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名人

蒙阴县东蒙公氏:公氏渊源历史久姬姓分封始春秋

时间:2014-6-22 23:16:36  作者:车少远等  来源:  查看:7856  评论:0

公氏出自于姬姓。周公姬旦之子伯禽建立鲁国。春秋后期,周王室衰微,政由方伯。冲破了礼制束缚的诸侯们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为争夺财物,扩充地盘,以大国争霸为特点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霸主迭出,烽火连天,尸横遍野。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纵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贵族手中。由于君权削弱,鲁国国内贵族纷争激烈。

  后来,执掌政权的季孙氏内部起了分歧,鲁昭公便同儿子衍、为,联合一批反对派攻打季孙氏。当时孟孙氏、叔孙氏虽然对季孙氏不满,但这两家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季孙氏这棵大树不倒,他们就能在朝野站住脚跟。出于此考虑,这两家便齐心协力支援季孙氏。由于当时季孙氏已是三代执掌朝政,收买了不少人心,也得到了民众拥护,况且又有孟孙氏、叔孙氏两股力量的支持,战争结果可想而知,鲁昭公大败,带着儿子衍、为逃往齐国。国公的位置交给了弟弟,即为鲁定公,封衍、为公爵位,并授姓为公氏。

  由于鲁国的逐渐败落,鲁定公之后,姬姓后代的爵位出现了众多复姓,如:公山、公羊、公甲等,唯有衍、为公爵之后为单姓公氏。

  简言之,公氏渊源于春秋,分散于战国,汉唐移居鲁疆,主要在东莱山、琅琊、沂州、莒州等地。自宋宣和年间由沂州府迁蒙阴上东门安家,位居东蒙山下的一支称之为“东蒙公氏”,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移居东蒙山下:宋宣和年间,公蕃首迁上东门

  东蒙山,《论语》有云:“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颛臾国,春秋附属鲁的一个小国,位于平邑、蒙阴一带”,现蒙山前平邑有颛臾村,附近亦有颛臾庙遗址。

  明代礼部尚书、文学家公鼐,在他的《东蒙山赋》中称:“岱宗之亚,爰有东蒙。神禹因之以艺淮徐,鲁公有之以荒大东。尼父登之以俯宗国,羡门居之以越蓬瀛。”他又在《东蒙辨》一文中记载:“我生长在蒙山之下,详细考证蒙山在蒙阴、沂水、费县三县之境内,而沂水在蒙山东麓。蒙山绝高者有数处,俗以西方最高一峰形状类龟至今称龟蒙峰,中央绝高者为云蒙峰,东方绝高者为东蒙峰,实为一山末断。”

  此外,清代大戏曲家洪昇,在康熙初年游蒙山时写诗:“乱石绕东蒙,崎岖古道通。一身千里外,匹马万山中。芳树遥遮日,春沙细逐风,思家还有润,不独无途穷。”

  历代文人墨客来蒙山留下的关于写蒙山的诗文中都称之为“蒙山”,蒙山巍然屹立于东海边,因此称之为东蒙山。

  东蒙山下野店镇上东门村毗邻坦埠镇下东门村,野店河贯穿,常坦公路顺河而延。史料记载:“上东门是春秋时期齐鲁边境,鲁国的东大门户。”村庄坐落在野店河南岸,地势平坦,连接重峦群山。北面安平崮、石门山,崮峰险峻,丘陵起伏连绵。南面有石人山耸立,著名的了阳崮在群山峻岭中直插云霄。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坐落在安平崮东石门山前的公氏第一大祖茔——公家大林,碑廊群立,松柏茂密,古树参天。河南侧村内古宅、石坊、祠堂等古迹随处可见。明清时期从这里迁徙流寓全国的公氏族人分布在全国近百个县。

  1983年版《蒙阴县地名志》中有载:“上东门位于公社驻地野店东南6公里,1239人,1578亩耕地。”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包姓六口人自山西潞安府迁到此落户,因村东河是东周时齐鲁的边界,该村是鲁国东门,故名东门村。清初又在其南建一村名下东门,与其对称为上东门。宋宣和年间,公姓由临沂县义沟村迁居现今上东门村。公姓在明朝时,族大、人盛,显赫异常,曾出过五世进士和父子翰林。

