行节俭,但是他在位仅仅四年,驾崩之际,叮嘱其子武帝要继续实行他的统治方针,不能像宋末皇室那样手足相残。后继者齐武帝也谨遵其遗嘱,用其父之术继续统治南齐,使南朝又呈现出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局面。可是,齐武帝死后,他的继承者们却又走上了刘宋灭亡的老路。他们纷纷杀戮亲兄弟、叔侄以求专权或自保,尤其是到东昏侯时,他疑心极重,竟将朝内大臣几乎全部处死。如此以来,南齐政权摇摇欲坠,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次年即取代了南齐政权。如此短命王朝,内忧外患纷纷,那个不知何年升任、任职多久的尚书郎——何慧炬,可能也就做不出什么贡献、以致于不能留名青史,亦当在意料之中。

何慧炬之子:何远(公元470—521年),字义方,东海郯人(今山东省郯城县、苍山县一带)。以何远为代表的东海何氏家族之何慧炬家族,在齐、梁间,尤其是在萧梁时期的影响力很大,可以称之为东海何氏家族在这一时期突出代表。唐朝史学家姚思廉所撰《梁书》中涉及何远的史料主要有三处,唐代李延寿所撰《南史》中有关何远的史料记载也主要有三处。尽管两史书具体编著体例、顺序不同,但主要内容基本还是一致的。因而我们以下主要依据《梁书》中涉及何远的记载,来考察何远的生平及其事迹,进而分析其所代表的当时东海何氏家族的具体状况。

史料中对何远行迹记载的越多,越能看出其家族在当时地位及影响越大。《梁书》中涉及何远史料的三处内容分别是:

《梁书》卷五一,《列传》第四五,《处士传》中的《何胤传》有记载云:

初,开善寺藏法师与胤遇于秦望,后还都,卒于钟山。其死日,胤在般若寺,见一僧授胤香奁并函书,云“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胤开函,乃是《大庄严论》,世中未有。又于寺内立明珠柱,乃七日七夜放光,太守何远以状启。昭明太子钦其德,遣舍人何思澄致手令以褒美之。

这一记载说明,何远当时任职都城近畿的宣城太守,他把何胤死后“寺内立明珠柱,乃七日七夜放光”的状况上报朝廷、昭明太子派何思澄衔命褒美的经过。同样的记载录入在李延寿所撰《南史》卷三○,《列传》第二○,《何胤传》中,二史书体例有不同,所述该事件基本一致。

《梁书》卷五三,《列传》第四七,《良吏传》的《伏暅传》有涉及何远的记载云:

时始兴内史何远累著清绩,高祖诏擢为黄门侍郎,俄迁信武将军、监吴郡。自以名辈素在远前,为吏俱称廉白,远累见擢,迁阶而已,意望不满,多托疾居家。寻求假到东阳迎妹丧,因留会稽筑宅,自表解,高祖诏以为豫章内史,乃出拜。治书御史虞嚼奏曰:

  臣闻失忠与信,一心之道以亏;貌是情非,两观之诛宜及。未有陵犯名教,要冒君亲,而可纬俗经邦者也。

风闻豫章内史伏,去岁启假,以迎妹丧为解,因停会稽不去。入东之始,货宅卖车,以此而推,则是本无还意。历典二邦,少免贪浊,此自为政之本,岂得称功。常谓人才品望,居何远之右,而远以清公见擢,名位转隆,深诽怨,形于辞色,兴居叹咤,寤寐失图。天高听卑,无私不照。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诏曰:“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伏暅,为政廉平,宜加将养,勿使恚望,致亏士风。可豫章内史。”岂有人臣奉如此之诏,而不亡魂破胆,归罪有司,擢发抽肠,少自论谢;而循奉慠然,了无异色。暅识见所到,足达此旨,而冒宠不辞,吝斯苟得,故以士流解体,行路沸腾,辩迹求心,无一可恕。窃以暅踉蹡落魄,三十余年,皇运勃兴,咸与维始,除旧布新,濯之江、汉,一纪之间,三世隆显,曾不能少怀感激,仰答万分,反覆拙谋,成兹巧罪,不忠不敬,于斯已及。请以暅大不敬论。以事详法,应弃市刑,辄收所近狱洗结,以法从事。如法所称,暅即主。

