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网 沂蒙精神网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WAP手机版)
首页 > 沂蒙文化 > 理论研究

沂水村镇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桑 莉  来源:  查看:2974

沂水县现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040个行政村,村镇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考古调查,沂水境内今已发现各历史阶段文化遗存578处,有纪王崮崮顶发掘的2600多年历史的春秋古墓,有建于春秋时期全长600余千米的齐长城和穆陵关遗址,有与“沂源猿人”同期的南洼洞遗址,有古代建筑美学集大成者汉画像石墓,更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这些文物遗迹见证了沂水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沂水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嫂”祖秀莲的故乡、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等众多革命遗址分散在境内诸多乡镇村庄中,昭示着沂水森奇秀耸、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文化传承与人民群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些古老美丽的村庄乡镇,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以自身积累的丰富文化内涵,吸引着今人由衷的颂扬赞叹。

一、独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沂水境内喀斯特地貌景观独具特色,这种景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进行溶蚀、侵蚀及化学沉积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现象。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发育的物质条件,沂水县石灰岩分布广泛,18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沂河以西的乡镇及富官庄乡分布最为广泛,为沂水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沂水喀斯特地貌属于温带侵蚀——溶蚀型喀斯特类型,地表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牙、溶沟、溶槽、喀斯特泉、“崮”等,地下喀斯特形态主要是溶洞。

沂水境内石灰岩主要为寒武系朱砂洞组、馒头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及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其中地表喀斯特发育比较好的是在张夏组灰岩和马家沟组灰岩大片出露的地区,其表观特征为溶沟、溶槽发育,溶蚀后的残留岩体石牙可呈现各种奇特形状,许多地方将其作为“景石”开采。作为地表喀斯特的“崮”实际上是一种石灰岩和砂页岩构成的方山地貌,崮顶由寒武系下统和中统的灰岩组成,山体中下部为砂页岩层。沂水地下喀斯特产生层位多在寒武系朱砂洞组灰岩段,像地下大峡谷、留虎峪洞、高峪洞、佛祖洞、唐家河洞等。

沂水县溶洞也很多,有“十山九洞”之称,如纪王崮上就发育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洞穴,另如灵泉山有观音洞、朝阳洞、陈抟洞、韩湘洞等。除此以外,沂水近年来相继发现了多处较大的溶洞群,这说明沂水形成喀斯特的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和古地理环境条件具备。从岩性条件来说,寒武纪的灰岩发育为喀斯特发育奠定了基础。沂水县喀斯特区又处于沂沭断裂带的西侧,北西向派性构造发育,为喀斯特发育提供了地下水溶蚀的通道。地表水和地下水充足是喀斯特发育的又一个必要条件。由于洞穴的底部常为李官组粉砂岩段,粉砂岩为不透水层,因此地下水不容易流失,为地下溶蚀作用提供了条件。另外石灰岩质较纯且层较厚,经过地下水的溶蚀、侵蚀,容易形成较大的洞体。沂水大型溶洞多分布于姚店子、院东头一带。

沂蒙山有七十二崮之称,其实沂蒙山崮应在百座以上,据初步统计有近50座山崮在沂水县境内。构成崮的岩性多种多样,沂水47座崮中有12座崮是有非可溶性岩构成,如透明崮、土崮、晏婴崮、牛头崮子、岚崮、石崇崮、仙姑顶、柴崮山等是由前震旦系片麻岩构成;麻拉崮顶由第四系松散地层堆积而成;对崮(也称笛崮)的盖层为平斜岩层,属玄武岩层。其他崮是由石灰岩及页岩等构成的真正的“崮”。崮是当地对此种山体的称谓,石灰岩及砂页岩构成的崮按地貌形态来说为一种方山或单面山形态,其地貌特征是山顶平坦,山顶面四周围以陡峭的崖壁,山体中下部呈缓坡。崮顶由下寒武统和中统的厚层、中厚层灰岩、鲡状灰岩和砂质灰岩组成,山体中下部则为较软的砂页岩层,山体的岩层为水平或缓倾产状。沂水境内群崮海拔高度一般在300600左右,面积都在4平方千米以内,崮顶崖壁高度多在720之间,山体形态各异,有圆形、三角形、矩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等,大部分象形,如状似马头、莲花、人脚、棺材、猫头、锥子、鹰嘴等,还有特殊形态的崮,如有的两崮相连或三崮相连,有的中间有穿洞,有的雨季能形成瀑布,崮上植被以刺槐为主。崮的形成是在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岩的基础上经受强烈的地壳抬升运动后,又受到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的结果。沂水山崮主要分布于西部乡镇。