  公氏由义沟村首迁上东门村者乃一世祖公蕃,其为躲避战乱只身一人迁居此地,公氏后裔尊其为东蒙公氏始迁祖,来此后受上东门大户包家赏识并收留关照,在此劝学力农,他白天教书,晚上研读诗文、埋头创作,著有《定园集》一书。包家看公蕃才华出众,于是将女儿许配给他。

  公蕃来上东门时无任何田产家业,后来的公家大林最初乃包家田产,公蕃看中的这块林地占地约200亩,土层呈暗黄色,异常肥沃,插柳成荫,此地长出的庄稼比其他地块都要旺盛,另有一眼清泉常年出水温润甘甜。一日,公蕃来此劳作,偶遇两位风水先生,听对方讲解说此地向南有石人山、了阳崮,两座山下有一条恰似玉带的野店河,北有安平崮、石门山,可谓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公蕃早有意将父母坟茔迁过来,听风水先生这么一说,更加坚定了他迁坟的念头。

  回家后,公蕃从岳父包老爷那买下这块宝地,将父母坟茔迁了过来,此后东蒙公氏一族在此建坟立碑,慢慢地形成了日后的公家大林。公家祠堂建于公家大林内,占地约半亩,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一代文豪公鼐:辞官返乡,诗坛巨擘扎根沂蒙

  公鼐,字孝与,明代文学家,乃东蒙公氏第十七世。父亲公家臣,隆庆五年进士,也是公氏第五代进士,初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他“校阅世宗实录,以论夺情”。因触怒了丞相张居正被贬官。后来担任南京户部主事。著有《柳塘集》。

  公鼐是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初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左春坊左谕德,为东宫讲官。

  公鼐好学博闻,磊落有器识,性情耿直,看到魏忠贤扰乱朝政,于是便称病归乡。论诗主张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声情,反对复古模拟之风。与于慎行、冯琦时称“万历前期山左三大家”。公鼐的纪行诗善于写景,诗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抑郁之感和隐退后的消极情绪。可以说读懂了公鼐的诗便读懂了晚年的公鼐。

  公鼐的纪行诗,有辞官回乡途中的怀古之作,有游蒙山时的抒发情感之作,亦有旅途跋涉怀念故乡之作。怀古诗《穆陵关》:“昔日齐侯履,南疆尽此封。诸山沂作镇,五岳岱为宗。霸国犹余业,重关识旧踪。故园相去近,回首云海重。”可见,诗人面对这座被称为“齐南天险”,处于泰、沂两座名山之间的雄关,不由触发了怀古情怀。以此作为封疆南部边界的齐国,它称霸的业绩,至今流传,而雄关穆棱的遗迹,尚可辨识。但是昔日声威震慑诸侯的齐桓公哪里去了呢?回首北望,只有茫茫云海。这首诗借怀古而抚今,叙说人间沧桑,宦海多变,从而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怨愤情绪。当时宦官当道,专断国政,排斥异己,谁知道明朝将来又是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与《穆陵关》相比,游蒙山《望蒙山吟有寄》、《初春出郭望蒙山雪色》则侧重于写山景、雪景。前诗第一部分描写了蒙山挺拔磅礴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色。抒写了自己因奇丽的山景所引发的拍手成快、振衣长啸的豪放情怀,同时借以浪漫的手法抒写了初平牧羊、仙迹往来,给这座名山增添的灵异色彩。尤其以“齐鲁千里平如掌,俯视一气恒块莽”,堪称写登高远眺的佳句;后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京师友人的深切怀念。在作者想象的思维空间中,昔日之友恰似眼前的蒙山,多么想当面畅谈。笔锋急转,但是山高路远、豺狼当道,真是近在咫尺、远在天涯。作者不正是因为魏忠贤专权跋扈、迫害而与友人分开的吗!最后,诗篇以沉重的笔调,叙写两人握手蓟门,共赏春景的不可能,只好以一篇怀旧赋来表达自己的深沉怀思。即便是这篇怀赋,也无从寄达,还能说什么呢!后诗是一首写初春远眺蒙山雪色的诗。诗人按照自己看到的景色顺序,先写了春风新柳,点点飞鸿的近景,接着笔锋一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映日玉莲、壮丽蒙山霁雪图。随后诗人又按其联想到事物,给蒙山渲染了一层世外桃源的神秘色彩。最后则写面对这迷人的景色,诗人俗念已消,真想出世仙游。可谓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分外动人。