以此一记载可以看出,何远“累著清绩”、“累见擢”仕途畅通之时,曾使伏暅黯然失色、“意望不满”,伏暅因此被治书御史参本,反面则映衬出何远当时名望之盛。同样的记载也被李延寿录入《南史》卷七一,《列传》第六一,《儒林传》中的《伏曼容传》附其子暅传中。其实,当时何远官运亨通,也绝非仅仅因为他“累著清绩”,当初梁武帝践祚前后,何远能“破家报旧德”、忠心奉迎有很大的关系,这在《何远传》所述最详。

《梁书》卷五三,《列传》第四七,《良吏传》中有《何远传》详细记载云: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父慧炬,齐尚书郎。

  远释褐江夏王国侍郎,转奉朝请。永元中,江夏王宝玄于京口为护军将军崔慧景所奉,入围宫城,远豫其事。事败,乃亡抵长沙宣武王,王深保匿焉。远求得桂阳王融保藏之,既而发觉,收捕者至,远逾垣以免;融及远家人皆见执,融遂遇祸,远家属系尚方。远亡渡江,使其故人高江产共聚众。欲迎高祖义师,东昏党闻之,使捕远等,众复溃散。远因降魏,入寿阳,见剌史王肃,欲同义举,肃不能用。乃求迎高祖,肃许之,遣兵援送,得达高祖。高祖见远,谓张弘策曰:“何远美丈夫,而能破家报旧德,未易人也。”板辅国将军,随军东下。既破朱雀军,以为建康令。高祖践阼,为步兵校尉,以奉迎勋,封广兴男,邑三百户。迁建武将军、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杖之,恩寄甚密。

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爱。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水还之。其佗事率多如此。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后起为镇南将军、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为别。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进泉陵侯染朗为桂州,缘道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祖调,以此为常。然其听讼犹人,不能过绝,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焉。天监十六年,诏曰:“何远前在武康,已著廉平;复莅二邦,弥尽清白。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良二千石,无以过也。宜升内荣,以显外绩。可给事黄门侍郎。”远即还,仍为仁威长史。顷之,出为信武将军,监吴郡,在吴颇有酒失,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于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后复起为征西谘议参军、中抚司马。普通二年,卒,时年五十二。高祖厚赠赐之。

由上《何远传》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其出身、履历、功绩、影响等。尽管何远之父曾为南齐尚书郎,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其家族出身庶族,而不是享有较大特权的士族阶层。“释褐”一词意指“开始为官”,用在此处却极富内涵,从而可以说明何远为官绝非世袭、像士族那样有什么特权,而是“释褐”从政,初为南朝齐的江夏王国侍郎,转任奉朝请。那个曾几乎杀尽朝中大臣、狐疑极重的东昏侯萧宝卷执政时期的永元中,江夏王萧宝玄在京口被护军将军崔慧景所拥戴,入围宫城,时为江夏侍郎的何远参与了此事。事败后,何远即逃至长沙宣武王萧懿处,萧懿把他妥善地藏匿起来。何远又去谋求桂阳王萧融保护,但不久被发觉,东昏侯的捕兵来抓他时,何远只好越墙逃跑,渡江逃到北魏,并鼓动故人高江产聚众对抗东昏侯、迎接萧衍义军,但没有成功。后来,何远从北魏南返,投奔了萧衍的义军,被临时受命为辅国将军,他英勇善战,从而为南朝梁的创建立下了功勋。萧衍称帝后,何远被任命为步兵校尉,并因奉迎之功加封为广兴男爵,封邑达三百户。之后,何远出任武昌太守。他一改自己原本风流倜傥的性格,谨慎为官。何远从此谢绝交游,拒绝请谒,为官克勤克俭,常常以自己的俸禄代替最贫的穷人交纳租赋。他对上决不送礼、谄媚,对下从不骄声傲气,特别同情贫弱百姓,疾强富如仇人,深受百姓的爱戴,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公”。在世时,就被世人列进祠堂,享受供奉、敬仰。曾两次因受罚者所谤而入狱,均又复起。卒于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终年五十二岁。

