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文化

山东省临沂市旧志考述

时间:2014-7-8 21:26:22  作者:解修丽  来源:  查看:7397  评论:0
 
摘要
本文是以山东省临沂市现辖区内1949年之前纂修的旧地方志为研究对象,以有旧志的一区(兰山区,即临沂市市政府驻地)四县(费县、郯城县、蒙阴县、沂水县)为范围,从志书的种数、版本、流传、收藏、内容等方面作系统地整理分析研究,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志书,了解历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研究区域文化,也希望能够为他人研究利用这些旧志书提供一些线索。通过对临沂市现辖区内的这些旧地方志的系统考察,对目前对这些志书的整理和研究情况做一总结,并从文献学的角度,采用分析法、归纳法、统计法、考证法、比较法等方法,综合运用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学科知识,对从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存世志书做专书研究,并尝试对同类志书做比较研究,分析这些志书的成就与不足。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综合参考运用多方面搜集到的地方志书资料、参考资料及研究资料,尽可能客观真实并全面地反映这些志书的基本情况,以期为读者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利用这些志书是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临沂市;旧志;费县志;郯城县志;沂水县志;蒙阴县志
  
引言

方志是记述地方古今各方面或某一方面情况的科学文献,它既是概括一地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发展过程的地方史书,也是汇集一方基本知识和系统材料的地方百科全书,所以有一方全史之称。方志中保存着大量的天文、自然灾异、物产、矿藏、农业生产技术、赋税、艺文、人物传记、宗教、风俗、方言、名胜古迹、农民斗争、中外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的丰富资料,是我们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独特的价值,有待于人们去开发利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成书于1949年以前的、与今山东临沂市有关的旧地方志书。研究旧地方志,不仅有助于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有利于旧志的保存和流传,而且能为新志的纂修提供体例内容上的借鉴,从而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北临青岛市和潍坊市,西接枣庄市和济宁市,东为日照市,南面则和江苏省接壤。整个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沂河、沭河流贯全区,沂山、蒙山、鲁山、七十二崮,构成了北部山区,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沂蒙山区”。早在殷商、两周时期,这里就建立了许多小诸侯国,如郯、部、鄙等。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被鲁、莒、齐、楚等国吞并,秦朝开始,这里设置琅琊郡,汉代分属琅琊郡和尔海郡,北魏置北徐州,北周改北徐州为沂州,隋、唐、宋皆属琅琊郡,金改置莒州和沂州,一直到清雍正十二年,沂州升为沂州府,辛亥革命后,1913年撤销沂州府属济宁道。临沂市现辖三区九县,即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临沭县、苍山县、菖南县、沂南县、平邑县、沂水县、蒙阴县、郯城县、费县。
在临沂所辖的这三区九县中,有两区(罗庄区、、河东区)五县(临沭县、苍山县、莒南县、沂南县、平邑县)为抗日战争开始及建国以后的建置,所以没有旧地方志,有旧志者只有兰山区(旧时称临沂市,是临沂地区驻地)、沂水县、蒙阴县、郯城县、费县。临沂有旧志的这一区四县明清时全属沂州府。另外,临沂地区由于峰岗较多,交通不便,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著名人物,但全地区总体来说比较闭塞,文化不发达,所以相对于山东省的其他地区,临沂地区的旧志可以说是比较少的。根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编著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王桂云著的《山东方志汇要》、王桂云及鲁海著的《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王建宗及刘喜信著的《山东地方志二怙目(初稿)》等文献统计,临沂地区历代修志共为二十四种,在山东属种数最少的地区,亡佚者七种,存世者十七种。存世的十七种志书中,包括府志一种、州志两种、县志十三种、乡土志一种,其中明代纂修的有一种、清代纂修的有十四种、民国纂修的有两种。
本课题拟对临沂地区的旧志,从种数、版本、收藏、内容等方面作系统地整理分析研究,以更好地利旧志书,了解地方历史,研究区域文化,也希望能够为他人研究利心这些旧志书提供一些线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临沂地区历代修志,据统计,有记载的为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旧志,从存佚情况来看,可分为两类:(一)有目无书者,有七种,分别为《(嘉靖)沂州志》、《(万历)郯城县志》、《(嘉靖)费县志》、《(万历)费县志八卷》、《(崇祯)费县志》、《(万历)蒙阴县志》、《(嘉靖)沂水县志》、《(万历)沂水县志》;(二)存世者有十七种,分别为《(万历)沂州志》、《(康熙)沂州志》、《(乾隆)沂州府志》、《(民国)临沂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续修临沂县志》、《(康熙)郯城县志》、《(乾隆)郯城县志》、《(嘉庆)续修郯城县志》、《(康熙二十八年)费县志》、《(康熙)费县志》、《(光绪)费县志》、《(光绪)费县乡土志》、《(康熙)蒙阴县志》、《(康熙二十四年)蒙阴县志》、《(宣统)蒙阴县志》、《(康熙)沂水县志》、《(道光)沂水县志》。
据考察,目前对临沂地区旧地方志的收藏和整理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收藏原刻本。如临沂地区档案馆就收藏有《(民国)临沂县志》,蒙阴档案馆收藏有《(康熙二十四年)蒙阴县志》、《(宣统)蒙阴县志》;(二)影印与复印旧志原本,如临沂市档案馆所藏《(康熙)沂水县志》就为影印本;(三)出版点校本。如临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整理校注了《(民国)临沂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续修临沂县志》,并已于1987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排印出版;(四)整理汇编几种旧志。如临沂市蒙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时数年,对搜集到的三部清代蒙阴县旧志进行整理汇编,于1999年8月交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蒙阴县清志汇编》一书。
对临沂地区旧志的研究,有于桂云所著的《山东方志汇要》以及王桂云与鲁海所著的《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两书对临沂地区的旧志做了整理统计,并有提要介绍。其中王桂云所著《山东方志汇要》一书,对山东省各地区历代所修志书基本上皆有统计:有目无书者,记录该书出处;存世者,记录该书的名称、卷数、修纂人姓氏、版本、前志源源、本志类目、重要史料等,此书没有统计各种志书的收藏单位。而王桂云与鲁海所著的《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一书,主要是对山东省各地区历代纂修志书的概况进行阐述,记录志书的名称、修纂年代、修纂人姓氏、卷数、版本及收藏该志书的主要一些单位,对于一些志传中的重要史料也有记录。
除了专书之外,还有一些散见丁期刊、网络、报纸上的论文,但这些论文大多是从风俗、历史、地理、文化等角度对旧志中的某一说法进行研究。如临沂市蒙阴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人晋在2002年第四期《民俗研究》(季刊)上发表了《(蒙阴县清志汇编·风俗志)初探》一文,就是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清代蒙阴县旧志做的研究,探讨的是清志编写人员对风俗的认识亦即风俗观问题;又有于海霞在2007年11月《华夏商务旅游指南》上发表《临沂小吃一糁》一文,其中就有引自(清)康熙年间邵士修的《沂州志》卷一祭祀篇中对“糁食”的记载。据笔者调查,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从文献学角度对临沂地区的旧志做系统研究的文章,所以说,目前对于临沂地区旧志的研究还很欠缺,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临沂市现辖区内的1949年之前纂修的存世旧志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土要包括:一、对临沂市现辖区内的旧地方志进行系统考察;二、在现存的方志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志书做专题研究,并与其他同类志书作比较,分析其成就与不足;三、通过对临沂市现辖区内的旧地方志书的整理与研究,对临沂地区旧地方志的整理研究现况进行总结,为新地方志的纂修提供经验。
在论文的准备过程中,笔者多方面搜集资料,尽可能地查找旧地方志书的原本。搜集资料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一)查找旧志书的原刻本。因为所涉及地方志书皆为古籍,所以搜集起来有一定困难,特别是查找原刻本。本论文所涉及十七种地方志书,除了《(光绪)费县志》在国家图书馆都有收藏,所以笔者去了国家图书馆,分别在在善本阅览室和古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室查看到了另外十六种地方志书;(二)从网上搜集资料。在国学数典论坛上有很多地方志书,其中有一套《中国地方志集成》,其中收录了几种临沂地区的旧地方志书,对笔者帮助很大。另外在超星数字图书馆上也有一些地方志书,亦对笔者帮助很大;(三)搜集地方志书影印本。因为所涉及地方志书皆为古籍,所以笔者手头的地方志书皆为影印本或复印本。笔者有一部分地方志书资料是在临沂档案馆通过复印地方志书的原刻本和影印本搜集到的。另外笔者也通过朋友帮助购买到了几种地方志书的复印本。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综合运用搜集到的地方志书资料和其他一些论文论著资料,仔细研读,主要采用分析法、归纳法、统计法、考证法、比较法等方法,综合运用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学科知识,尽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临沂市旧志的情况。
 