  公鼐晚年,山居诸诗,也以写景、抒情见长,诗文可见其深受陶渊明田园诗影响。以《汶南别业秋居》为例,“向晚烟弥望,秋山更可看。九霄孤鹤唳,一壑万松寒。客话桑麻旧,空收禾黍残。明农吾分事,身世此相安。”这首诗记述作者引疾辞官回家,居汶南别业时的情景。前两联以质朴的笔触,立体地勾勒了汶南别业的秋景;后两联集中描写了农家风情,细细品读颇有陶渊明《归田园居》的遗韵。另外还有《中山寺同三叔、徐丈小饮禅房》、《同陈、徐二生游南竺》、《东蒙祠遇雪》等诗,在描写中山寺、南竺寺、东蒙祠等处所的美好环境和壮丽景观的同时,具体写登塔揽胜、叩钟参禅、研讨图书史籍、下棋、饮酒、听僧人话旧、看文人题名等趣事,反映了作者厌倦人事和对退隐、闲居的满意情怀,表达了对长辈、友人、僧人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对学生的怜惜之情和殷切期待。

  公鼐生平著有《问次斋集》30卷。《问次斋集》行文有情,情感皆由心而发。公鼐因阉党魏忠贤等人迫害归乡居今蒙阴县桃墟镇前城子村。村里的阳光不太耀眼,天很蓝,絮状的白云悬在下方,在天际尽头。云朵之上则是一丝一缕若蚕吐出的轻丝一般悠悠扬扬、若即若离飘浮着的薄云。薄云下四面环山的前城子村,诸山奇石峭壁,遍布果木,潺潺流水从村旁流过,此景犹如仙境一般。

  村里随处可见碎山石垒砌的房舍,错落有致,较为完好的保存了山居实物景象。这里的人朴实善良,勤恳踏实,千余人口的前城子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村中峭壁之下紫藤盘根错节,据说是当年公鼐在此居住时花园的一株植被,旁边残存的碎石青砖瓦片清晰可辨古遗迹的布局,此乃公鼐的家庙,十年前保存尚好,前几年房舍因年久失修自然坍塌。家庙北侧一公里处陡峭山壁之下农家院内尚存有大块青石垒砌的高出地面约四米的石台,村里人介绍这便是问次斋楼一层的石墙遗迹。问次斋便是当年公鼐还乡后读书、作画、写诗的场所,据传当年的问次斋乃两层楼,楼体木质结构在岁月无情地侵蚀下早已不复存在。问次斋前便是公鼐故居,现在亦没有故居实体建筑保存下来。

  小村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好像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的照耀下婀娜多姿。可以想见,公鼐归乡后居大山深处,面对眼前的景色,想到此生在官场的经历,欲解脱却难以释怀,惬意中定然透露着哀伤和无奈,其所作的诸多田园诗中处处透露着这一情怀。若要读懂公鼐,只需细细品读其所著的诗文佳作,读后不免为这位当朝忠臣的一生所感叹惋惜。

(本系列部分资料参考公丕勤所著《名门望族东蒙公氏》)

                                      五代进士盛显明,父子翰林传佳话

  公氏明朝五代进士分别是上东门村的公勉仁、公跻奎、公一扬、公家臣、公鼐。

  上文所提的公鼐,其父公氏十六世公家臣,乃本家第四代进士,父子俩均曾官居翰林院编修。公家臣自幼聪慧好学,文学出众,十五六岁时就写了诗文百余首,著作成集。其为官有操,秉史笔写皇录。万历年间被张居正贬官,回到故乡探亲时带着儿子公鼐游蒙山,登上山巅,激励23岁的公鼐写出《东蒙山赋》。后来,张居正死后,公家臣奉诏任南京户部主事,上任前,公家臣回老家探亲时,马不停蹄,上东门公墓祭拜、野老峪看望二叔,游览蒙阴山水,写下了《建蒙书屋》、《琴月轩》、《登仙洞山》、《蒙山道中》等诸多诗文。

蒙阴县东蒙公氏:公氏渊源历史久姬姓分封始春秋
明末御敕公氏“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石牌坊,现已毁坏。

  上任前,因公鼐坠马伤身不能送父,临行时公家臣握着儿子的手说:“东方佳地,汝与南陵公谛视之。”父亲走后公鼐一直心神不安,突然一天有快马来报说父亲病危,公鼐不顾伤痛风雪疾驰,泪水凝冰。途中梦见父亲对其曰:“汝视葬地,无过如赵氏北墙下。”公鼐一梦惊醒,立即起身一气奔到父亲身边,此时公家臣已经离世,离世的时间正是公鼐做那个梦的时间。随后,公鼐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蒙阴,次年春安葬在家乡,现在蒙阴公家万村北还有墓碑尚存,当地人称之为“梦地”。