何远入仕之后,先事齐而后事梁,一生所受任职及官爵按时间先后排序为:南齐江夏王国侍郎、南齐奉朝请、板辅国将军、梁建康令、梁步兵校尉、梁广兴男爵、梁建武将军、梁鄱阳王恢录事参军、梁武昌太守、梁镇南将军、梁武康令、梁宣城太守、梁树功将军、梁始兴内史、给事黄门侍郎、仁威长史、信武将军、监吴郡、东阳太守、梁征西谘议参军、中抚司马等,计二十一种官职。何远出身寒门,凭侠肝义胆、赤子之心,投明主、报君恩,可谓可歌可泣!尤其是他“折节为官”之后,一改风流倜傥之作风,绝交游、绝请谒、不造诣,“馈遗秋毫无所爱”;为官一任,即造福一方;他于任上,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到之处无不如经营自己的家一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自己的俸禄不要,年终都给最穷的人,而且“以此为常”,这是怎样一种高尚境界啊!何远能够“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他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摧毁那个士族与庶族截然不同、门第差别悬殊的封建制度,终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公”,也当受之无愧!《梁史》所载《何远传》洋洋洒洒逾千言,多溢美之辞,足以印证何远于当时之影响。《南史》所载《何远传》,详见《南史》卷七○,《列传》第六○,《循吏传》中的《何远传》,涉及何远的传记内容基本相同,个别地方稍有出入,字数相对少些,不足千言。

东海何氏家族发展到南齐、梁朝之际,当属何远一家殊荣无比,但其整体家族势力尚未成型。探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主要还是由于他出身寒门之故。纵向上看,何远一门,史料所载唯何慧炬、何远父子二人;横向上看,与何远同时代,东海何氏家族中何思澄为太子通事舍人、何逊亦由南平王荐入武帝萧衍后却失意。他们三家同出于东海郯县一带,却未形成横向上的宗族连带关系,这也许是当时寒门家族的一种无奈。他们大多都曾经游宦于各藩王官邸之间,谨小慎微以求自保,不敢擅自构筑他们之间的宗族联系。最终导致他们的宗族势力不够强大,一旦失意于君王,则无力东山再起,像何逊晚年就是这样郁闷而终。何远一生,得力于他早年忠心追随武帝,然后折节为官、克尽职守,仕途还算顺利,没有太大的坎坷与磨难。但其家族发展史,实无可以称道者,尤其是何远之后,《梁书》和《南史》所载《何远传》中提及何远家庭状况的地方均只有两处:一处是何远参与江夏王萧宝玄围东昏侯宫城,败后而逃,“远家属系尚方”,他的家属被抓到尚方而无下文;另一处是何远一生“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是说他为官清正廉洁,不为私利所动,而其妻子儿女却常常饥寒交迫、和下等穷人一样。何远所娶妻子的家族背景、其儿女继嗣之事,均无史料可查。

5、何长瑜家族

何长瑜,字不详,东海(包括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东北部一带)人。其出生年月不详,大约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何长瑜当是出身门第较低,其祖父(母)、父(母)亲的名讳均已无法考知,所娶妻子的姓氏、族望及其子女后代情况均不见于史料记载。他与同宗族人的关系,仅有其与何勖有通信交往的史料记载,至于他们之间远近宗族关系如何、辈份大小等问题,只能阙如。何长瑜很有文采,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曾与诗人谢灵运的族弟惠连、颍川荀雍、太山羊璇之一起常常作文章以赏会,一同游历山泽,时人称为灵运“四友”。史书关于何长瑜的记载比较全面的要数《宋书》卷六七,《列传》第二七,《谢灵运传》中的记述,今抄录如下,以求详察:

是岁,元嘉五年。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太山羊璇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惠连幼有才悟,而轻薄不为父方明所知。灵运去永嘉还始宁,时方明为会稽郡。灵运尝自始宁至会稽造方明,过视惠连,大相知赏。时长瑜教惠连读书,亦在郡内,灵运又以为绝伦,谓方明曰:“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何长瑜当今仲宣,而饴以下客之食。尊既不能礼贤,宜以长瑜还灵运。”灵运载之而去。荀雍字道雍,官至员外散骑郎。璇之字曜,临川内史,为司空竟陵王诞所遇,诞败坐诛。长瑜文才之美,亚于惠连,雍、璇之不及也。临川王义庆招集文士,长瑜自国侍郎至平西记室参军。尝于江陵寄书与宗人何勖,以韵语序义庆州府僚佐云:“陆展染鬓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如此者五六句,而轻薄少年遂演而广之,凡厥人士,并为题目,皆加剧言苦句,其文流行。义庆大怒,白太祖,除为广州所统曾城令。及义庆薨,朝士诣第叙哀,何勖谓袁淑曰:“长瑜便可还也。”淑曰:“国新丧宗英,未宜便以流人为念。”庐陵王绍镇寻阳,以长瑜为南中郎行参军,掌记之任。行至板桥,遇暴风溺死。

通过这则记述,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何长瑜宦游生活状况、其一生所任官职直到他最终“遇暴风溺死”人生历程。何长瑜曾为会稽郡谢方明的“下客”,颇具“文才之美”,后被谢灵运要回。谢灵运携其与惠连、荀雍、羊璇之共游山泽,以文章赏会,得灵运“四友”美誉。在与同宗人何勖通寄书信的过程中,以戏用韵语嘲弄义庆州府僚佐,被临川王刘义庆怒奏宋太祖,被贬为广州所辖曾城令。庐陵王刘绍镇守寻阳时,被任命为南中郎行参军,并掌记室,不幸在上任途中遇暴风雨而被溺死。何长瑜一生所受官职分别:为临川王刘义庆王国侍郎、平西记室参军、曾城令、南中郎行参军、掌记室等。

《南史》卷一九,《列传》第九,《谢灵运传》中也有与上述同样的记载,内容重复,兹不赘述。史书关于何长瑜的另一则记载,见《宋书》卷五一,《列传》第一一,《宗室传》中《长沙景王道怜》,有记载云:“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谘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同样的记载,也于《南史》卷一三,《列传》第三,《宋宗室及诸王上》之《长沙景王道怜》中出现。此则史料可证何长瑜确有“辞章之美”,曾为刘义庆主持编撰《世说》十卷、《集林》二百卷作出过一定贡献。

由于何长瑜出身门第亦当属寒门,其家族亲近之人的名讳均已无法考知,其所娶妻子的姓氏、族望,确无法考知,还有其子女后代情况亦于史料中没有记载。至于何长他与东海何氏家族族人的关系,只能存有与何勖有通信交往的零星史料记载,已列于上,至于他们之间血缘关系之远近如何、辈份大小等问题,亦是无法考知,唯有阙如。

6、何子朗家族

何子朗:字世明,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北至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一带)人。生卒年月不详,大致于南朝齐高帝建元初年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之间在世。何子朗早年就很有才华、思维敏捷,擅长当时的清言诗,与其当代南朝梁的大学问家周舍[14]交往甚密,周舍每每与子朗交谈,都为何子朗精深的人生哲理之探讨所叹服。何子朗曾作一篇《败冢赋》,拟以《庄子·至乐篇》中的马棰[15],其文辞非常工整、精辟。何子朗在世时名声就很大,当时人们常说:“人中爽爽何子朗。”南朝梁时,东海何氏家族中的何子朗与何思澄、何逊均有擅长文辞的美名,常说:“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足见对何子朗的评价极高。何子朗出身门第不高,当属寒门,其祖父(母)、父母亲的名讳已无法考知,其妻子儿女亦无留名于史料的。何子朗的仕途多舛,所任官职很少,曾任员外散骑侍郎,后出为固山令,卒于任上。何子朗曾就学于南朝高士何胤[16],著有文集,行于世。