从喀斯特地貌学角度看,喀斯特石牙可以说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沂水境内石牙形态多呈棱边圆滑的缓平顶状,溶沟宽10余厘米至2不等,深度大,一般12,石表裸露,石身深藏地下,奇形怪状,人站在沟槽内,头部时隐时现。其溶沟底部往往被红色土及碎石所充填,假如人为地把底部黏土层和碎石进行清理,增加深度后,更为壮观。沂水的喀斯特石牙在龙家圈镇港埠口—峪子、泉庄郭庄—石棚、夏蔚摩天岭及富官庄一带出露比较好。在吉利山的北坡沿等高线也分布有宽1015,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石牙,海拔高度190200,现在地表露出的石牙低矮、浑圆,石牙之间的空隙填充了喀斯特作用残留的石灰石的杂质及地表风化、剥蚀的残积物、坡积物。经开发,此处可成为品相较高的景观石,与著名的太湖石相媲美。

在沂水各乡镇中,喀斯特泉众多,在县境西部有圣水坊泉、黑虎泉、上泉、下泉、桑泉、响泉、甘泉和水源坪泉等,位于西南部的喀斯特泉有时密泉、南龙潭泉、塌石泉、单家庄泉、玉带泉和水门泉等,位于西北部的喀斯特泉有响泉、来泉、望仙泉、上岩寺泉,位于北部、东北部的有三泉、黄土泉、辉泉、河南泉、北龙王泉和龙潭泉、后沟泉、大小清泉和箕山泉等。这些喀斯特泉大多在山的中下部,一般终年流水不断,泉流量最大的时候是在大雨或暴雨之后。在上述喀斯特泉中以三泉最为奇特。三泉即三个呈三角形的山泉,其中较大的一个泉水从青石灰岩、黑玄武岩、红花岗岩种颜色的石缝中涌出,一昼夜的涌水量能达2300吨,并且百日无雨泉水不显小,即便阴雨连绵涌水也不见大。水温常年18左右,严寒酷暑的天气,泉水温差也不会超过0.5。泉水碧清,甘甜可口,为低钠、高钙镁多微量元素的优质饮料矿泉水,其综合指标类似于法国维希矿泉水。

沂水喀斯特地貌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首先,沂水溶洞群是我国北方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我国的喀斯特发育强烈的地区主要在南方,北方的喀斯特地区暖温带、温带大气降水较少,溶蚀作用相对较弱,仅限于短时间的降水的作用及地表径流的冲刷,故而喀斯特发育相对不强,但近年来在沂水县相继发现了多处溶洞群,溶洞大形态和小形态类型非常丰富,并且这些溶洞还具有完整的岩溶地貌—水文地质系统。能发育如此完好的溶洞系统,在我国的南方较为常见,在北方则十分稀少,故而沂水溶洞群在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演化,尤其在研究北方岩溶形成机制方面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有的溶洞中还出土石核、石片、砍石器等人类史前遗迹和一些古生物化石,如与沂源猿人同属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的南洼洞,这些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其次,沂水“崮”在地貌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平坦崮顶多为某地质时期剥蚀面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剥夷面的抬升高度或后期侵蚀的深度。因此,崮不仅地貌形态独特,景色优美,名字有趣,还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和地貌演化的重要信息,一座崮就是一处地质公园、一处天然的博物馆、一处了解地学奥秘的科普课堂。沂水的“崮”是在中国“地貌家族”中“戴着帽子”的特异地质地貌景观,这种山体形态在中国北方其他省份虽也有出现,但分布零散,发育也不甚典型,地貌特征不如沂水明显。沂水山崮分布非常集中、成群,形状多样,造型俊秀,是中国“崮”型地貌最典型的区域,甚至有专家将其划分为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类型,可见其科学研究的价值之高。最后,沂水溶洞群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岩溶地质景观,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具有高品位的观赏价值。各洞内的沉积物形态形形色色,丰富多彩,造型奇特。有的晶莹剔透,有的新奇瑰丽,有的雄伟壮观。地下大峡谷紧靠沂沭断裂带鄌郚—葛沟断裂的旁侧,构造发育,灰岩层厚,为形成峡谷状的洞体提供了自然条件。长、深、险、奥是洞的四大特点,特别是地下小三峡是洞中之绝景。地下画廊由于构造发育,岩石破碎,透水性强,为岩溶沉积物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地质条件。洞内石钟乳发育,类型全、种类多。特别是地下水的流动方向由于环境的影响,变化多样,因此沉积物的沉积形态千姿百态,有大量的石旗、石螺、石须、石花等沉积物发育,具有美、妙、奇、幽之灵气,瑰丽神奇,令人目不暇接。佛祖洞中有3多高、形象庄严肃穆、惟妙惟肖、极似佛祖的钟乳石。四门洞中布满洞顶,犹如晴朗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的萤火虫,都令人叫绝。