第一章临沂市历代志书概述

第一节 临沂市区域历史沿革及历代修志概述

一、临沂市建置沿革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因东临沂河而得名,在历史上曾为琅琊国、琅琊郡、沂州、沂州府、琅琊道、临沂县、兰山县治所,是鲁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古城,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临沂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有关专家对1981年在沂源县(现为山东省淄博市所辖县,地处淄博市最南端,地理位置属于沂蒙山区,是沂河的发源地)土门镇骑子鞍山东麓发现的猿人化石考证,大约在几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对沂水、莒南、蒙阴等县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和沂水、蒙阴、临沂、莒县、临沭、郯城等县(市)的细石器文化遗址的考证,都可以证明距今一万至儿万年前,沂蒙人民的远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临沂地区灿烂的古代文明。
据《(乾隆)沂州府志》卷一记载,虞夏时,临沂地区境属徐州,“禹贡:徐州之域。所谓海、岱及淮,惟徐州也,”《汉书·地理志》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义,蒙、羽其艺。”师古注日:“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为徐州,“淮、沂二水已治,蒙、羽二山皆可种艺也。”
西周时,徐州并入青州,临沂地区亦随徐州改属青州。是时境内已有封国,据《续山东考古录》载:“兰山县,周鄱国,后入鲁,为启阳邑。又郜国,后亦入鲁。又鲁中邱邑、祝邱邑、向邑、次窒邑,后入楚为兰陵邑。又曁邑。”
春秋时,临沂地区境属齐、鲁、莒三国地。
战国时期,临沂地区先后为齐、楚兼并。战国末期,临沂地区南部(约包括相当于今郯城县、临沭县、苍山县、临沂市及费县、平邑县的南部)属楚,北部属齐。这个时期,齐国分全国为五都,楚国则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区大致分属琅琊郡和郯郡。
西汉时期,郯郡改为东海郡,临沂境内有开阳县、临沂县、兰陵县、利成县、缯县、戚县、即邱县等,分属徐州的琅琊郡和东海郡、兖州泰山郡及城阳国。《续山东考古录》载:“汉徐州东海郡开阳县、临沂县、兰陵县、利成县、缯县、戚县、即邱县(北境当有RI都县地,西南当有襄贲县地)。”《(乾隆)沂州府志》载:“西汉在徐州者为琅琊郡南境,东海郡北境(治郯县);在兖州者为泰山郡东境,城阡I国北境(文帝改齐国日城阳)。
东汉时期,临沂境内有南武阳、华、蒙阴、莒、阳都、东安、虑、东莞、郯、兰陵、襄贲、开阳、费、利城、祝其、缯、南城、即丘、临沂等县,分属兖州泰山郡、徐州琅琊国和东海郡。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泰山郡(十二城):……盖。南武阳(侯国,有颛臾城)。南城(故属东海,有东阳城)。费(侯国,故属东海,有祷亭,有台亭)。牟(故国)。”“东海郡(十三城):郯(本国,刺史治)。兰陵(有次室亭)。戚。……襄贲。……承。阴平。利城。……祝其(有羽山,春秋时日祝其,夹谷地)。厚丘。”“琅琊国(十三城):开阳(故属东海,建初五年属)。东武。琅琊。东莞(有郓亭。有邳乡。有公来山,或日古浮来)。西海。诸。莒(本国,故属城阳……)。东安(故属城阳)。阳都(故属城阳,有牟台)。临沂(故属东海,……)。即丘(侯国,故属东海,春秋日祝丘)。缯(侯国,故属东海,……)。……”
 三国时期,临沂地区范围全在魏国境内,分属徐州东海郡、琅琊国、东莞郡,青州城阳郡,兖州泰山郡。东海郡有郯、襄贲、利城、祝其、兰陵等县;琅琊国有开阳、临沂、阳都、缮、即丘等县;东莞郡有东莞、东安、蒙阴等县;城阡i郡有莒县;泰山郡有南武阳、费、华、南城等县。
 两晋时期,临沂地区境属兖州泰山郡,徐州东海郡、东莞郡、琅琊国,青州城刚郡。《晋书·地理志》载:“兖州。……泰山郡:……南城,……南武阡l,……”“青州。……城阳郡:……莒(故莒子国),……”“徐州。东海郡:郯,祝其,……襄贲,利城,……兰陵,……”“徐州。琅琊国:开阳,临沂,阿I都,缯,即丘,华,费,东安,蒙阴。”“徐州。东莞郡:东莞,……益,……”
南朝刘宋时,临沂地区范嗣属丁二宋。据《宋二}弓·州郡忐》载,分属南徐州、徐州、南兖州。有南徐州南东海郡之郯、南琅琊郡之临沂、南兰陵郡兰陵、南东莞郡之莒和东莞、南彭城郡之开阳,徐州东海郡之襄贲、东莞郡之莒和东莞、东安郡之盖和新泰及发干、琅琊郡之费和即丘,南兖州东莞郡之莒和东莞。
北朝北魏时期,到公元471年,北魏基本上统一了淮河以北地区,从此时起,临沂地区境属北魏。据《魏书·地形志》载,临沂地区分属徐州、南青州、北徐州和东徐州,“徐州,……兰陵郡,领县四。……兰陵县”“南青州,领郡三,县九。东安郡,领县三,盖,新泰,发干;东莞郡,领县三,莒,东莞,……”“北徐州,领郡二,县五。东泰山郡,领县三,南城,新泰,武阳;琅琊郡,领县二。即丘,费。”(注:南青州东安郡之新泰和北徐州东泰山郡之新泰非一也)“东徐州,领郡四,县十六。……郯郡,领县四,郯,临沂,归吕。”“海西郡,领县三。……襄贲。”够魏之后,临沂地区先后属于北齐、北周。
隋朝时,临沂疆域分属高密、彭城、琅琊、下邳四郡。《隋书·地理忐》:“高密郡,统县七,……东莞,……’’‘‘彭城郡,统县十一,……兰陵,……”“琅琊郡(旧置北徐州,后周改日沂州),统县七,……临沂,费,颛臾,新泰,沂水,东安,莒。”‘下邳郡,统县七,……郯。”《续山东考古录》载:“宇文周,沂州治琅琊郡,治即邱县,武帝改北徐州口沂州。隋沂州琅琊郡治临沂县。开皇十六年,分即丘复置临沂县,又置郎城县属邮州。大业二年省郜城入兰陵,省即邱入临沂来属,又(徐州彭城郡)兰陵县地。开皇十六年至大业元年临沂故城在县东北三十六里,又名邱城。大业二年移入郡城(临沂州城大业时称郡)。寰宇记,临沂县高齐省,开皇复置,于今县东北三十六里,……”在大业二年(605)之前,临沂地区曾为启阳、开阳、琅琊国都、琅琊郡治,但都不叫临沂,临沂之名,虽多次出现,但都不在今临沂地区。因此,沂州之名,始于宇文周时期,临沂之实,始于隋大业年间,这是临沂沿革的关键所在。
唐朝,临沂地区分属于河南道沂州、密州。贞观年间分天下为十道,沂州、密州属河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天下为十五道,又于边境置节度、经略使,兖海节度使治兖州,管兖、海、沂、密四州。《1日唐书·地理志》载:“徐州上,隋彭城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徐州总管府,管徐、邳、泗、郜、沂、仁六州。……七年,以沂州属海州都督。……天宝领县七,……下邳,汉下邳郡。元魏置东徐州,周改邳州,隋废。武德四年,复邳州,领下邳、郯、良城三县。贞观元年,废邳州,仍省郯、良城二县,沂下邳属泅州。元和中,复属徐州。”“沂州中,汉东海郡之琅琊县。武德四年,平徐圆朗,置沂州,领费、临沂、颛臾三县。又置兰山、临沭、吕乐三县。六年,省兰山、临沭、昌乐三县入临沂。贞观元年,省颛臾入费县。其年,省鄯州,以承县来属。八年,又省莒州,以新泰、沂水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琅琊郡。乾元元年,复为沂州。旧领县五,……临沂,承,费,新泰,沂水。”“密州中,隋高密郡。武德五年,改为密州,领诸城、安丘、高密三县。贞观八年,省莒州,以莒来属。天宝元年,改为高密郡。乾元元年,复为密州。旧领县四,……莒。”圆《新唐书·地理志》载:“沂州琅琊郡,……县五。临沂,费,承,沂水,新泰。密州高密郡。县四。……莒。”
五代时期,小国政权更替频繁,行政区划冈袋唐制,临沂地区属沂州管辖。
宋得天下后,初分天下为十五路,后改为十八路,后义增为二十三路。临沂疆域分属京东东路沂州和莒州。在沂州的有临沂县和费县,在莒州的有莒县、日照县、沂水县。
南宋时期,临沂地区属金范同,分属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金史·地理志》:“沂州,上,防御。宋琅琊郡。县二、镇三:临沂,镇三(长任、向城、利城);费。”“莒州,中,刺史。……县三、镇三:莒:日照,镇一(涛洛);沂水,镇一(沂安。旧有扶沟、洛镇二镇,后废)。”
元朝时,临沂疆域分属中书省益都路的沂州和菖州。据《元史·地理志》载:“莒州,……领四县:莒县。沂水。日照。蒙阴。”“沂州,……领二县:临沂。费。”
明朝时,临沂境内有两州五县分别为沂州、莒州、郯城、费县、沂水、日照、蒙阴,分属山
东布政司兖州府和青州府。《明史·地理志》载:“兖州府,领州四,县二十三。……沂州(元属益都路,后省州治临沂县入州)。洪武元年属济宁府。五年属济南府。七年十二月属青州府。十八年来属。……领县二。郯城。费。~‘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莒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初,以州治莒县省入。……领县二。沂水。日照。”
清朝时,初沿明制,为兖州属州,领县-二。雍正二年直隶于山尔省。雍正十二年改沂州为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领菖州一州,兰山、郯城、蒙阴、日照、沂水、费县六县。
中华民国时,民国二年(1913)撤销沂州府建制,兰山县改为临沂县,隶属于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山东省分为十道,添设琅琊道于临沂,统辖莒县、临沂县、郯城、蒙阴、日照、沂水、费县七县,临沂又成为道尹治所。民国十七年(1928)撤销琅琊道,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于沂水,二十五年(1936)年迁至临沂,临沂县为下辖县。