史书中关于何子朗的记载史料非常少,仅于唐代史学家房玄龄等所撰《梁书》、李延寿所撰《南史》中分别出现两则,而且两史书所记载此两则基本重复。兹将《梁书》中所记载何子朗的内容抄录如下,以考察之:

《梁书》卷五○,《列传》第四四,《文学下》,《何思澄传》后面附有记载云: 

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工清言,周舍每与共谈,服其精理。尝为《败冢赋》,拟庄周马棰,其文甚工。世人语曰:“人中爽爽何子朗。”历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卒,时年二十四。文集行于世。

我们今天所能知道的有关何子朗生平事迹,多出于此则记载。基本相同的记载内容,也被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收录在《南史》,详见《南史》卷七二,《列传》第六二,《文学》中所载《何思澄传》后面所附,此不赘述。 

另一则关于何子朗的记载,于《梁书》卷五一,《列传》第四五,《处士传》中《何胤传》记载云:

又敕山阴库钱月给五万,胤又不受。乃敕胤曰:“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闾阎绅,鲜闻好事。吾每思弘奖,其风未移,当兴言为叹。本欲屈卿暂出,开导后生,既属废业,此怀未遂,延伫之劳,载盈梦想。理舟虚席,须俟来秋,所望惠然申其宿抱耳。卿门徒中经明行修,厥数有几?且欲瞻彼堂堂,此周行。便可具以名闻,副其劳望。”又曰:“比岁学者殊为寡少,良由无复聚徒,故明经斯废。每一念此,为之慨然。卿居儒宗,加以德素,当敕后进有意向者,就卿受业。想深思诲诱,使斯文载兴。”于是遣何子朗、孔寿等六人于东山受学。

此则史料记载的主要内容是有关何胤晚年辞去朝廷官职俸禄、向往归隐,而朝廷惜其才学、褒奖他“使斯文载兴”、弘业授徒的情况。基本相同的记载内容,也被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收录在《南史》卷三○,《列传》第二○,《何胤传》中,兹不赘述。从中却使我们考察到,何子朗曾受业于何胤,以致于他学业有成,著有文集行于世。

 

综上可以看出,在两晋到南北朝时期,根据现有史料所能考察到的东海何氏家族中有十六人,他们分别是:何无忌、何邕、何勖,何伦、何肹、何承天、何翼、何询、何僩、何逊,何敬叔、何思澄,何慧炬、何远,何长瑜,何子朗等。其中,何无忌一门为三人,即是何无忌、何邕、何勖。何承天一门多达七人,即包括:何伦、何肹、何承天、何翼、何询、何僩、何逊。何思澄一门两人,即何敬叔、何思澄。何远一门两人,即何慧炬、何远。何长瑜一门,仅其一人;何子朗一门也仅其一人。

三、兰陵何氏家族的发展特点

1、顺势而起的何氏家族

门阀士族特权的动摇与新式家族的兴起。“门阀士族”指的是在社会上拥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永嘉之乱[17]以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琊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于是,在公元313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永嘉南渡,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佣人和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达九十多万人,琅琊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琊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七成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其实,司马氏是东汉中叶以后的世家大族,汉、魏以来,司马氏祖孙父子代代以儒学相传,遂成望族。《晋书· 礼志》曾记载晋武帝诏曰“ 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但到东晋末,情形已经大为改观。此时朝廷内部,存在着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中央与地方(建康与荆州)、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各大族之间、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整个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他们骄奢淫逸、贪婪而残暴,勾心斗角、相互残杀。经济上,对广大人民进行残酷的搜刮掳掠,与劳动人民的矛盾极其尖锐。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马氏统治,自立为帝,但终因得不到各大士族的支持、无法平衡各大族的利害冲突,而终归失败、被杀。