沂水近50座山崮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座山头城堡,呈帽、桌、鸡冠、鹰嘴、驼峰等形态,有的形同古老的烽火台,有的如虎踞龙盘狮吼,有的石柱擎天,尖锥倒立……成群耸立,多姿多态,雄伟峻拔。诸崮相连,群崮竞秀。其峰头或直,或斜,或透,且周身陡峭,绝壁如削,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它们石奇峰秀,优姿纷呈,独具风韵。它们以各自惟妙惟肖的形态,点缀着沂水风光。顶之下由坡积、残坡积形成的层层山坡梯田,沟壑舒展,游人至此,无不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赞叹。陈毅元帅转战沂蒙时曾写下“七十二崮堪爱”的赞美诗句。沂水地表岩溶景观主要表现为溶沟、溶槽、石牙等。这些地表喀斯特小形态可以成为别具特色的观赏景观如“石林”景观,或作为园林石、景石资源加以开发。

二、丰厚的历史遗迹与文物

沂水村镇物质文化资源宛若一个内蕴丰厚的历史宝藏,这里不仅有历经时光打磨至今仍光辉熠熠的众多古镇名居、石窟寺宇,还有掩映于幽山密林间、至今仍对百姓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的民间习俗、民间工艺。根据统计,沂水各乡镇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县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200余项,这些都是沂水乡镇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沂水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沂水境内村镇文化历史悠久,开化较早,境内出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商周、秦汉、隋唐至明清时期古代文物数量众多。从这些文物来看,范家旺南洼洞出土的旧石器和鹿角化石,证明早在二三十万年前,原始先民就已在这里繁衍生息。野坊的干洞顶等地发现细石器地点20多处,表明这一地区古代历史绵延不断。在杨庄、官庄、、马站、沙沟、沂城街道等乡镇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新石器遗址近30处,证明原始先民由山岭而平原,沿沂、沭河两岸聚族而居,渔猎而食,开始了定居生活,从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发展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仰韶文化遗址更是遍布沂水各村镇,各村镇发现的商、周、秦、汉时期遗址与故城址就有200多处,留存至今的古代文明遗迹多达600处。

另外,沂水县文物藏品众多,1978年至1980年,全县进行文物复查和“四有”工作,公布了25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征集了历代文物2500余件。19803月,沂水县建立了文物管理站,同年5月按照省、地文化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由文物管理站负责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于19825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征集文物1250余件。由于文物事业的发展,文物藏品的增加,1984年机构改革时文物管理干部增加到4人,并从l986年开始先后举办了“刘家店子春秋墓出土文物展览”“沂水县出土文物展览”“通史展览”等。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沂水县文物考古事业也在不断发展。1986年,沂水县博物馆成立,馆藏品现已达到7500余件。自奴隶社会延至封建社会,又考古调查发现的信家庄、薛王台、姑子顶等遗址,东河北、纪王崮、后朱雀等墓葬、圣水祠、玄天上帝阁等古建筑、平安桥、上小庄摩崖石刻历史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馆藏陶器、铜器、瓷器等各历史时期文物、各国有单位收藏的文献、手稿、图书资料、民间收藏的艺术品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民居,都是沂水县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传统文化库存中的瑰宝。