二、历代修志概述

《明史·艺文志》有载:“舒祥,沂州志四卷,”此处所记《沂州志》未见于其他史书有记载,故无从考证。舒祥,明新安(今属河南人)人,生平不详。在后志中收录了舒祥的十首诗,其中琅琊八景有八首,另外还有《登晒书台》一首和《王祥墓》一首,这十首诗都是对临沂地区风景名胜的描写,这或许至少可以说明舒祥对临沂是比较熟悉的,主持纂修《沂州志》有一定的可信度。
临沂地区驻地临沂市历代修志,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及《山东方志汇要》等文献统计,共有六种,两种为明代纂修,另外四种为清代、民国纂修;其中有目无书者一种,现存世者五种。
明嘉靖年间,沂州知州龙山(今山东济南历城区)人何格主修《沂州志》四卷,王宗性(王宗性为郡人)纂,此志已亡佚,仅有王宗性于嘉靖辛亥所撰志序录予《(万历)沂州志》内。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沂州知州徐汝翼纂修《(万历)沂州志》十卷,还有十五人参修,刻本。笔者所见《(万历)沂州志》,为藏国家图书馆方志馆第二文献阅览室的缩微胶片,根据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刻本拍摄。卷首有徐汝翼《重修沂州志叙》,还有嘉靖辛亥郡人王宗性撰旧志序。凡例8则。图考列有禹贡周官山川之图、尧王封建国邑之图、沂州总图、沂州城境之图、署图、学图、郯城县图、费县城图。志目为:卷一图考、沿革、星野、灾祥附、疆域、形胜附、山川、里社、市集、风俗、土产;卷二城池、公署、学校、书院附、秩祀、祠庙寺观附、兵防、恤政、邮铺、桥梁、坊表、陵墓、古迹;卷三田赋;卷四州县、教职、监司、武职;卷五征辟、进士、举人、岁贡、武科、例监、省祭、封荫;卷六宦迹、人物上;卷七人物下、孝义、贞烈、藩封、帝迹、后妃、仙释;卷八宸翰、艺文上;卷九艺文中;至十艺文下、奸雄、杂志。卷后有训导孤竹康世亨、滇南王皋于万历戊中撰跋及古郢李应赐撰《重修沂州志后序》。明天启年间增补重刻万历志,在卷前录有天启年间“御乱平寇纪略”两篇,记载了天启年间徐鸿儒农民义军斗争的史实,可补他志之缺,为考证徐鸿儒农民义军的斗争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志是沂州现存最早的志书,国内已经没有全本,原刻仅在北京图书馆藏有孤本,缺第九卷,内亦有一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在北京、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有胶卷,皆缺第九卷。
清康熙十三年(1674),知州邵士修《(康熙)沂州忠》八卷,干壤、尚天成等人参修,刻本。国家图书馆所藏此志为民国十年(1921)由历史博物馆中移来配入。版式为四周双边,向口,单黑鱼尾,半页10行,每行20字,小字双行同。卷首有邵十、尚大成、王埂等人撰序,康熙十一年礼部奏疏,兖州府帖文,州图七幅。凡例10则。此志总目称“部”,全书分入部,其中人物部和艺文部分上下,部下再分四十六目,八卷。志目为一规制部:建置、星野、疆域、山川、藩封、祠庙、秩祀、物产、风俗、古迹;二政事部:户口、地亩、赋役、钱粮、农桑、学校、兵防、驿递、附邮铺、恤典、捕盐;三官常部:职别、衙署、种官、宦迹;四仕进部:科第、制贡、例监、杂职、武科、胄弁、封荫、诰命、坊表、陵墓附;五人物部上:帝后、名献;六人物部下:忠贞、孝义、节烈、懿行、流寓、隐逸、仙释;七艺文部上:沿革、附文传;八艺文下:赋、诗、遗文、杂志。此志存本尚多,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大学图书馆皆有藏。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沂州上升为沂州府,府治兰山,辖一州六县,辛亥革命后废府,因为仅清代是“府”,所以沂州府仅在清代乾隆年间修一种府志,即《(乾隆)沂州府志》。此志将在第二节作详细介绍。
民国时期,临沂地区府、州均废,改兰山县为临沂县,属山东省济宁道,所以民国时期有修撰《临沂县志》两种。第一种《临沂县志》由前后三任知县沈兆福、陈景星、杨孝则督修,费县人王景祜总纂。于民国六年(1917)刻成,民国二十五年(1936)又有此志铅印本。十四卷卷首一卷。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12行,每行28字,小字取行,每行约4l字。卷首有知县沈兆秫、杨孝则等人的五篇志序及沈兆秫所二伟详报修志书文一篇,还有舆图城区略图等五图。志目为:卷一疆域、通纪;卷二山川、古迹;卷三民风、物产;卷四秩祀、教育、宗教;卷五食货、建筑;卷入登进;卷六藩封、职官、宦绩;卷八兵防、警察、交通;卷九至卷十一人物;卷十二金石、著述;卷十三艺文:卷十四杂志。此忠虽是民国志,实际上是续《(乾隆)沂州府:基》而修,主要记清代史实,所以仍然虑属于旧志。此j占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皆有藏本。
第二种《临沂县志》由临沂县长山东馆陶人范筑先纂修,十七卷卷首一卷,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印发行。范筑先于1933年至1936年担任临沂县长,期间主修并兼总纂《续修临沂县志》。此志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13行,每行28字,小子双行。志前有范筑先、李宗仁、庞作梁等人撰序五篇,凡例七条。全书体例分图、表、记、志四部分,志后附志外编。志目为:卷一图(临沂县全图、城关图、交通图、名胜图等);卷二表(疆域沿革表、职官表等):卷三大事记;卷四舆地志;卷五党务志;卷六至卷十一为政务志;卷十二司法忠;卷十三民社志;卷十四文献志;卷十五艺文、著述、金石;卷十六人物;卷十七烈女、志外编。此志存本很多,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山尔省博物馆皆有藏本。
 
第二节《(乾隆)沂州府志》

一、《(乾隆)沂州府志》作者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沂州上升为沂州府,府治兰山,辖一州六县,辛亥革命后废府,因为仅清代是“府”,所以临沂地区仅有清代乾隆年间所修一种府志,即《(乾隆)沂州府志》。《(乾隆)沂州府志》在山东省博物馆有一“志稿”不分卷,由沂州知州李希贤纂修于乾隆二十年(1755),刊刻的《(乾隆)沂州府志》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成,三十六卷卷首一卷,由李希贤修,丁恺曾等纂。
李希贤,生卒年不详,字复庵,四川长寿人,拔贡出身。清乾隆十八年(1753),任沂州府知府。他上任之初,“取州邑之志而观之,或繁而未提其要,或简而未悉其详”,感到难以为用,便于1754年秋调集人员,亲自主持纂修《沂州府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刊行。全志凡36卷,填补了沂州无府志的空白。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南巡,召见李希贤询问情况,对他予以褒奖和赏赐。1763年,李希贤升任云南分巡迤西道道员。
丁恺曾,字萼亭,日照人,清雍正元年(1723)拔贡。‘山东通志·人物传》载:“少负异才,博极群书,入都名动公卿。中年后,绝意仕进,闭户著书。榘望奎楼,架罗数千卷,冥心探讨。一著有《说书偶笔》、《韵法本俗》、《圆盖管窥》等,其中《说书偶笔》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二、《(乾隆)沂州府志》

《(乾隆)沂州府志》版式为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10行,每行24字,小字双行同。是志志前有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沂州知州李希贤、兰山县知县王垲等人撰序,其中沂州知州李希贤所撰序,简要说明了了《(乾隆)沂州府忐》纂修的背景、目的、修志经过、体例及价值。凡例十四则,土要是对是志内容作的一些说明。
是志卷首有建府原议、纪和舆图。建府原议是为“儒者推求建府之故,或不得其要领,今辑府志,故以原议载于卷首,”原议说明了雍正十二年在沂州设府原因、经过、以及决议;纪之巡幸是对清朝皇帝巡幸临沂地区的记录;纪之蠲赐记录了各个时期皇帝对临沂地区的恩赐政策;舆图有沂州府全图、河道全图、兰山县图、郯城县图、费县图、莒州图、沂水县图、蒙阴县图、日照县图等九幅图。
此志体例采用两级分目体编写,为通记体。先分为十六大门类(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序记为十五门),下辖六十细目,记事范围贯通古今。此志门类完备,编次有序,各门首有小序,总述门类,之后按所属州县分记,总述分记融为一体。很多类目关及国计民生,如舆地门之水利目,食货门之盐法目等,讲求实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卷一之天象分别记录了北极、北斗(有北斗图)、天市垣、十二国星、五纬、日月蚀I与、云气、干支、经星分野,后另附奎娄分度图。卷一之沿革记录了沂州府及所辖一州六县之历代沿革,后附安东卫之沿革,“安东卫,古徐州淮夷之地,历代沿革已见日照,明初始建各卫屯田,而安东为首卫,分左右前后中五所。”卷一还有舆地之疆域,分别记录了是时沂州府及所辖一州人县之疆域。卷二舆地之山川是对是时沂州府辖区内山川水脉的描述及考证。卷三舆地之水利。卷四舆地之海分别志口岸、墩台、防汛、潮信、海运道、防倭(有海防图)、海贩、窀丁作盐法、海族;形膦描述了沂州府各州县之形腾;风俗记录了沂州府辖区内各州县自古以来形成的风俗氏情。卷五舆地之城池记录了沂州府辖区内各州县历代城池地址及修筑情况,后附安东城城池地址及修筑情况;公署主要是对沂州府辖区内各州县公署的地址、修建年代和构局;仓储记录本府辖区内仓储的地址、修建年代及构局,后附各州县恤政。卷六舆地之乡社,记载了本府辖区内各州县的乡社,后附市集。卷七舆地之封建记载了自商周以来本府辖区内的封建情况;古跋是对本府辖区内各州县的古躜的记录;邱墓记录了本府辖区内各州县历代的陵墓。卷八至卷十为食货之户口田赋,记录了本府辖区内各州县各时期的户口田赋政策。卷十一食货之物产详细介绍了本府境内物产的属种情况,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详尽的参考资料。卷十二食货之盐法记录了本府辖区内自周以来的产盐情况、供应范围及盐法政策,后附盐课,对各州县运涛洛埸盐的情况也有详细介绍,其中还有对日照盐场盐法改革的描述,具有典型的意义。卷十三学校记录了本府辖区内的学宫、学舍等的情况,后附武院、书院、社学、书籍。卷十四为秩祀,寺观附。卷十五、卷十六为记事,记载了自唐虞时代至清朝在沂州府辖区内发生的大事。卷十七至卷十九为职官,记录了从周至清朝建府前的职官、沂州府职官(附前沂州并卫世职)及各州县本朝各官(附安东卫世职并)。卷二十宦绩。卷二十一兵防。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为仕进,分为征辟、进士、举人、贡士、武科第、蕤图、武弁、封魔八目,记录了本府辖区内各州县历代的仕进。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七为人物,分为先贤、功业、忠筋、孝友、耆德、义士、经学、文学、隐逸、方技、方外、流寓十二目,记录了本府辖区内各州县历代的人物。卷二十八、卷二十九为烈女。卷三十至卷三十五为艺文,分为著书名目、文、古诗、近体诗、赋。卷三十六为杂志。
此志资料较前志丰富,内容上有继承也有创新。如卷四舆地之海有防倭记,继承前志记录了自明代以来至清的本府辖区内沿海岸的防倭事件,“嘉靖壬子倭舟犯东岸,卫官率军御之始退”,并附有海防图一幅。再有卷三舆地之水利记录了清朝以来沂州府辖区内各州县的水利建设情况,并详细分析了本地区水利之利弊,“(沂水县)康熙五十五年知县高克暮以汶河易于泗,滥荡析民居,遂创修东关两岸河堤,从此水患永绝,人称为高公堤”。此志艺文取舍得当,所录诗文,多关乎本地氏生,讲求切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卷三十四艺文之古诗,收录了康熙年间郯城县令冯可参的《灾民歌》:“郯城野老沿乡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听空中若响雷,霎时大地皆翻覆。或如奔马走危坡,义如巨浪摇轻轴。忽然遍地涌沙泉,须臾旋转皆乾没。……”,记录了康熙七年(1668)在郯城发生的8.5级人地震及震后的惨状,描述了震后百姓的悲惨生活,表现了县令冯可参体恤关心百姓的高尚情怀,对研究1668年郯城大地震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志存本尚多,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皆有藏本。