南朝刘宋时期,开国皇帝刘裕从东晋门阀士族专政、王室实权弱小、地方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着力加强皇权。刘宋以来,世家大族形式上看,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特别是在刘宋创建之初,刘裕为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大胆提拔任用文武将士。其中,和他一同起事的何无忌,一路加官进爵,使其东海何氏家族骤然兴盛、显赫无比。此可以看出刘宋政权削弱门阀士族政治用心。唐代史学家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卷八五,《列传》第五五,《何无忌传》中记载,“及玄败走,武陵王遵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以会稽王道子所部精兵悉配之。”可见,刘宋在创建之初,刘裕就不惜使用加官封赏的做法来笼络人心。尤其是在以后的战斗历程中,何无忌一路受封为:右将军、会稽内史、督江东五郡军事、持节、将军、给鼓吹一部、都督江荆二州江夏随义阳绥安豫州西阳新蔡汝南颍川八郡军事、江州刺史、安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增督司州之弘农扬州之松滋、散骑侍郎、镇南将军。何无忌等诸多战将们权力的扩大,相应地那些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就在削弱。何承天一门兴起,也基本相似,也是刘宋政权打压豪门士族的一张王牌。当然,何承天的天文历算的突出贡献、《诗》《书》《礼》《乐》的深厚家学,那是何承天家族能够传世较长的重要原因。同样,何慧炬家族的兴起也是得益于何远的赫赫战功。

总之,南朝之际何氏家族的兴起与昌盛,虽然没有达到历史上王氏家族平分天下的强盛局面,但何无忌、何承天、何远等人的确把他们所代表的东海何氏家族推上了历史舞台,与诸多士族贵族平分秋色,动摇了两汉以来“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门阀制度的根基。也许,这就是刘裕政权创建时的初衷。当然,门阀制度的瓦解、士族与庶族天渊之别的消亡,还要有好长的路要走,其间充满了战争与相对和平时期的不同历史进程中的前进与倒退。历史上,直到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度,历经唐、宋、元三代,近一千的年的漫长历史才最终消灭了世族门阀制度。毫无疑问的是,何氏家族的兴起,在当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成为南朝以来刘裕政权打压门阀士族制度的先声。我们可以把“顺势而起”概括为兰陵何氏家族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骤兴而短暂的何氏家族

晋宋之际,具有长远政治眼光的刘裕逐渐掌控了东晋朝廷的实权,从政治上开始打压专权的门阀士族,大力扶持具有文韬武略的将士,何氏家族应运而生。何无忌凭借与实权人物刘裕同谋起兵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有勇有谋,与刘裕共进退,终获得受封“安成郡开国公”的殊荣。这样,何无忌家族首先显赫起来。

东晋末年,桓温父子专权之时,何无忌一家可谓孤儿寡母,的确没有什么势力可言。尤其是当何无忌舅父刘牢之投降桓温而被逼自缢时,何无忌之母刘氏自责不及东海吕母、何无忌于桓玄篡位后“请莅小县”而遭拒绝,也可谓家境艰难、落魄之至。直到何无忌与刘裕、刘毅一道“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时,何无忌家族才逐步兴旺起来。奇袭京口,何无忌“伪著传诏服,称敕使,城中无敢动者”,一举夺得京口军事要地,为刘裕义兵取得了首战告捷,随后何无忌即被任命“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给予实权“以会稽王道子所部精兵悉配之”。到战败桓玄、桓谦,何无忌侍卫安帝还京师时,何无忌已领职“督豫州、扬州、淮南、庐江安丰、历阳堂邑五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加节”,并享有“甲杖五十人入殿”的特权。得益于实权派刘裕的器重,何无忌后又以兴复之功被“封安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并加“散骑侍郎”,进“镇南将军”等。直到死时仍然受到加封,“赠侍中、司空”,谥号“忠肃”,子孙世袭。何无忌家族之兴起可谓疾速,但是传至二代其子何勖时,于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力已大大减弱。何勖也确无才智,唯尚炫耀车马,死后受赐“荒公”,其后世子孙无复留名于史册,何无忌家族就这样退出了刘宋历史舞台。