沂水县博物馆展出的陶器、石器、铜器、铁器、兵器、铜镜、瓷器等专题文物中,最早的陶器,是距今3500年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盆、壶、罐等器物;其次是战国及汉代等各类陶器等。石器部分则主要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的磨制石器;铜器自西周到战国时期及至明清各代的铜器;铁器部分是自东汉延至唐宋各代铸造炊具、工具等各类铁器;所陈列的兵器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剑、铜戈、铜矛、镞头等冷兵器;铜镜部分展示的是沂水境内各乡镇出土的自西汉时期、至唐宋各代延至明清各历史时期的铜镜作品;另还陈列有县城出土隋唐建筑构件以及征集的明清时期的铜佛、瓷器、玉器等文物,展厅中间陈列的汉画像石是许家湖、黄山铺等乡镇出土,最早的为许家湖镇岜山出土的西汉晚期作品,大部分为东汉时期遗物。另外,在博物馆通史展厅中,文物展品包括沂水县自远古时代节肢古生物三叶虫化石、更新世时期的肿骨鹿、犀牛、鬣狗、古菱齿象、野牛、野马等哺乳动物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打制石器、晚期的细石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龙山时期的各类陶器、磨制石器;商代的铜爵、铜剑;院东头镇刘家店子春秋墓出土的铜壶、编钟;各乡镇历年来出土的两周陶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剑、铜戈、车马饰件;两汉时期的各类陶器、铁犁、铲头、铁镢和铜鼎、铜壶、铜洗、铜镜等青铜文物;隋唐时期的各类文物有釉罐、釉壶、釉碗、铜镜、唐三彩壶等,及至宋、元、明、清历朝各代的各类文物。展厅中分散陈列的文物,大多是已确定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其中刘家店子春秋墓出土的铜壶为国家一级文物,以及铜盘、铜垒等二级文物;另还有杨庄镇杨庄村出土的陶鬶、沂水师范出土的瓷枕等三级文物。在博物馆瓷器陈列展厅,展示的瓷器是沂水境内历年来出土和征集的,陈展的瓷器中最早的是沂城街道办事处牛岭埠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釉壶;再是沂水县城内城市建设中出土的隋、唐时期的釉罐、釉壶、釉碗等;以及各乡镇征集出土的隋、唐、南北朝、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类瓷器。除文物系统收藏的可移动文物外,沂水县图书馆、档案馆、宗教场所、党政和各个国有企事业单位所藏1949年以前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都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三、绵延的特色资源与工艺

民间工艺是民间百姓基于自身生活和审美需求自发创作的一种工艺美术。沂水村镇民间工艺众多,至今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还传承延续。这些具有浓郁地方民俗色彩的工艺品通常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品种十分丰富,又以竹编、条编、打铁、纸扎、独轮车制作、泥雕、铜雕、剪纸、民间玩具等最为著名。由于沂水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念的不同,这些工艺制作呈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而沂水村镇特色饮食加工工艺,如煎饼、豆酱、丰糕等特色食品制作,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技艺更为纯熟,至今在当地百姓的生活中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沂水村镇,许多延续至今的特色制造工艺已被列为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同时,这些传统特色工艺还与现代工艺相结合,通过现代工业技术、不完全依靠手工制作而得以发扬光大,如机印花布、塑料工艺、金属工艺等,彰显了沂水村镇特色工艺与民间物质文化资源的源远流长。

四、优良的精神传统资源

村镇精神资源主要包括优良的地方精神传统资源(如历史传说和故事等)、民俗风情资源(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岁时节令习俗和信仰习俗等)、人类口述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内容。