第二章费县县志

第一节费县建置沿革及历代修志概述

一、费县建置沿革

费县为临沂市现辖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蒙山之阳,枋河上游,北靠临沂市之蒙阴县,南接临沂市之苍山县、枣庄市,东连临沂市兰山区、沂南县,西邻临沂市之平邑县。费县历史悠久,在上古时代,为东夷部落首领少嗥属地,‘费县乡土志》载:“费在上古,属少嗥之墟。唐九州,虞十二州,此俱属徐州。夏有天下仍为九州,此亦属徐州。”
商代,沿袭夏代的区划没有改变,所以费在商时,仍属徐州。
周时,并徐州入青州,故费在周时应属青州。公元前1056年,徐州之戎和淮浦之夷联合起来进犯鲁国,鲁侯伯禽率领诸侯讨伐,在费地告诫军士,史官记录伯禽的誓辞,名为《费誓》(见《禹贡》),这应该是最早记录费地的文字。《光绪(费县志)》载:“在禹贡为徐州之域。伯禽誓师之时为围为邑未有明据。”留清代叶圭绶认为西周初,费为鲁附庸国,《续山东考古录》载:“二}5传旁通云:‘春秋之时,费臼为国。隐公元年,费伯帅师城郎,后为鲁季氏邑。’然则伯禽时费绝非鲁地,但鲁为方伯,费在属国之中。……周初或为鲁附庸,或为竟黛徐戎征而灭之遂为鲁地,皆未可知。”固
春秋之时,费地称费邑,境属鲁国。《(光绪)费县志》载:“僖公以赐季友,遂为季氏之邑,尔时颛臾为鲁附庸,白成一国。”(颛臾境住费县)
战国时,费地称费国,为鲁国附庸。《(光绪)费县志》载:“战国时,费为小国,盖即季氏之后,武城入齐,号日南城。?(武城即南城境在费县)
秦统天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费为薛郡地。《费县乡土志》载:“爰及战国,邾、鲁以次为楚所灭,今费全境遂入于楚。及秦灭楚,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此为薛郡地。”
西汉时,费县境分属徐州东海郡和兖州泰山郡。汉初,予费地设县,今费县境内时并存四县,《续山东考古录》载:“汉兴以来,费境之为县者四:日‘费’,在今治西北,即春秋季氏故地;日‘南成’,在今治西南,即春秋之武城。二县俱隶徐州东海郡。日‘南武刚’,在今治两北,于春秋无考;日‘华’,在今治东北,近春秋防邑。二县俱隶兖州泰山郡。”
东汉,费县、南城县、南武刚县均隶兖州泰山郡,初省华县,后复置。三国魏时,《续山东考古录》和《(光绪)费县志》均载魏因袭东汉制。《费县乡士志》载“三国魏时,南武阳县、南城县隶兖州泰山郡,华县、费县隶徐州琅琊郡。”
晋时,费县境分属兖州泰山郡和徐州琅琊国。据《晋书·地理志》载:“泰山郡,统县十一,……南城。……南武阳(有颛臾城)。……”“琅琊国,统县九,……华。费(鲁季氏邑)。……”
南朝刘宋时,据《宋书·州郡志》载,费县境分属徐州琅琊郡和兖州泰山郡。费县属徐州琅琊郡,南城县、武阳县(省南字)属兖州泰山郡,华县省。圆
北朝,北魏时费县属北徐州琅琊郡,南城、武阳县属北徐州东泰山郡。高齐时,省南武城县,费县仍隶北徐州琅琊郡。宇文周时,费县隶沂州琅琊郡。武阳县所隶蒸不可考。
隋开皇十八年(598),盏武阳县为颛臾县,与费县同隶沂州琅琊郡。后隋乱,费县废。
唐朝,武德四年(621),复置费县,与颛臾县同隶于沂州琅琊郡。贞观元年(627),省颛臾县归入费县,自此,县名始归于一。
五代,因袭唐制。
宋时,费县隶属于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得中原之后,费县隶属于山东东路沂州。
元灭金平宋统天下,分天下为一百八十五路,费县隶属于中j侈省山尔益都路沂州。
明代,洪武初,沂州属济宁府,洪武五年(1372),沂州改属济南府,洪武七年(1374),沂州又改属青州府,洪武十八年(1385),沂州属兖州府,费县皆属沂州。
清初,费县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雍正二年(1724),改沂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1734),沂州升府,费县皆属之。
民国初年,费县仍属沂州府。民国二年(1913),撤销沂州府建制,费县隶属于济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废道制,只存省、县两级,费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于沂水,后迁至临沂,费县为该区辖县,直至抗日战争前。
 
二、历代志书概述
 
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忠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史j占纵横谈》及《山东方志汇要》等文献统计,费县地区历代修j占共有七种,其中三种为明代纂修,这三种皆已亡轶,另外四种为清代纂修,皆有存本。
费县地区修志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光绪)费县志》载,金止隆年间,张万公任费县主簿,在《费侯闵子祠记》中云:“初予举进十,筮仕兹土,览<费忠>,乃知费为闵侯恭桑之乡。”这说明在金以前可能就已经有《费县志》。
明嘉靖年间,有千卡峰主修费县志两卷,山东通忠录此,但已不存,无可考。
明万历年间,山西阳曲人杨果任费县知县时,主修费县志八卷。杨果,字汝实,号槐全,以吏员起家,万历三年(1575),以特荐知县事,,当时费、示民生凋敝,杨果施行一系列有利于民的政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百姓很爱戴他,为他立生祠祀之,有杨公生祠碑。是志早佚,仅见万历教谕宿州施伯祚撰志序录于《(光绪)费县志》,其余不可考。
明崇祯年间,有费县知县汪桂茂纂修费县志,后志提到曾纂有此志,早佚,其余不可考。
清康熙年间,江南南陵举人黄学勤任费县知县时,组织邑教谕李瑞、王玉等十六人,撰修《费县志》十卷,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印,发行较广,为现存的费县地区最早的一种志书。笔者所见此志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室。一函四册。封面有两个藏书章,一为长形朱印“国立北平图书馆珍藏”,一为方形朱印“福读书堂藏书”,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9行,每行20字,小字双行同。此志卷首有按察使李炜撰序;费县儒学训导王玉题跋;详文;纂修姓氏;凡例十一则,指出:修志在接古续今;费县志图说,包括四境图、城廓图、县治图、学宫图。目次为卷之一地理忐:沿革、星野、疆域、形胜、山川、风俗、物产、古踱、陵墓;卷之二建置志:县治、城池、学宫、县署、公署、县属、库仓、街道、牌坊、社学、义学、学田、里社、市集、镇店、铺舍、桥梁、公圃、典恤;卷之三宦师志:名宦、知县、县丞、典史、教谕、训导;卷之四赋役志:丁口、地亩、起运、存留、仓粮;卷之五秩祀志:文庙、坛祠寺观;卷之六科贡志:征辟、进士、举人、贡士、例监、乡宦、封荫;卷之七人物志:世官、名献、侯封、孝子、后妃、节妇、烈女、乡贤、德义、仙释、流寓:卷之八至卷之十文籍志:宸翰、艺文、诗章,共八门,内辖六十二目。此志重点在接古上,卷八到卷十文籍志,汇集古文,存有很多明代佚闻。是忐存本尚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图一忙馆及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图书馆等皆有藏。
清康熙年间还有一种费县志,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此忠为朱约纂修,八卷,清康熙问刻本,存7、8卷。朱约,江苏宝应人,康熙十一年(1672)副贡,授福建福安县知县,历任江两南丰县知县,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费县知县时主修《费县志》,后升直隶晋州知州。笔者在国家图书馆r占.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室查阅剑此忠,仅存一册,黄色绸布包裹,藏书章为长形朱印的“京师图书馆藏书记”。卷之七为人物志;卷之八为文籍志:宸翰、艺文、诗章,收有张养浩、颜师古、颜真卿、苏轼、施伯祚等撰文。此志纂修日期已不可考,国内已无全本,仅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册,为七八卷,为孤本。
清光绪年间,先后有五位知县土修县志,并将《费县志》三次增修续修刻印,并广泛发行。本章第二节将对《(光绪)费县志》作详述,故此处不再介绍。
费县地区还有一种乡土志,即清朝末年由邑人李景星根据府、县忠,并采集口碑资料,编成《费县乡十志》两卷。此志分上下两卷。上卷为费县历史,包括本境建置年代,本境朱置以前及本境既置以后;政绩录有兴利、去害、听讼;兵事录内收有捻军的活动;者旧录有事业、学问、附载诸祠:本境人类录有汉人、同人;本境户口录;本境氏族录。下卷为地理、山、水、桥、道路、古躜等。记事至光绪十四年(1888)。此志光绪年间手抄本存于山东省图书馆和山东省博物馆。
 
第二节《(光绪)费县志》
 
一、《(光绪)费县志》版本情况及收藏地
 
光绪年间,费县地区形成一股修志高潮,仅光绪二十一年(1895)至三十四年(1908)之间,就先后有五位知县主持纂修《费县志》,三次续修刻印,广泛发行。
光绪二十一年(1895),时直隶保安人(今河北连州)进士李敬修任费县知县,主持编修《费县志》,先后有150多人参与编修,一年完成志稿,时李敬修离任,继任者陈福建晋江人陈綮伦主持审订,并刻版印刷,光绪二十二年(1896)成。此版本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档案馆等有藏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直隶大兴县(今北京)人(原籍湖南永州府祁阳县)监生陈瑗上任费县知县,调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发现疏漏众多,遂续修订正。光绪二十五年(1899),陈瑗主持续修的《费县忠》志稿已成,时直隶大兴县监生谢曦接任费县知县,遂写了序文,并刻版印行,此版本称为谢曦增修重印本,在北京、上海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图书馆有藏本。
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费县知县侯玉鲁对光绪二十五年《费县志》增修本又作了一些补充,并刻板发行,此版本成为续修本,仅在山东省博物馆有藏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上无记录。
 