其次,当属何承天家族把东海何氏推向非常重要政治历史地位。尽管何承天在晋末宋初的诸多军事斗争中被认定“才非军旅”,但他精通天文历法、博古知今、“儒史百家,莫不该览”,所以始终能够于刘宋一朝身居诸多重要职务。何承天一生历任的官职有:辅国府参军、湖南浏阳令、抚军将军刘毅的行参军、宛陵令、太尉行参军、寻阳太守司马、太学博士、世子征虏参军、西中郎中军参军、钱唐令、尚书祠部郎、南台治书侍御史、南蛮长史、南蛮府事、右军录事、尚书殿中郎、左丞相、衡阳内史、著作佐郎、御史中丞、国子学博士。最后官升廷尉,还没有上任,皇上又命他为任职尚书吏部,因泄密旨,免官回家,不久死去,年七十八。以何承天为代表的兰陵何氏家族,上承两代,下传四世,最后尚有何逊兼任尚书水部郎,后人亦因称“何水部”。齐、梁之后,东海郡辖区愈小,加上何氏家族已南迁,何逊成为兰陵何氏家族中的最后一位名人。

另外,在南朝后期梁武帝时期,军事上、政治上还活跃着一位较有影响的东海何氏家族的一支,即是何远(其父何炬慧)家族。军事方面,何远不屈不挠,“能破家报旧德”,矢志不移地追随萧衍,被临时受命为辅国将军后,英勇善战,为南朝梁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萧衍称帝后,何远被任命为步兵校尉,并加封为广兴男爵,封邑达三百户,何远家族亦可谓殊荣无比。从政方面,何远为官清正,克勤克俭,常以俸禄代穷人交租赋。他对上不谄、对下不骄,他同情贫弱,疾富如仇,深受百姓的爱戴,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公”。可惜传世不远,“妻子饥寒,如下贫者”,亦无后代留名于史册。

其他东海何氏家族中还有何长瑜、何子朗、何思澄三支,也曾是在东海何氏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较好的声誉,共同推动了当时何氏家族的繁荣昌盛。其中,何长瑜卒于公元445年,与何承天当为同时代(何承天卒于公元447年)人。何长瑜曾与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颍川荀雍、太山羊璇之一起以文赏会,同游山泽,时人称灵运“四友”。他曾参与临川王刘义庆主持编撰《世说》十卷、《集林》二百卷,素有“辞章之美”。后来,在任职途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其家族传世极短。何思澄、何子朗当与何逊为同时代人,三人都有文采,时人有“东海三何”之美誉。其中,何思澄家族传两世,何子朗于东海何氏家族中只有他这一世。

可见,我们用“骤兴而短暂”可以来概括东海何氏家族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当是符合他们总体的实际情形。

3、无法摆脱寒门的历史命运

寒门又称庶族、寒族。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逐渐强盛起来,他们在政治上长期拥有特权、官爵世袭,入仕年龄比较小(二十岁即可入仕居要职),把持着朝廷中的许多重要文武官职要位。与门阀士族相对,所有不属于士族的家族都称为寒族或庶族,他们没有什么特权,即使学富五车,也要到三十岁才能入仕为官。一般说来,门阀士族鄙薄武事,常以文雅自居,认为屈身戎旅则有损门第,所以他们不乐武事,只愿做文职官

南朝刘宋以来,以何无忌、何承天、何远等为代表的东海何氏家族,便以武职为升官阶梯,立了军功,掌握了一定军权之后,进而取得了相应的政治特权。何无忌当初追随晋末实权派刘裕,在打败桓温、桓玄父子,刘裕掌控东晋要政时,即以兴复之功荣封“安成郡开国公”。这样何无忌家族即获得了较大的特权,以至后来其子何勖无才无德也世袭“安成公”,以舆马为尚。 何承天家族倒是比不上何无忌幸运,主要是他这支何氏家族到何承天时,其“才非军旅”,三十岁入仕为官之后,仕途坎坷。好在何承天家学深厚、尤精历算,最终也获得“左丞相”、“衡阳内史”、“著作佐郎”、“御史中丞”等要职。但毕竟还是由于出身寒门,所以当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年已六十九岁的何承天被宋文帝命为著作佐郎,参与编撰国史时,那些出身士族的后生作佐郎——颍川荀伯子等,常喊奶妈来嘲笑何承天。尤其是到何逊时,八岁能赋诗,才华横溢,却远不如“并称何、刘”的刘孝绰官居显位、仕途飞黄腾达。何逊忧郁失意,根源于那个无法摆脱寒门的历史命运。何远也是出身寒门,尽管自己的努力终被加封为广兴男爵,封邑达三百户,但最终也不过是“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出身寒门的命运,在他也是无法摆脱的。其他如何思澄家族、何长瑜家族、何子朗家族等,均大同小异,出身寒门的先天背景决定了他们家族传世不长。无法摆脱寒门的历史命运,此为何氏家族发展的最后一个特点。