  公家臣的一生可谓仕途坎坷,不幸被贬职,病逝在上任途中,更是惊动了北京、南京的文武官员,史称他“为官立朝正色,不苟异同,居乡瑾厚。”现在能查到的史料中有记载,当时的礼部尚书叶向高追挽诗曰:“词场当代扼名流,涉世宁能曲似沟。谪宦非关明主意,修文还与故人游。水中云雨今何在,眼底沧桑变末休。仰止高山情不尽,传经今喜有箕裘。”为了纪念公家臣,蒙阴县城东门外曾建有一座“四牌楼”石牌坊。

忠孝替父守边陲,荣归故里誉乡邻

  公海,元朝末年万户,世袭军职,最初是了阳崮的寨主,他的父亲乃生员公汉,其叔公羲在军中任军镇抚,相当于现在的后勤处长。公海属于东蒙公氏第八世,战时能统兵三千至一万兵马上阵,平时保护地方平安。

  元朝蒙阴境属于青州府管辖,境内18处山寨都建在高山崮顶悬崖峭壁之上,有匪乱或外敌入侵时,四方百姓各奔山寨避难。元朝末年,朝政混乱、社会不安、黄河决口、农民起义。地方上出现了各路豪强相互争斗残杀,盗寇丛起。为了保护蒙阴一方百姓,众人公推公海为总领,他治兵力农赏罚分明。每当匪寇来此侵袭,各路人马都由公海统一调度指挥分兵杀敌,敌兵被击退以后,他又组织治田耕作。公海实行的种种利民举措,深受当地百姓拥护。

  明太祖朱元璋改朝换代后,公海被派至辽东守边,当时他已经快四十岁了,按规定年过四十可以由子替回。后来由四子公守敬替父亲戍边,公海回到故里,居上东门,仍扶助乡民耕田余生,墓就设在上东门祖茔内。

  洪武年间规定三户人家出一丁从军,如有在军籍者年过四十可由子替代回籍。公海在辽东戍边时家里有四个儿子,三个大的都不愿意替父从军,其四子公守敬最小,还有刚满十个月的儿子,但却毅然携妻抱子赴辽东替父,行至登州遇到大风大浪,航行危险,同去的戍军者纷纷掉头。公守敬替父心切,将怀抱十个月的儿子公兟托付给同去从军遇海险要返回的沂水葛姓人家挑回,交给大哥抚养,夫妻二人不顾生命危险乘船到辽东将父亲替回。他的忠孝事迹被县衙表彰为“忠义孝子”。公守敬夫妻在辽东军营15年,成为军中的一个小头目,又生养了次子、三子、四子。在家乡上东门,当初从登州挑回的长子公兟长到十五六岁时,只身一人去辽东将父母弟弟替回老家。公守敬携妻带子返回故里上东门,八十五岁终。忠孝美誉世代流传,旧县志载旌表为“忠义”,公氏家族旌表为“孝子耆德”。

  公兟长到八九岁时,常到上东门郭家学堂院内玩耍,有一次郭先生提问算术,室内学生没有人能回答,公兟在窗外答对了,郭先生闻言大惊,将他唤过来,有问必答,于是郭先生破例让公兟进学堂听课。从此,公兟的文才大有长进,特别精于算术。公兟平时在家还要帮着大人放牛,下地干农活。长到十五六岁时才听说父母在辽东边关,多少年来做梦想见到自己父母的愿望迫切地涌上心头,于是便哭着回家不吃不喝,一心要去辽东寻亲,大伯无奈只好准备盘缠让公兟出门,他历经艰险赶到辽东军营找到了父母。见了面,公兟不能辨识对方,母亲验看身上的痣点,母子相抱大哭,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后来,军吏发现公兟精通算律,才能不凡,推举其任一职位,发挥其特长,随即批准公守敬退役携带妻子荣归故里。公兟在军中建功,军役期满时,山东行省以精通算律并有军功委任其为登州守备胥吏职,算是一份文秘工作。永乐年间因为他有军功加上忠孝行为,被征任为直隶顺德府广宗县丞,在任期间政声卓著,一年后因病归故里,临行时用两头毛驴驮着全部家当,子女徒步随后,一路艰行,回到上东门。公兟回到家乡后,以孝行为一世楷模,劝学力农,终年七十岁。他的儿子公评,被县里表彰为“大善人”。