沂水乡镇精神传统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曾有许多文人雅士进行过专门的搜集整理。在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沂水秀才》《钱流》《杜翁》《土偶》《柳秀才》《辽阳军》《席方平》《锦瑟》《医术》《刘姓》《金陵女子》《李伯言》《地震》《龙无目》等传说故事涉及沂水地方风土民情。1955年,薛绍华搜集整理了《海哥与锦妞》《春旺与九仙姑》,发表在《民间文学》期刊上,后又收编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第一集。1956年,山东大学中文系师生来沂水实习,期间搜集整理了二十余万字的文学资料,包括歌谣、民歌、唱段、莲花落、谚语、谜语、歇后语、绕口令、故事、传说和小戏剧等。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来沂水县深入生活,在收集革命故事素材的基础上创作了小说《沂蒙山的故事》,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反映了沂蒙山军民鱼水关系。同年,沂水县文化馆组织干部下乡,历时半年,对民间文学进行调查搜集工作,1961年编写了45万字的《沂水县民间文学资料集》。“文革”中,民间文学被视为毒草,《沂水县民间文学资料集》连同其主编均遭到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沂水县民间文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规与繁荣。1983年,由郭庆文、刘天放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沂河的传说》,编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泉》。1985年,由李春贞搜集整理的《透明崮》《玉葬林》《八大崮》,李春晓搜集整理的地名传说《七十二崮》《月牙崖的故事》,郭庆文搜集整理的《无儿崮的故事》等均编入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琅琊乡音》一书中。为促进民间文学工作的发展与繁荣,1987年,沂水县专门成立了“沂水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机构,并设立集成办公室,组织文化干部30余人,历时三个月,对全县民间文学资源进行搜集整理。是年底,整理编印出《沂水县民间文学集成》故事卷,包括神话8篇,传说46篇,故事43篇,笑话5篇,共计102篇。这个集成故事卷,仅仅是对沂水县民间文学的初步采集,但已经充分显示出沂水县民间精神传统资源的丰厚。

民俗风情资源,主要分为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岁时节令习俗和信仰习俗等。沂水境内居民,自古民风朴实质朴、勇直晓礼,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沂水县,其俗朴而俭,其民勇而直。修之以仁,则相爱。教之以礼,则相让。驱之以义,则力足以胜私。惕之以威,诱之以诈,则郁隐忍而不校(见县署碑)。近俗最为质鲁,民多椎少文,衣布食粟。安环堵茅茨之间,不知世间有淫冶靡丽之事。游士不入其乡,豪强无所容足。”由此观之,沂水境内居民性格以耿直刚烈、勤劳朴实、坚持公理、注重礼仪、朴实憨厚、热情好客为突出特点,自古以来就讲究修仁习礼,逐渐积淀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直至今日,在村镇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仍延续着诸多的礼仪习俗。人们在日常会面与交往,在开张与送行、贺房与乔迁、祝寿、生育等过程中都自觉遵循着某些传统礼仪与禁忌风俗,从而使诸多日常活动呈现出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

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即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抢救与管理等。沂水县地处齐鲁文化交汇之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历史沿革,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历史文明和灵山秀水教化并养育了善良质朴的人民,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这些灿若星辰的文化使这片土地闪烁着熠熠光辉。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被称之为“民族的记忆和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年保护。沂水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强对县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健全管理机制、制定保护措施、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数据资料库。自2005年以来,沂水县在境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并聘请专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境内村镇宝贵的文化财富进行拍摄、录制,组织作品展览、收藏以及建档工作,并申报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沂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高桥手绣》的传承人解祥芳因擅长制作各类布老虎,多次受到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并被聘为“济南市民俗艺术馆布饰艺术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共收集到2400余条信息,对其中的309项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进行了详细整理,并出版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沂水卷》。沂水县文化馆在临沂市第四届、第六届、第十届、第十二届民间秧歌会中均获“优秀组织奖”;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评为“临沂市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优秀组织奖”。经过广泛听取了各乡镇,各部门及专家学者的意见,积极整理了193项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遗产。至今有雪山传说、高桥手绣、齐长城穆陵关传说、纪王崮传说、送火神习俗、孟母传说、跑马灯、水火查拳8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立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民间文学109项,传统美术3项,传统舞蹈4项,传统音乐2项,传统戏剧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3项,民俗20项。其中高桥手绣、送火神、纪王崮传说、水火查拳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桑莉: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理事)

上一篇:近代沂蒙历史人物对儒学的传承与践行
下一篇:萧道成:从称臣到称帝
联系我们|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地图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