二、《(光绪)费县志》简介
 
上面已提到《(光绪)费县志》有三个版本,而笔者所依据的底本为中国地方志集成中所收录的据光绪二十五年谢曦增修重印本的影印本。
《(光绪)费县志》谢曦增修重印本的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10行,每行22字,小字双行同。卷前有光绪年间费县知县李敬修、陈柴伦、陈瑗、谢曦所撰序各一篇,费县教谕刘宝鼎撰序一篇,并录有明万历年间教谕施伯祚、康熙二二十八年广东按察使司李炜所撰I开志序各一篇,还有光绪年间邑人杨佑廷撰撰志跋一篇。另外此志卷前还收有《(康熙)费县志》纂修人氏,及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谢曦增修重印本修志人氏。
此志共有县图六福:行宫图:山川图、村舍图、城池图、学宫图、衙署图。卷首为谕旨、恩诏、巡幸、恤典。目录为卷一疆域、村社、风俗、物产,疆域记述了自上古至清代费县地区的沿革情况及清时费县地区的四至八到,村社记述了是时费县地区村社的设置情况,风俗记述了费县地区的古俗和近俗,物产记述了费县地区农业生产的种属类别。卷后附有艺文,收有明代邑人刘承德《绩葛记》,记述了明万历时费县知县杨果为济民生,推广绩葛技术,“使不仅葛之民,变而为皆农葛之比”的事迹;卷二山川,记叙了费县地区境内的山川情况,后附艺文,收有明代蒙阴人公鼐的《东蒙山赋》、清代宝应人朱克生的《蒙山记》、清代沂州知府四川人李希贤的《万松山记》等文;卷三封建、职官、宦绩,封建记录了臼周以来至宋费县地区的封建情况,职官表列出了白周至光绪二二十五年的历代职官,宦绩记录了白酱以来至光绪十六年的职官宦绩,卷后附艺文;卷四赋役、仓储、恤政,后附艺文;卷五祀典,后附寺观,附艺文;卷六学校,后附书院、义学,附艺文;卷七选举、仕进、封赠、鹿袭、人瑞;卷八营汛、铺递、兵事,其中兵事记录了汉代以来历代的兵事,尤以清代的记录为详,为考证清代费县地区历次农民斗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史料;卷九城池、公署、街道、桥梁;卷十人物一,记录了自周以来至明费县地区的乡贤人物;卷十一人物二,记录了清朝费县地区的乡贤;卷十-烈女;卷十三古迹,主要是对费县地区内古城的考证,后附艺文;卷十四金石,收录了历代金石器物碑碣,并有详细的考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卷十五邱墓、牌坊,记录了费县境内历代以来的邱墓、牌坊,先列有史可考的邱墓,后附无考古墓,并附有碑文;卷十六祥异、轶事。
此志设纲立目,编次有序,增辑续补,详略得当,资料翔实,如卷八兵事纪略详细记录了捻军在费县境内的活动,为研究费县境内的近代农民斗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究其历时之久、受害之烈,未有如咸丰、同治间土匪之乱者。先是粤匪猖獗,金陵失陷,户部员外丁守存奉檄来沂,倡办团练。……而逆酉林、风祥等由江淮北犯,王大臣督兵进剿,招募勇丁以充行阵。……江南邳州、宿迁、海州、沭阳;山东兰山、郯城、滕、峄等邑幅匪,千百为群,次第风起……虽迭奉谕旨命人臣剿办,而旋灭旋生,愈扑愈炽。至(咸丰)十一年以后,贼势之盛,如火烈烈。西结教匪,北通淄匪,捻逆踪迹,乍离乍合,盗名窃字,互相雄长,而大乱成矣。”对于各地捻军的活动,记录均比较详细,但尤以费县境内的捻军活动为主。“咸丰三年六月,仲村集等处匪党聚众。”“六年冬,棍匪肆扰。”“七年二月,邳州幅匪马汶棵纠党屯费境。”。三月,汶檩遁入梁邱及蒙山。”“四月,官军追贼至县境。”“五月,道员陈显彝引兵驻费。”“幅匪梁光松等分股入费。”“七月,县民宋德基赴都察院诉状。”“八年二月,知县周鹃擒李希梦。”“六月,股匪入县之南桥。”“八月,知县周鸱擒匪首苏人榜、周克志等。”“九年六月,幅匪陷平邑。”“十年二月,知县周鸱剿匪失利,千总王寿椿,外委段继先死之。”“四月,黄良楷勇溃扰及县境。”“十一年春,匪势大张。”“二月,匪首周韭攻东埽圩击却之。”“三月,匪破关阳圩,候选训导李默等死之。”“四月,地方团总朱兴邦剿贼欠利死之。”“五月,匪攻兰境北城子圩,东坪王肇鼎率练往援夕E之。”“匪踞立尖同。”“匪攻平邑集。”“匪攻东埠圩击却之。”“六月,尔埠团破耿家埠贼巢。”“东埠团破兰境古城贼巢。”“知县王成谦攻方山贼寨克之。”“匪围东埽八日。匪首孙化祥踞旗山。”“八月,南匪攻东吲圩团长杨敏济击却之。”“九月,匪围天保山八日。”“知县王成谦下丰山,磐干i同,小风山二寨。”“十二月,匪首贾二纠众围天保山寨其党杀之。”“同治元年二月,匪攻朴里圩,火平安庄圩,均击却之。”“东埽围夜攻立尖固,克之。“五月,知县王成谦会诸军攻南泉贼寨,克之。”“官军攻张李庄,克之。”“六月,官军攻水寨贼圩,克之。”“七月,知县王成谦攻旗山不克。”“八月,兰山匪首宋斌扰费境。”“曹属会匪王广继扰及费境,总兵衔副将绪伦剿贼失利死之。”“九月,匪首孙化祥率众援淄匪。”“九月,兰山令长庚调尔坪团勇攻武得贼圩不克。”“知县王成谦擒匪首刘焕章、董廉。”“十月,旗山哐夜袭东埠圩,击却之。”“十一月,范家同匪扰滕、邹。”“十二月,捻匪过境。”“匪首孙化祥破南尹寨。”“二年二月,匪首孙化祥破中村圩,据之。”“总兵黄国瑞师次中村。”“三月,黄国瑞克中村,斩孙化祥等,县境各哐圩以次就抚,匪平。”“县境圩寨守御有方,战功卓著者共有三十余处,复胪举其日,约略其事,附于后,以补叙述所不及。”后还简列有三十余处圩寨的战事。此忠的一火特色在丁不另立艺文,而是各类诗文附于各目之后,有助于考证原委,于考证方面也颇具价值。
 
第三章 郯城县志
 
第一节 郯城县建置沿革及历代志书概述
 
一、郯城县历史沿革
 
郯城县为临沂市现辖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南和江苏省新沂市、邳县接壤。东隔马陵山与临沂市临沭县、江苏省东海县相望,西临苍山县,北靠临沂市市政府驻地兰山区,有“鲁南咽喉”之称。郯城地区历史悠久,据专家对郯城县境内黑龙潭水库、山南头村、朱庄等地相继出土的鼎、鬻(音“规”,古代炊具)、鬲陶片、一孔石铲、石凿等文物进行考证,系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说明早在万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此定居,繁衍生息。
唐虞商时代,天下分为九州,郯地为炎部落,属后裔,属古徐州之域。
西周时,封少吴后裔于郯地,为鲁附庸。
春秋时期,周王室渐趋衰落,诸侯大国之问相互征战,郯地称为郯子国,仍为鲁附庸。
战国时期,郯国先被越所灭,其境入越,楚灭越后,其地又属楚。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易封建为郡县,郯地属郯郡地。但郯郡不在秦初所设三十六郡之中,乃秦末增设的十郡之一。时郯郡辖境北至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东临人海,西南到洪泽湖(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境内)一带。
西汉初,据《汉书·地理志》所载,东海郡条下有应劭注:秦郯郡,“东海郡(高帝置。莽日沂平。属徐州),……县三十八:郯,……”秦时所置郯郡在汉高帝时更名为东海郡,在郯地始置郯县,属东海郡。汉武帝时,分天下为十三州,置刺史,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为郡、刺史部治所。
东汉时,区划基本沿袭西汉制。据《后汉书·郡国忐》载,时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辖十三城,郯为十三城之一,仍为郡、刺史部治所。
三国魏时,东海郡称东海国,郯县仍隶属之,为东海国治所。但此期徐州刺史部治所,由郯城改设彭城(今江苏徐州)。
晋时,东海国复称尔海郡,据《晋。忙·地理忐》载,时东海郡辖县十二,郯县仍属之,为郡治所。
南北朝时期,刘宋时郯县省,《续山东考古录》:“宋省郯县。”《山东通志·疆域志·沿革》载:“宋,从郡治襄贲县,仍属焉。”《宋j传·州郡志》:“东海,……领县二。……襄贲,……赣榆,……”亦无郯县条。后魏因袭宋制。东魏武定八年(550年),置郯郡。
隋朝,天下又形成大一统局面,郯郡废,郯县先属泗州,后属下邳郡。据《山东通志·疆域志·沿革》载:“隋开皇初,郡废,改属泗州,大业初,属下邳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郯县属邳州,贞观初,省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郯城郡,属徐州,后来又省去,入临沂县,属沂州琅琊郡,隶属于河南道。
五代时期,行政区划因袭唐制,郯县、郡皆省,境属临沂县。
宋朝,全国政区分十五路,后来京东路又分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时郯境属沂州,隶于京东东路。
金时,宋时的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改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郯境仍属沂州,隶于山东东路。
元朝,前期郯境仍属于沂州,隶于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据《山东通志·疆域志·沿革》载,元后期复置郯城县,境属沂州隶于中书省益都路济宁府。但《续山东考古录》和《(乾隆)郯城县志》载,宋、金、元,郯城地区建置沿袭唐制。
明时,据《山东通志·疆域志·沿革》载,郯城地区此时建置沿袭元制。《续山东考古录》和《(乾隆)郯城县志》均记载明洪武初始置郯城县,“明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郯城县,洪武初置,郯城县即今治,县志县城元末沂州守御王信筑土城,盖城元筑而县明置。”圆关于郯城县究竟为元末期置或是明洪武初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朝初期,承袭明制,郯城县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雍正二年(1724),改沂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1734),沂州升府,郯城县皆属之。
民国初年,郯城县仍属沂州府。民国二年(1913),撤销沂州府建制,郯城县隶属于济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废道制,只存省、县西级,郯城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于沂水,后迁至临沂,郯城县为该区辖县,直至抗日战争前。
 