  公评的次子公恕,少时聪颖过人,习农善学,16岁求学就读,通经工书,博学多才,被县令推荐入国学,享受政府的粮米补助。49岁的他被授任河南怀庆府修武县丞,在任以情征税,贫穷人家设法周恤,对富裕的人家劝说多出银两,总量不少算是完成本县的税负任务,受到民众的拥戴。公评在职多年身无余银,更别说华丽的服饰,以清廉著称,荣归故里,归乡后谢绝安置县城,仍然回到上东门村与族人同住在一起,发动父老乡亲开垦农田,使得家乡百姓日子过得更加富足殷实。

  由于公兟一家三代忠心报国,秉承孝道,影响了公氏一族后人,家门逐渐显耀,于是便有了“兟公三代为公氏一门贤达之基”的说法。

支前模范公方莲,誓为革命血汗洒

  蒙阴县志大事记中有载:“1947年春,野店区烟庄村的六姐妹为支援莱芜战役,担当起支前工作。动员全村妇女,两天两夜烙煎饼2500公斤,凑草料1000公斤,半月洗军衣2500余件,做军鞋300双”。在支前篇中有写到,“解放战争中,全县支前民工共21万人次,英模事迹大量涌现。野店区烟庄村的干部、青壮年都随军支前,只留下有腿疾的党支部书记公方庆。青年妇女张玉梅等六姐妹,毅然挑起支前拥军的重担,分别代行村干部的职责。样样工作都做的出色。《鲁中大众报》报道了她们的事迹。”

  清末民初,天灾不断,匪患常有,1924年公方莲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幼年丧母,与父亲兄弟相依为命,度日维艰,备受煎熬。四五岁时就到地里挖野菜、摘树叶补充口粮。有空她还要跟着父亲识字,铸就了公方莲坚强的性格和善良的心地。

  1928年,蒙阴境内连年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又遭遇干旱、冰雹、蝗虫等灾害,民间瘟疫蔓延,使得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纷纷外出逃荒。公方莲跟随父母、兄嫂背井离乡闯关东。在东北受尽寒冷、水土不服之苦,不久母亲病逝,嫂子病重。悲痛万分的她还要侍奉年迈的父亲,照顾病重的嫂子,抚养刚出生的幼侄,茹苦含辛。抗战爆发后,东北沦陷,一家人扶老携幼又返回家乡蒙阴烟庄。

  1938年,烟庄建立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当时的地下党员野店区教导员陈万新和公方莲的父亲以做货郎生意为名掩护抗日工作。十几岁的公方莲就担负起为革命同志做饭、送饭、站岗放哨、传送通知、掩护过往干部等任务。因为货郎担生意是革命经费,来往同志们的吃饭问题加重了公方莲家的困难。自己家人吃糠菜省下粮食,借粮食为同志们做饭。由此,公方莲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也锻炼了她沉着、机智、不怕苦、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

  公方莲积极发动村里的妇女参加识字班,学习文化受教育,宣传抗战爱国思想,抗日战争胜利后公方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初期,莱芜战役参军支前动员会议后,上级将准备煎饼、马草、军鞋等物品的任务交给了公方莲,她接到任务后积极组织妇女老幼及时开展工作,将各户交上来的粮草、熟食、鞋袜等逐一记账,等革命胜利后好对组织、对个人有个交待。随后,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的人马源源不断地驻扎、过往烟庄,向寨子、张庄一带进发。公方莲带领六姐妹分工负责,应接不暇,提前号下的房子不够用,她们带头腾出自己的住房让部队战士们住。为了让部队迅速露营、过境,六姐妹吃了不少苦,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汗水湿透衣衫是常有的事,这闻名遐迩的“沂蒙六姐妹”便是部队上的人给叫起来的。

  大部队过境刚结束,莱芜战役打响了。公方莲会同村里其他女同志,两人抬一箱重达150公斤的炮弹,翻过两座大山,头顶悬崖脚下深渊,沿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运弹药,肩膀磨破了用毛巾一包继续抬着走,脚趾流血不吱声,无人喊疼。炮声就是命令,看到自己抬来的炮弹又装上军车运往前线,姐妹们那叫一个恣呀,不顾天黑、伤痛、饥饿,翻山回家,继续做拥军工作。

  记者 车少远 通讯员 公丕勤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