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东关街北段向东的一条窄巷,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三个民居套院相连。走进其中一个套院,扶着被岁月打磨得铮亮的铁杆护栏上二楼,72岁的东关人马凤林和往常一样正在自家屋顶上料理栽种的青菜、石榴、大枣等蔬菜果木。蓝天白云下,站在马凤林家的屋顶放眼望去,四周大厦林立,可谓闹市中一处清幽之地。很多东关人和马凤林一样,世代久居东关,人出生在这里,家安在这里。而毗邻涑河、沂河,东关人对水和桥亦有着深厚的感情。
马凤林祖上和部分临沂人一样,明朝时由山西洪洞大槐树处迁至临沂东关,安家扎根繁衍直至今日。“我家祖上几代人在东关都是铁匠,到解放后就不干这门活了。”马凤林记忆中他们家族打制的铁器俗称“官铁”,专供官府使用,产品主要是大背刀。旧历官府护卫武器之一便是大背刀,因为使用量大,逐渐地,马家打铁的师傅越来越多,清时,从小井巷以南至酒厂后街约百米的街道两侧皆为马家铁匠铺。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第83师征用东关民居,驻兵在东关。马凤林说:“官兵住在百姓家里,百姓们只能搬走。我家搬到现在的外滩明珠附近居住。”1948年的一个早上,马凤林起床出来晒太阳,突然发现城内特别安静,很快国民党连夜悄悄撤离临沂的消息不胫而走,紧跟着城内不少百姓纷纷打开国民党军队修建的粮仓分粮食。城外沂河上,一艘小船载着10余名国民党官兵紧急向南划行。只听河东岸响起几声枪声,我解放军快速行军追赶,向小船开了几枪后震住了船上逃军,并迅速将一众逃军擒获。
建国前,东关地界庙宇众多,解放路北桥头处建有青龙寺,坐北朝南,寺内有两株大银杏树,现在仍存;西郝家巷内建有泰安奶奶庙,据传因该庙祈福求子特别灵验,来庙内祈福上香的百姓特别多;现今卫校内当年建有关爷庙;东关街北端建有镇武庙。当年每逢雨季涑河水涨,河水眼瞅着冲到东关街,袭淹民居,为此,东关人在涑河沿岸修建河堤,河堤建好后在堤坝上建了镇武庙,寓意镇住凶猛的涑河水,保一方百姓平安。
1958年“大跃进”以前,涑河河道走向并非现在的布局,涑河由西向东在丁家园改道向南,在酒厂后街处拐道向东连接沂河。东关片区酒厂、食品厂、肉联厂众多,河水上涨时极有可能灌入这片工业聚集区。为此,东关人在东关街北段向东人工挖了一条约500米的河道,引涑河水直接入沂河,即今天的涑河河道走向。东关片区内的涑河河道被东关大队当做养鱼场,养鱼场废弃后,这段河道也便逐渐淤死。
1953年建成的临沂副食品总厂,在今东关派出所路北,刚开始副食品总厂产品单一,主要腌制咸菜、豆腐乳。“批发1分5一块豆腐乳,大街上卖2分钱,一天提200块,幸运的话一天能赚2块钱。”做过一阵子摊贩的马凤林对此印象深刻。厂里上千名职工,占地好几亩的大院放眼望去全是腌咸菜的高瓷缸和腌豆豉的坛罐。厂子附近空气中始终飘着一股咸香味,惹得过路的百姓口水直流。厂里的生意非常好,机关单位都吃这里的咸菜,商贩们来批发,城内外的居民们来零购,到了后期产品供不应求,必须持批条才能买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副食品总厂的产品类型逐年增多,也开始生产糕点类食品,满足了百姓们的食品需求。
副食品厂后面是罐头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地名办公室的人来整理地名档案,当时副食品厂和罐头厂之间有条巷子,无名。附近百姓突发奇想,取“副”、“罐”俩字,冠以“副罐路”,该小巷至今在东关尤存。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办的临沂汽车运输公司修理厂,厂址即在今市人民医院东侧,机关单位和运输公司的车辆都在此维修。在东关人的记忆中,大家经常去修理厂捡拾修汽车时扔掉的废铁和煤炭块。“建国初期,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仍然较差,根本没钱买煤过冬。”马凤林说,国有的修理厂条件稍好,用得起煤,百姓们捡拾未燃尽的煤炭块再次使用,取暖。
修理厂附近是汽车站,在青龙寺原址上修建。破旧的解放牌汽车内后座拆除,钉上几块木板当座椅,车顶棚用破旧的帆布遮盖固定,这便是早期的客车。票价相比人均收入还是较贵,平时坐车的人较少,老百姓还是习惯步行。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这家汽车站搬到现今临沂市第八中学处,六十年代搬到西关去了。
记者 车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