二、郯城地区历代所修志书简介
 
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及《山东方志汇要》等文献统计,郯城地区历代修志共有四种,其中有目无书者一种,为明万历年间纂修;存世者三种,皆为清代纂修。下面对这四种志书作简单介绍。
明万历年间,湖南长沙人颜若愚万历十三年(1585)任郯城县知县,纂《郯城县志》,教谕邱问礼主修,此志早佚,已无考,有颜若愚所撰序录于后志,《(嘉庆)郯城县志》吴堵序云:“郯城县志始于前明万历十三年,知县颜若愚、教谕邱问礼同辑。”
清康熙年间,福建樵川人冯可参康熙八年(1669)任郯城知县,时始修县志,三韩人张三俊康熙十二二年(1673)任郯城县知县,时《郯城县忐》修成。笔者所见是志为国家图节馆地方志家谱阅览室藏本,十卷,康熙十二二年刻本。一函四册。封面有长形朱印的“京师图书馆藏书记”藏书章。版式为四周单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9行,每行18字,小子双行同。卷首录有颜若愚、张世则等人撰旧志序,是志序有张三俊等撰,志跋为冯可参撰。图8幅。目录为:第一卷舆地志:沿革、星野、形胜、山川、景致;第二卷建置志:城池、公署、铺舍、驿传、坊牌、道路、津梁;第三卷户赋志:里社、户口、田土、赋税、徭役、驿寺、兵防、河防、土产、风俗;第四卷祀典志:文庙、坛塘、祠庙、寺观庵附:第五卷学校志:儒学、祭器、书籍附、社学、学田、文会所、射圃、义仓、养济院、漏泽院、官庄官牛;第六卷政教志:官师、名宦;第七卷人物志:乡贤、流寓、孝行、贞烈;第八卷选举志:科贡、荐举、例监、武备、封荫、省祭、恩例;第九卷杂稽志:古迹、灾祥;第十卷艺文志。此志为郯城县现存最早的志书,存本不多,在北京藏有刻本,上海藏有胶卷,山东省图书馆有一抄本。
据《(嘉庆)郯城县志》吴堵序云:“郯城县志始于前明万历十三年,知县颜若愚、教谕邱问礼同辑,续志创于清朝康熙八年知县冯可参,成于十二年张三俊。又续志稿创于五十年荆文康,成于五十五年知县魏敬胜,未刊行。”说明康熙五十五年(1716)有修《郯城县志》,但仅为志稿,而未刊行,早佚,不可考,只在此提过。
清乾隆年问,有知县王植、张金城先后修《(乾隆)郯城县志》,第二节将作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清嘉庆年间,郯城知县吴堵续修《郯城县志》,第二节也将作详细介绍。
 
第二节《(乾隆)郯城县志》和《(嘉庆)续修郯城县志》
 
一、《(乾隆)郯城县志》著者
 
王植,字槐三(一作怀三),直隶深泽人,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初官广东,九历州县,后奉调山东,先任山尔沾化县知县,在沾化县任职仅一个月,尝搜集资料,纂修沾化县志,因离任,遂携带所有资料,赴任郯城知县,任郯城知县期间,继续纂修沾化县志,编成十卷,未刊行,序文收入王植文集《崇德堂集》,得以传世。著述主要有《崇德堂集》八卷,《韵学》五卷,《清史纲要》一卷,还有《四书参注》、《正蒙初义》《皇极经世经解》、《韵学臆说》等。王植为清代修志名家,除主修《沾化县志》、《郯城县志》并作序外,还主修过河北《深泽县志》、广东《和平县志》、《罗定州志》等并作序。
张金城,直隶南皮县人,生卒年朱详,癸酉科拔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开始任郯城知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离任。乾隆四十五年还修纂有《(乾隆)宁夏府志》二十二卷。
 
二、《(乾隆)郯城县志》
 
清乾隆十二年(1747),直隶深泽人千植任郯城知县时,主持修纂《郯城县志》,志成后朱刊行,仅见手植所撰序录于《(乾隆)郯城县志》。乾隆二十六年,直隶南皮县人张金城任郯城知县后,继王植续修郯城县:占,乾隆二十八年成,十二卷,刊印并发行。此志版式为四周双边,自口,单黑鱼尾,?卜页10行,每行20、2l、23不等,小字双行,每行20字。卷首有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尹嘉铨、知县王植、知县张金城、邑人王恒等人撰序五篇,并录有明万历邑人张世则、明万历邑令颜若愚、清康熙邑令张三俊等人所撰旧志序三篇。其中郯城知县王植序先是简单阐述了是时一些郡邑志书在体例、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或浮艳无实,藻绩足以掩真;义例弗严,名器浸以多假。又或体裁不明,纪载繁而未归于正。一对纂修郯城县志的情形也有比较详尽的记述。后有郯城县志纂修续修姓氏。卷首有例言八则。并有县图。
目录为:卷一恭纪巡幸;卷二舆地:星野、沿革、疆域、形膀(八景附)、山川、沟渠、风俗;卷三编年,记事从周秦起至清朝,记载了郯城地区历代的雨踢占验之事;卷四建置:城池、公署、公所、驿递、乡社(市集会场附)、道路、桥梁、坊表、陵墓、古赜、兵防、墩台:卷五食货:户口、田赋、杂税、仓储、物产:卷六秩祀、庙坛、各祠、学校;卷七秩官:郡守、同知、知县、县丞、典史、教谕、训导、裁官、宦绩;卷八选举:辟荐、进士、举入、明经、货例、武胄、武科、封赠、恩荫、省祭;卷九人物上:名贤、儒林、孝友、义烈、隐逸;卷十人物下:烈女;卷十一艺文:文、诗、赋;卷十二附余:杂记、寺庙。
此志共分十二门,内辖五十六目,参考旧志,续以近事。如卷二舆地志内山川I、沟渠目详载本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江南邳、宿等邑皆受沭水之害。本朝康熙二十八年总河王新命奏请以竹络载石,筑坝堵御,水患始息……”其中山川目记录有康熙以来郯城地区在县境内的沭水、沂水、武河、苏河、燕子河、芙蓉河、白马河等处进行水利建设十余次,卷十一艺文志亦收录有总河王新命《筑禹王台石络:[告疏》一文,详细记述了在沭水进行的水利建设情况,并对沭水的情形作了详细分析。艺文志还收有郯城知县王植《郯邑水利事禀牍》一文,详细分析了郯城县境内各河的水利状况,并针对防洪防涝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之后的水利建设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艺文志所收其他文篇,也多关民生,大多能反映本地状况。其他诸门诸目,记人记事,亦多考证,可作为比较可信的参考资料。
此志有两个版本,一为清乾隆二二十八年(1763)刻本,此版本在北京、南京、天津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郯城县档案馆等有藏本;一为民国十七年(1928)张忠亮重印本,此版本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有藏本。
 
三、《(嘉庆)郯城县志》著者
 
吴堵,江苏阿I湖县人,监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召试,嘉庆十四年(1809)任郯城知县。
陆继辂(1772.1834),字祁生,一字修平,江苏阳湖人,号霍庄、修平居士、崇百药斋主人。九岁时父亲去世,母林氏教养之。陆继辂乃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常州名士,嘉庆五年(1800)中举,授安徽合肥县学训导,曾参与修撰《安徽通:占》等多部地方志,甚得时誉。嘉庆八年(1803),他在松太道李廷敬处作幕僚时,取材《聊斋忠异》中的《西湖主》及《织成》两故事,用七昼夜时间,赶写成《洞庭缘》传奇,共16出,并住欢送李廷敬进京述职的宴会上演出,一时传为美谈。陆继辂.工词曲,擅古文,致力于诗,是阳湖文派和常州词派的重要作者之一。其著述甚丰,有《左传音义》、《古镜录》、《崇百约斋文集》等著作传于世。
 
四、《(嘉庆)郯城县志》及与《(乾隆)郯城县志》的关系
 
(一)《(嘉庆)郯城县志》
 
《(嘉庆)郯城县志》为续《(乾隆)郯城县志》修,所以也称《续修郯城县志》。嘉庆十五
年(1810)始修,同年修成刻板发行。lO卷。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10行,每行22、23字,小子双行。志前有时任郯城知县吴堵所撰序,记载了纂修志书的情形,“其中长者属以采访之任,得孝友若干人,贞烈若干人,吾友陆继辂祁生方下第里,居延至署斋,相与分别门类……”卷首有凡例十则,列出了志书编纂时所遵从的标准。后有纂修姓氏。
目录为:第一卷巡幸志,记事从乾隆三十年(1765)始至嘉庆二年(1797):第二卷田赋志,后附仓储和淤地;第三卷祭秩志;第四卷建置志;第五卷职官志,继前志所记而始记:第六卷选举志;第七卷人物志;第八卷烈女志;第九卷著述志,“自后苍以下,诸儒其亡书卷帙及今本尚存著在钦定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者,别撰著述一门”:第十卷艺文志。
此志门类整齐,和其他志最大的区别在于“著述”和“艺文”分为二志,列著述时,援引诸书,注其版本,是为可取之处。但是此志取材简疏,内容繁简杂乱。如人物志只列人名,不做传记,和人名册没有差别,而烈女志却皆作传记,不厌其详。此志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甚少,此亦为不可取之处。
此志有两个版本,一为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此版本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档案馆等处皆有藏本;另一版本为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此版本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二传馆等处有藏本。
 
(二)《(嘉庆)郯城县志》与《(乾隆)郯城县志》的关系
 
从内容方面看,《(嘉庆)郯城县志》是继《(乾隆)郯城县志》而作,如卷一巡幸志,记事继前志而作,从乾隆三十年(1765)始至嘉庆二年(1797),所以《(嘉庆)郯城县志》可以看做是《(乾隆)郯城县志》的续修本。
从体例方面看,《(乾隆)郯城县志》和《(嘉庆)郯城县志》有所不同。《(嘉庆)郯城县志》凡例载:“星野、疆域、山川、形膦之类概不复述,蒙前志也,”《(乾隆)郯城县志》有编年志一门,而《(嘉庆)郯城县志》没有;在职官志里,《(乾隆)郯城县志》录前志名宦,而《(嘉庆)郯城县:§》断白知县以下;另外《(嘉庆)郯城县志》把“著述”和“艺文”分为二门。
 
