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网 沂蒙精神网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WAP手机版)
首页 > 沂蒙文化 > 当代杰出文化

沂蒙精神光照下的经济强村

作者:高冠军  来源:  查看:2568

    现场一:兴安门(刘团村的整体形象及价值定位)

在临沂,在山东,乃至全国刘团村早已声名在外。

经过几十年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富裕起来的刘团村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党和政府,仿照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样式,建造了这座中国传统特色的红色牌楼,表达了对伟大的党、伟大祖国的热爱,表达了沂蒙山区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定追求和无比向往。刘团人集思广益,定名为“兴安”,“兴”是指对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深切向往,“安”乃是对社会稳定、农村和谐的美好愿景。

这个过去远离城市、资源贫乏、老百姓曾称“黄鼠狼饿得吃鸡毛”的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凭借着全村1300多名党员群众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工农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子,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成为“中国铸造第一村”、“山东省第一个电气化村”、沂蒙山区第一个住房别墅化村,第一个普及直拨电话、有线电视的村庄。先后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朱镕基、吴官正、宋平、姜春云等先后来村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现场二:铜牛像(一头牛起家的艰苦奋斗之路)

让我们一起穿过兴安门,走进颇富传奇色彩的刘团村,一起探寻这个村庄发展壮大的历史。这里是刘团村的村民文化广场,在其显要位置就是这么一尊奋力奔走的铜牛雕塑。树立塑像前,征求村民意见,大伙一致认为要树铜牛像,不单单是为了表明刘团村人有着牛一样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更重要的是刘团的创业历程一切都是从这“一头牛”开始。这座铜牛像长8,高3.6,寓意为刘团人当年靠着生产队卖的一头老水牛换回了800元启动资金,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跋涉,到今天已经走过了36年的风雨历程。

刘团人的艰苦创业,离不开刘团的带头人——邵长学。“穷则思变”,邵长学对这句话理解得更为深刻。挨饿的日子太难熬,邵长学不甘心像父辈那样听天由命,安于贫穷。俗话说“铁匠冒冒烟,胜似木匠干半天”,1973年初,26岁的邵长学软磨硬泡,说服生产队长卖掉了队里的一头老水牛,换回了800块钱。正是靠着这800块钱,他带头创办了刘团村历史上第一个村办副业——翻砂厂,而全部的家当,也不过是两个废油桶改造的炼铁炉,一个用铁皮做的风葫芦,一车焦炭和赊来的一车废铁。没钱买模具,只好趁镇上机械厂晚上下班时间,把模具拉过来用一夜,第二天天亮再送回去。那时的厂房不叫厂房,是牛棚,白天把牛牵出来拴在树上,搞翻砂,晚上把牛牵回去,是牛棚。就这样,靠着土法上马的小厂,在刘团人眼巴巴地指望中一步步发展了起来。当年年底翻砂厂盈利3万多元。五个农民一年创造出这么大的价值,把刘团的群众都惊呆了!他们并没有止步于满足3万元,考虑到借模具的难处,五个人昼夜连轴转的艰辛,客户催要产品的迫切心情,刘团村群众贫困潦倒的景象,毅然决定自己买模具,扩大再生产。到了1976年,生产队的工值就达到了3块钱,如果出全勤的话,就是九十块钱,那时候十七级干部的工资也不过八十块钱。所以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临沂。

 “一个队富了不算富,全村都富了才光荣”,怀着让全村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邵长学毅然把翻砂厂交给大队,办起了村办集体翻砂厂。邵长学带领大伙白天走乡串户收原料、销产品,晚上端铁水、整磨具。到1977年底,这个村办小厂固定资产达到了10余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全村尝到了办厂的甜头,更加坚定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现场三:蒙凌集团展厅(开拓进取实现滚动式跃升)

蒙凌集团以刘团村铸造产业为起点,现已发展为集研发、铸造、热处理、机械加工、汽贸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占地400余亩,年总产值20亿元,创利税过亿元,职工3000余人,被中国铸造协会命名为“全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我们现在来到山东蒙凌集团的展厅,展厅的四周通过图片文字展示了蒙凌集团的发展历程,一系列的实物展品介绍了蒙凌集团的主要产品及技术成果,在展厅的中央陈列的模型是刘团工业反哺农业的最新成果——二次旧村改造规划设计。

刚才大家参观了山东蒙凌集团的展厅,在这里我们将继续追溯刘团的发展历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力倡导经济搞活,更给刘团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刘团翻砂厂经过十多年滚雪球式的积累,有了先进的机械设备,有了规模庞大的厂房,有了一大批管理人才。面对此情此景,邵长学是否急流勇退?妻子心痛地劝他说:“长学,这些年你干得太累了,别再干了。”临沂城某城关党支部书记多次找他谈:“老邵,到我们那里去吧,我们给你在临沂城里盖一栋二层小楼,地方任你选,不用你拿一分钱,家属、孩子的户口全给办成农转非,只要你去给我们办个厂子就行。”亲戚朋友关心地说:“如果长学是个聪明人,应该急流勇退了。这么多年风雨,功成名就就可以了。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别前功尽弃,到时想退都退不了了。” 邵长学自己呢,他是怎么想的?老邵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人活着到底为什么?为自己舒服吗?我图的是大家过上好日子!”他就像一颗尖利的钉子,被责任心驱使着,一头扎进了硬木头,九头牛也不能拉回来。