[1]  东海吕母,是王莽九年(公元17年)时的山东富户,她的儿子被县官诬谄而杀。吕母就散尽家财,聚众数千人起义,自称为将军,率众破城杀官。吕母死后,其众分别参加赤眉、青犊、铜马等起义军。王莽时期法令烦苛,民众摇手触禁,再加上徭役繁重、官吏苛暴以及天灾不断,民不聊生,人民纷纷起义。临淮(今江苏盱眙)人瓜田仪起义于会稽长洲(今江苏吴县)。吕母聚集东海(今山东诸城东南)至琅琊一带贫穷少年百余人起义,后逐渐壮大,曾杀死海曲(今山东日照,在青岛市西南海边上)宰(王莽改县令长曰宰),官兵来追杀,即引兵入海,规模最大时达义军万人。

[2] 曹道衡,沈玉成 《南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158页。

[3]  李伯齐 《〈何逊集〉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368页,373页。

[4]  张强 《历代辞赋选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09页。

[5]  周绍恒 《何逊卒年考》,怀化学院学报,第24卷第1期,20052月,第85页。

[6]  同上,第86页。

[7] 周绍恒 《何逊卒年考》,怀化学院学报,第24卷第1期,20052月,第85页。

[8] 傅璇琮,许逸民 《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38839页。

[9] 韩磊 《何逊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年,第1525页。

[10] 李伯齐 《何逊集校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10年,第170页。

[11]  因《何逊传》中曾称何思澄为其宗人,故把何思澄家族紧列于何承天家族之后。

[12]  今南京市的部分区域,曾称秣陵关、秣陵镇。早在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全国划分成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到四十郡),该地属于鄣郡。最早由秦朝所设置的秣陵、江乘、丹杨三县治所都属于今天南京市所辖区域,三县的管辖范围大致在宁镇山脉以南,横山以北,茅山以西的广大区域。当初都隶属鄣郡,后来曾改属会稽郡。今南京市区的秣陵路一带,曾经是秦汉时期南京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那时即称秣陵县。

[13] 《南史》卷七○,《列传》第六○,《循吏传》中,还有吉翰、杜骥、申怙、杜慧庆、阮长之、甄法崇、傅琰等列传,此处把他们相比较而言。

[14] 周舍(公元469524年)字升逸,汝南安城(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生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卒于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年五十六岁。周舍出生在门第较高的士族之家,是晋左光禄大夫周抃的八世孙、南朝齐中书侍郎周颙之子。周舍博学多才,尤其擅长礼制,他出仕南齐时即为太学博士,转迁为后军行参军丹阳主簿。南齐禅梁后,周舍即为太常,迁尚书祠部郎,又历后军记室、参军、秣陵令,后又入朝内为中书通事舍人,迁太子洗马、散骑常侍、中书侍郎、鸿胪卿、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明威将军、右骁骑将军、除侍中,领步兵校尉、迁员外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加散骑常侍,迁太子詹事。卒于任上,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简子。至今犹存诗数首。

[15] 《庄子·至乐篇》中有云: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庄子·至乐篇》主要谈人生有没有至乐之问题。

[16] 何胤(446—531)字子季,庐江潜(今属安徽庐江)人,生于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三年,卒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年八十六岁。好学,从刘献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锺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起家南齐秘书郎,后出任建安太守。后入朝廷任太子中庶子,撰新礼。阴帝时,入山隐居以终。何胤注有《百法论》一卷,《十二门论》一卷,《周易》一卷,又作《毛诗隐义》十卷,《毛诗总集》六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行于世。

[17]  发生在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晋初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时,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年号为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永嘉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永嘉五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省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之后,迅速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