第四章蒙阴县志
 
第一节蒙阴县建置沿革
 
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南,地处著名的沂蒙山区腹地,因位于山东省第二高峰蒙山之阴而得名,北接淄博市博山县、沂源县,东临临沂市沂水县、沂南县,西与莱芜市、(泰安)新泰市毗连,南依蒙山与费县、平邑接壤。蒙阴地区历史悠久,境内现已发现十多处古遗址,其中在吕家庄古遗址、台子崖遗址等遗址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等文物,说明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定居生活在这里,繁衍生息。
蒙阴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代。据《(宣统)蒙阴县志》载:“夏为蒙山有施氏地(后癸伐有施,即此)”
西周时期,据《(宣统)蒙阴县志》载:“(蒙阴县)周为颛臾国,风姓,伏羲之后。”颉臾国为鲁国之附庸。
春秋时期,今蒙阴县境内有鲁蒙邑、齐堂阜邑和艾邑,南境有颛臾国,为鲁国之附庸。《续山东考古录》载:“蒙阴县,周鲁蒙邑、齐堂阜邑、艾邑,南境当有颛臾国地。”
战国时期,蒙阴地区先后被齐、楚吞并。到战国末期,蒙阴地区属齐国。
秦时,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蒙阴地区属琅琊郡。
西汉时,今蒙阴县境内时应有兖州泰山郡之蒙阴县、牟县、华县地,城阿I国之虑县。蒙阴县为西汉时始置,,新朝千莽时,改蒙阴县为蒙恩县,新朝灭亡后,蒙恩县名废。《续山东考古录》载:“汉兖州泰山郡蒙阴县及牟县地,又城阳国虑县,东南当有华县地。”《汉书·地理志》载:“泰山郡。……县二十四:……牟。蒙阴(禹贡:蒙山在西南,有祠。颛臾国在蒙山下。莽日蒙恩)。华(莽口翼阴)。……”“城阳国。……县四,……虑。”《(宣统)蒙阴县志》:“汉置蒙阴县,属泰山郡。新莽置蒙恩县。”
东汉时,蒙阴县省,今蒙阴县境内时当有益县地、牟县地、南武阳地。《续山东考古录》:“后汉德省入盏,蒙阴亦省,东平研l义省,西境当为牟县地,华县又省,南境当为南武阳地。”《(宣统)蒙阴县志》载:“(蒙阴县)尔汉省入东莞县,属琅琊国。”
三国魏时,据《山东通忐·疆域志·沿革》卷十八载,时徐州琅琊郡领县八,蒙阴县即为八县之一。@而据《续山东考古录》载,魏时蒙阴县是否复置未详。
西晋时期,蒙阴县复置,属徐州琅琊国。《晋书·地理志》载:“琅琊国,统县九:开阳。临沂。阳都。缯。即丘。华。费。东安。蒙阴(山在西南)。”圆西晋末年,蒙阴县废,地分属盖县和东牟县。
南北朝时期,北魏在蒙阴地区置新泰县,属南青州东安郡,当时有两个新泰县并存,另一个属北徐州东泰山郡。《魏书·地形志》载:“南青州,领三郡,县九。东安郡,领县三:盖。新泰(有蒙山)。发干。……”“北徐州,领郡二,县五。东泰山郡,领县三:南城。新泰(魏置。晋属泰山后属。有鏊山)”《山东通志·疆域志·沿革》卷十八载:“(南青州)东安郡,领县三:盖。新泰(今沂州府蒙阴县地)。发干。”“(北徐州)东泰山郡,领县三:南城。新泰(魏置。晋属泰山后属。今泰安府新泰县地。与属东安郡之新泰别)。武阳。”东魏时,将属南青州东安郡之新泰县恢复名为蒙阴县。北齐时,蒙阴县废,入新泰县,此处新泰县是指泰安府之新泰县。《山东通志·疆域志·沿革》卷十八载:“(琅琊郡)新泰,后齐废蒙阴入焉,泰安府新泰县治。”
隋朝,蒙阴地区仍为新泰县,属徐州琅琊郡。《隋书·地理志》载:“琅琊郡,统县七:临沂。费。额臾。新泰。沂水。东安。莒。”并在“新泰”下加注“后齐废蒙阴县入焉”。
唐朝,蒙阴县名未复,仍省入新泰县,新泰先属莒州,后属沂州。《旧唐书·地理志》载:“沂州,旧领县五:临沂。承。费。新泰(汉东新泰县,晋去‘东’字。武德四年,属莒州。贞观八年,莒州废,县属沂州)。沂水。”
五代时期,建置冈袭唐制,蒙阴地区境属沂州。
宋朝,新泰县属京东尔路沂州琅琊郡。《山东通j基·疆域志·沿革》卷十八载:“沂州琅琊郡,县五:临沂。示。沂水。费。新泰。”
金时期,新泰县属山东两路泰安州。《金史·地理忠》:“泰安州。县三、镇二:奉符,镇二(太平,静封)。莱芜。新泰。”
元朝初期,蒙阴地区仍属新泰县。中统三年(1262),新泰县废,复名蒙阴县,隶属于萏州
沂水县。皇庆二年(1313),复置蒙阴县,属益都路莒州。玺元史·地理志》:“莒州,……领四县:莒县。沂水。日照。蒙阴(元初,因旧名为新泰县。中统三年,以李颤乱,人民逃散,省入沂水。皇庆二年,复置为蒙阴县)。”
明朝时期,蒙阴县隶于青州府。《明史·地理志》载:“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蒙阴。莒州。沂水。日照。”
清朝初年,蒙阴县仍属于青州府。雍正八年(1730)改属莒州。雍正十二年(1734),沂州升府之后,蒙阴县随莒州改属沂州府。
民国二年(1913),沂州府废,设临沂县,蒙阴县与临沂县同属山东省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山东省分十道,添设琅琊道于临沂县,蒙阴县改属琅琊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琅琊道废,蒙阴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于沂水县,二十五年(1936)迁至临沂县,蒙阴县为该公署辖县。
 
第二节蒙阴县历代志书概述
 
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及《山东方志汇要》等文献统计,蒙阴县地区历代修志共有四种,其中有目无书者一种,为明代纂修;存世者三种,皆为清代纂修。
明万历年间,杜洽任蒙阴县知县时修《蒙阴县志》,然此志早已亡佚,仅据清<(宣统)蒙阴县志》沈黻清序载:“东蒙旧志创自前明杜君洽,沦于兵燹靡有事遗。”杜洽撰志序录于后志。
清康熙十一年(1672),时河南人屈逸乘任蒙阴知县,奉旨主修《蒙阴县志》,邑岁贡王运升纂。此志继明万历志而作,始于康熙十一年,同年修成梓行,共有四卷。这是现存最早的蒙阴县志,已无完本,仅国家图书馆有孤本,存卷二、三、四,上海图j珏馆有胶卷。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见到此忠的缩微胶片。封面有一枚长形朱印的“京师图书馆藏书记”藏书章。版式为四周单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9行,每行2l字,小子双行同。忐目为卷之二选举、例监、吏目、恩荫、祀典、名宦、乡贤、兵防、要隘;卷之三艺文及补遗;卷之四杂诗。卷后有蒙邑岁贡王运升撰忠跋一篇。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时河北文安人监生刘德芳任蒙阴县知县,修《蒙阴县志》八卷。是忠康熙二十一年(1682)始修,历时三年,于康熙二十四年修成梓行。笔者在国家图j够馆所见此志,一函四册,封面有长形朱印“京师图书馆藏书记”藏书章一枚。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9行,每行20字,小子双行同。卷首有蒙阴县知县刘德芳撰志序。凡例十则。列图为四境图、城池图、县治图、学宫图、八景图。志目为:卷一封圻志:沿革、星野、乡社、集市、形势、道里、物产;建置志:城池、官署、仓库、兵防、桥梁、邮铺、坊表、恤政;赋役志:户口、人丁、地政、赋税、盐课、集课;卷二山川志:诸山、诸水、古迹、八景;学校志:儒学、武学、社学、书院;风俗志:古俗、近俗、时尚;祠祀志:祀典、寺观、陵墓;卷三职官志: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学职、巡检官;选举志:征辟、进士、举人、贡生、例监、赠封、恩阴、武科;卷四人物志:名献、隐德、孝义、武功、流寓、方伎;卷五人物志:贞烈;艺文志:五言、书序、赋诗;卷六艺文志:碑记;卷七艺文志:疏引、古诗;卷八艺文志:律诗、绝句;杂稽志:祯祥、灾异、兵燹。卷后有松川渔人叶泽森撰跋一篇。此志存本不多,在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蒙阴档案馆等藏有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另外在山省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济南图书馆藏有抄本。
《(宣统)蒙阴县志》由沈黻清修,陈尚仁纂,八卷卷首~卷,清宣统二年(1910)刻成。沈黻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荫生,花翎同知衔,长于诗词‘传画,他的祖父是中国第一任船政人臣沈葆桢,沈黻清曾出任过船政文案、船政艺圃监督(校长)等职,覃恩二品封典,宣统元年(1909)任蒙阴知县。陈尚仁,浙江山阴县(今绍兴)监生。卷前有知县沈黻清撰序,载:“东蒙旧志创自前明杜君洽,沦于兵燹靡有越孑遗。康熙十四年,屈君逸乘始纂成书,越十年刘君德芳继起重修,迄今二百二十有五年,续辑无人,板籍顿没。黻清下车时仅拾得民间钞本,残缺不全,豕鱼莫辨,即拟增修。”还录有修志姓氏、纪巡幸。志目为:卷一封圻志:沿革、星野、乡社、形胜、物产,建置志:城池、官署、仓库、兵防、邮铺、坊表、恤政,赋役志:户口、人丁、地亩、赋税、祭祀、盐课、杂课;卷二山川志:诸山、岭、谷、水、泉、古蹲、附八景,学校志:儒学、乡贤祠、先儒、名宦祠、忠义祠、乐器、乐章、学额、武学、社学、书院、社会;卷三风俗志:古俗、近俗、时尚,祠祀志:祀典、寺观、陵墓;卷四、卷五人物志:宦绩、名献、隐德、孝义、武功、流寓、方外、贞烈、节孝;卷六、卷七艺文志:王言、书、序、赋、辩、碑记、疏引、志传、详文;卷八杂稽志:祯祥、灾异、兵燹、外记。共十一门,内辖六十六目。此志体例严谨,门目分明,编次有序,每fJ之后皆有小序,简述划分此门的理由。内容详略得当。如卷四、卷五人物志所收录的人物大多有传记,精于考证。卷六艺文志之序收录有魏可简、屈逸乘、王运异、叶泽森、刘德芳等五人所撰旧志序跋六篇,为了解旧志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此志有四种版本,一为清宣统一二年(1910)刻本,此版本在在山东省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图jf5馆、蒙阴档案馆等处有藏本;一为清宣统间抄本,此版本在南京图书馆收藏;一为民国间抄本,此版本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图书馆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有收藏;一为据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藏抄本晒印本,此版本在北京、南京等地图书馆及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处有藏本。
 