随着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刘团人认识到,过去那种作坊式的小厂,封闭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努力寻找村办企业的立足点。经过寻觅探索,决定依托国有企业搞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村办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先后建起了机械包装厂、重型铸造厂和社会福利机械配件加工厂,并以此为依托为组建了山东蒙凌集团,刘团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腾飞。

正是以邵长学为代表的领导班子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蒙凌集团以惊人的速度向大型现代化企业前进。当年卖了一头老水牛换回来的800元资产,如今年产值高达20个亿,年利税过亿元。目前,以蒙凌集团为依托的蒙凌工业园迅速发展,规划设计600亩,吸引了国内诸多大型工程机械知名企业争相落户。蒙凌工业园是河东“五区托一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蒙凌集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更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刘团村在开拓中奋进,在奋进中开拓,从沂蒙山区走向了世界市场,成为一颗光彩耀眼的明星。

现场四:刘团村文化广场(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刘团村的文化广场,让我们一起追寻刘团村新农村建设的足迹。刘团的企业做大了,集体积累丰厚了,并没有忘记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投资数百万元,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实现了灌溉自动化、耕种机械化。村里成立了农业服务队,耕种、灌溉、收割全部村里由统一组织,不用花村民一分钱。在刘团村,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给自己干活也挣钱”,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种小麦,本来是由集体统一耕种,你为了抢时间,自己种上了,省了集体的事,这等于你为集体干了活,所以村里补贴劳务费。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刘团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两层别墅式小康楼。现在看来似乎有些陈旧了,但在1990年,刘团村先后拿出5000万元用于旧村改造,使全村365户村民全部住上两层别墅式小康楼,人均住房面积达50多平方米,可是了不起的成就。此外,村里还投资120万元为家家户户免费安装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直拨电话;1998年,刘团人告别了烧煤、用柴的历史,生活全部实现了电气化。2011年刘团村全体村民大会通过了二次旧村改造的计划,届时将投资2亿元完成新的旧村改造,再一次提升刘团村的居住生活条件。2009年投资600万元建成这个文化广场,每天傍晚时分,广场成为刘团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各种民间剧目在广场展出,到处是欢声笑语,大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和业余生活。

村里有一位老人叫邵泽荣,同村里其他老人一样每月可以收到村里发的养老金,每年都可以参加村里组织的全国旅游。在老人家的客厅里,不仅接待过邻村串门的亲戚,也接待过北京来的党和国家领导,当胡锦涛总书记问道“老人家,生活得怎么样啊?”的时候,老人家说:“俺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今天的生活,俺自己感觉确实到小康了。”胡锦涛笑着说:“你们已经到了“大康”了!”总书记当年幽默的谈话,不仅是对刘团人的称赞,更是对刘团人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穿越了刘团村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解了刘团村的过去和今天,我们作何感想呢?我们会不会还有这些曾经的想法:我们那地方基础差、底子薄,怎么能发展起来?我们那里交通不便、资源紧张,如何能去发展工副业?我们村能干事的人少,到处惹事的人多,怎么去建设和谐农村?这些问题,刘团过去同样遇到过,刘团就是在大家质疑的眼光中发展起来的。司马相如说:“盖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刘团人有福气,他们拥有了以邵长学为首的领导班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领导班子,才有了红红火火的事业,有了红红火火的事业才有了他们现在的一切。

以邵长学为首的领导班子是非常之人!说他们非常,是因为他们具有艰苦创业的理想,面对贫穷,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悲观,而是勇敢地向贫穷宣战,硬是在一穷二白的田野上用800元的投资创造出20个亿的业绩,创造出让世人瞩目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说他们非常,是因为他们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和市场经济的规律,以一股“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坚定和韧劲,扎根于沂蒙大地,扎根于村庄的现代化建设,稳扎稳打,滚动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光照历史的发展之路。说他们非常,是因为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情怀,不图名,不图利,就图全村都富裕。虽然为村里创造过亿元的效益,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干部工人一个样,只发效益工资,不拿奖金。” 刘团人谱写了一部壮丽的创业史,创造了“刘团现象”。当前农村发展中的很多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干部去大胆突破,我们要以沂蒙精神为引导,借鉴刘团发展模式,规划发展、滚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单位:中共临沂市河东区委党校)

 

上一篇:沈泉庄,续写沂蒙精神新篇章
下一篇:“红色土地”新传奇
联系我们|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地图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