第五章沂水县志
 
第一节沂水县建置沿革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南部沂蒙山区,东与莒县为邻,西与淄博市沂源县、临沂市蒙阴县交界,南与临沂市沂南县毗连,北与(潍坊市)安丘市、临朐县接壤。沂水县历史悠久,根据专家对在境内发现的旧、新石器时代的多处遗址(如沂水县诸葛镇范家旺村西南山的南洼洞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考证证明,约在二十万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此聚居,创造了沂水地区灿烂的古代文化。
唐虞时代,今沂水县境北境、东境属青州,南境入徐州。
商代,沂水县境属人方。
西周时期,沂水地区名为根牟。
春秋时期,沂水地区为郓地,初属鲁国,沂水地区之南部、西南一带属莒。春秋末期,鲁国国势渐衰,郓地逐渐被莒国^-领。后来,楚人入郓,郓地义属楚国。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鲁、莒为楚国所灭,后来齐国势力扩张,侵占到鲁南,因此沂水地区先属楚国,后属齐国。
秦朝,秦始皇灭大国一统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沂水县属琅琊郡。
西汉时,沂水地区名为东莞县。据《汉怕·地理志》载:“琅琊郡,……县五十一:……东莞。……”孟康注东莞口:“故郓邑,今郓亭是也。”
东汉时期,沂水地区境内有东莞县和盖县,分属于徐州琅琊国和兖州泰山郡。《后汉书·地理志》载:“泰山郡。十二城:……盖(沂水出)。……~‘琅琊国。十三城:开阳。东武。琅琊。东莞(有郓亭)。……”罾《续山东考古录》载:“后汉末予东莞县地置东莞郡,于盖县地置东安郡。”
三国魏时,因袭后汉制,沂水地区境分属东莞郡和东安郡。
两晋时期,太康元年(280),分琅琊置东莞郡。太康十年(289),以青州城阳郡之莒、姑幕、诸、东武四县属东莞。元康七年(297),又分东莞置东安郡。
南北朝时期,据《魏书·地形志》载:“南青州,……领郡三,县九:东安郡,领县三:益、新泰、发干;东莞郡,领县三:莒、东莞、诸;……”北齐废东莞郡,并属东安郡,北周义改曰莒州。
隋朝初期,沂水地区属东安郡。隋末,沂水地区名为沂水县,属琅琊郡。《续山东考古录》载:“隋沂州琅琊郡沂水县、东安县,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为莒州治。十六年改今名,别置东安郡。大业二年莒州废,二县来属”《隋书·地理志》载:“琅琊郡,统县七:临沂。费。颛臾。新泰。沂水(旧置南青州及东安郡,后周改州为苴州。开皇初郡废,改县口东安。十六年又改曰沂水。大业初州废)。东安。莒。”
唐代,沂水县属莒州。后莒州废改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IEI唐书·地理志》载:“沂水,汉东莞县。隋改为东安县,寻改为沂水。武德五年,于县置莒州,领沂水、新泰、莒三县。贞观八年,省莒州,县属密州,沂水、新泰属沂州。”
五代时期,行政区划因袭唐置,沂水县属沂州琅琊郡。
宋朝初年,沂水县属京东路沂州琅琊郡。熙宁七年(1074)时,又把京东路分为京东东路和京东两路,沂水县属京东东路莒州。
金时,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分别改为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沂水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菖州。‘金史·地理志》载:“菖州,……县三、镇三:莒。日照。沂水,镇一(沂安)。”
元朝,划全国为十一个行中书省,下设府、州、县,沂水县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
明代,沂水县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明末,沂水县又改属沂州。
清朝,初期沂水县属山东布政司沂州,雍正八年(1730)改属莒州,雍正十二年(1734)沂州升府后,沂水县又改属沂州府。
民国二年(1913),沂州府废,设临沂县,沂水县与临沂县同属山东省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东省分十道,添设琅琊道于临沂县,沂水县改属琅琊道。民国十七年(1928),琅琊道废,沂水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二十三年(1934),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丁沂水县,二十五年(1936)迁至临沂县,沂水县为该公署辖县。
 
第二节沂水县历代修志概述
 
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志联合目录》、《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及《山东方志汇要》等文献统计,沂水县地区历代修志共有三种,其中有目无j砖者一种,为明代纂修;存世者两种,皆为清代纂修。
明万历年间,山东蒙阴县人公鼐曾修《蒙阴县志》。公鼐(1558-1626),字孝与,号周庭,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著名文学家、诗人,曾任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等职,曾为帝师,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介”。著述有《问次斋集》。公鼐所修《沂水县志》只是稿本,未刊行,根据《(康熙)沂水县志》黄胪登序云:“县志始修于万历丙申蒙阴进士公鼐。”公鼐所撰志序收于《(道光)沂水县志》,但此志志稿已佚,不可考。
清康熙年间,黄胪登纂修《沂水县志》。黄胪登,福建龙溪人,举人,康熙十一年(1671)时任沂水县知县,修成《沂水县志》六卷,并刻版发行。这是现存最早的沂水县志。笔者在国家图书馆见到此志,一函两册。版式为四周单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9行,每行2l字,小子双行同。封面有长形朱印的“京师图书馆藏书记”藏书章一枚。卷首有知县黄胪登撰序。志目为卷一邑名、分野、封疆、山川、古躜、掌故、城池、险要;卷二为里社、市集、官署、儒学、祀典、驿递、铺舍、桥梁;卷三为仓储、田赋、户口、物产、风俗;卷四为职官、宦绩、科目、乡贤:卷五为孝行、节烈、祥异、寺观;卷六为艺文。此志平列篇目,记注简约。里社、田赋、户口、物产、风俗等类目内记明代村社编制、田粮赋税、人丁户口及民俗物产,是书中比较具有特色的部分,对于研究明代经济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在善本阅览室还见到此种沂水县志的缩微胶片,仅存卷四到卷六,内有长形朱印的“京师图书馆藏书记”藏书章一枚,还有一枚长形紫印的“苏州吴梅藏书”藏书章一枚。吴梅为人名,字瞿安,号霜臣,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他的藏书楼称为吴梅藏书楼。此志存本不多,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济南图书馆、沂水县档案馆有藏本。
清道光七年,江苏丹徒人张燮任沂水知县时,主修《沂水县志》十卷,邑拔贡刘承谦纂。清道光七年刻成。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阅览室借阅到此种志书。共六册。封面有长形朱印的“国立北平图书馆珍藏”藏‘传章一枚。版式为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半页lO行,每行20字,小子双行同。志前有时任沂水县知县张燮撰序,并收录有明万历举人蒙阴公鼐、清康熙沂水县知县黄胪登所撰旧志序两篇。县图三幅:疆域图、城郭图、学宫图。并有修志姓氏和凡例十二则。志目为:卷一舆地:邑名、犀野、封疆、通志水、泉源;卷二舆地:古迹、桥梁、风俗、古赜考,建置:城池、衙署、埴垣、仓储、里社、市集、桥梁、寺观;卷三食货:监法、物产、田赋、户口、存运、额外、蠲赐、恤政;卷四礼制:学校、二8院、秩祀、碑碣、学基考;卷五职官:文职、戎秩、宦绩;卷六、卷七仕进:征辟、举人、贡士、考职、武弁、事例、封典、名献、仕绩、忠简、孝行、耆德、义十、经学、文学、隐逸;卷八人物:贞节、耆寿;卷九纪事:掌故、祥异;卷十艺文:文、诗。后附沂水县知县所撰总记一篇。此志体例严谨,熔裁旧志,博采近闻,记注周详,是一部资料丰富的志书舆地志内山川、古迹及礼制门内学校诸篇,考前志之疏漏错讹,补前志之未收,详明精审。艺文收载也较丰富,内不乏有价值之文献。如内载明代高名衡《更生吟并序》,未曾见前志收录。高名衡,沂州人,字仲平,号鹭矶,进士,明崇祯时任河南巡抚。崇祯十四年(1641)、十五年,李白成起义军三次围攻河南开封,高名衡以巡抚身份率军与其对峙。事后,高名衡回忆所历战事,不禁惊叹“更生”,由此有《更生吟并序》。该诗记录了当时的战斗场面,为考证李白成起义军发动“开封之役”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此志存本尚多,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皆有收藏。
 
结语
 
本文对临沂地区的现存的二十五种旧志,从种数、版本、收藏、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考察统计和分析研究,并从中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志书做专书研究,并也有尝试与其他同类志书作比较,分析其成就与不足。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对编有方志的地区的历史沿革,结合各种材料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考证,也纠正了其他一些引用材料的不妥当之处。同时,通过写作论文,笔者对临沂地区的旧地方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对旧志的情况有了比较透彻的认识,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临沂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地方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
由于个人能力和知识所限,本文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希望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迸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l】(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1中华书局1974年版。
【4】(北朝北齐)魏收:《魏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二伟局1973年版。
【7】(后晋)刘啕:‘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8】(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9】(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0】(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1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j饽局1976年版。
【13】(清)黄胪登等:《沂水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4】(清)李希贤:《沂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山东府县志辑第6l册,据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影印,南京:风凰出版社2004年版。
【15】(清)王植、张金城等:《郯城县忠》,《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山东府县志辑第59册,据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影印,南京:风凰出版社2004年版。。
【16】(清)吴墙、陆继辂等:《郯城县忠》,《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山东府县忠辑第59册,据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影印,南京:风凰出版社2004年版。
【17】(清)张燮等:《沂水县志》,道光七年(1827)刻本。
【18】(清)叶卡绶:《续山东考古录》,咸丰元年(1851)镌刻,宁夏人学图’ls馆藏。
【19】(清)李敬修等:《费县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谢曦增修重印本,中国国家图二15馆藏。
【20】(清)孙葆田等:《山东通忠》,据民国四年至七年山东通忐刊印局排印本影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1】(清)沈黻清:《蒙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山东府县志辑第57册,据民国民间抄本影印,南京:风凰出版社2004年版。
【22】费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费县I开志资料汇编》,济南:山东省新闻出局1993年版。
【23】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上海:商务印二fs馆1958年增订本。
【24】张国滏:《中国古方志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25】王建宗、刘喜信:《山东地方志。5目(初稿)》,济南:山东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1981年版。
【26】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史忐资料》第一辑(总第三辑),济南:山东人氏出版社1983年版。
【27】中国地方史志协会:《中国地方史忐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8】王桂云、鲁海:《山东地方史忠纵横谈》,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年版。【29]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中华j};局1985年版。
【30】王复兴:《方志学基础》,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王桂云:《山东方志汇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2】于云五主持:《续修四库全j饽提要》,台湾商务印·}弓馆。
【33】李大晋:《蒙阴县清志汇编·风俗忐》初探,《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作者简介
解修丽,女,汉族,1984年06月出生于山东临沂。现就读于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方向为古文献学。2002年9月一2005年7月,就读于德州学院中文系,专业为汉语言文学;2005年9月_2007年7月,就读于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专业为汉语言文学;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就读于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方向为古文献学。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